09.19 醫共體調查︱常山:為什麼越來越多患者在家門口看病

2018-09-19 08:4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梅玲玲

医共体调查︱常山:为什么越来越多患者在家门口看病

“回去多給孩子喝水,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9月14日上午7時30分,常山縣人民醫院兒科醫生鄭立平如期來到常山縣人民醫院共同體招賢分院暨常山縣招賢鎮中心衛生院坐診。患者母親張利燕抱著一歲半的女兒,認真聽著鄭醫生的囑咐。“現在衛生院有兒科了,真是方便多了。”張利燕不禁感嘆,醫共體成立前,衛生院只有全科醫生,遇到孩子生病,她就從招賢出發,坐上公交車到縣城的醫院,18公里的路程不算長,可抱著孩子還得轉車、排隊,每次看完病,她都覺得自己也跟著病了一遭。

一上午坐診下來,鄭立平共看了20多名病人。為了建立分院醫療核心團隊,作為總院的縣人民醫院選派內、外、兒、婦科和護理共5名專家,通過查房、門診、業務講座對分院職工進行傳幫帶。每週一、週三、週五,鄭立平她作為兒科主治醫生,都會定期來分院坐診。“到分院坐診,我們醫生會有額外的補貼。”她說,醫共體建立了內部績效考核機制,而且明確職稱評定與到分院坐診時間相掛鉤。

医共体调查︱常山:为什么越来越多患者在家门口看病

“總院與分院實行院科兩級式管理,實行同樣標準的績效考核。” 常山縣人民醫院醫共體院長饒祖華說,醫共體形成後,人力資源如何統籌是各地普遍面臨的難題。為了破解這難題,常山根據崗位設置,按照工作量和工作內容,通過總院人員下派、院內崗位整合、院間崗位統配、統一排班等形式,開展崗位統籌,解決衛生院人員和工作量兩個相對不足問題。

鄉鎮的衛生服務院還要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眼下,正是居民健康體檢時期,而招賢鎮中心衛生院沒有專職的B超檢驗醫護人員,通過院內崗位整合,江星星作為放射科唯一的醫護人員,在體檢中心,她就兼起了B超檢驗工作。根據“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原則,她的績效工資也相應每月多了1000多元。

“崗位統籌方案破解了不少難點。” 招賢分院院長陳紅飛說,這不僅打通了醫務人員身份壁壘,緩解了基層人員不足,對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明確,基層醫務人員感到職業前景更明朗了,同時對工作量少的崗位進行整合,使得崗位效率得到了提高。為進一步吸引、留住人才,激發醫療團隊活力,常山在全省率先開展分院院長競聘上崗和年薪制工作。在兩個月前,陳紅飛通過競聘,成為招賢分院院長,享受30萬元年薪待遇,薪酬翻了近一倍。

“‘醫共體’真是好事,咱們老百姓真真切切享受到了省事、省力、省錢的醫療服務。”近日,58歲的招賢鎮溪上村村民徐文英因肝膿腫在縣人民醫院做了開刀手術。病情穩定後,她又轉到招賢分院做後續治療,“住了5天醫院,我自己只付了768元費用,真不貴。”為破解看病貴,常山將醫療、醫藥、醫保歸於政府一名領導管理,建立醫保聯席制度, 實現信息互通、資源互享、政策互補,有效降低醫療服務成本。

招賢分院只是常山“醫共體”建設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今年1~8月,常山全縣2家醫共體實現門診74.76萬人次、住院23779人次、業務收入31526.9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30%、7.83%和14.70%。其中,基層醫療機構實現門診29.79萬人次、住院1603人次、業務收入4229.0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96%、55.93%和33.62%。“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成為越來越多常山百姓的就診選擇。

【浙江新聞+】

2017年10月,浙江省衛計委下發了《浙江省醫改辦關於開展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從全省11個地市中各選一個縣(市、區),試點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常山縣被列為全省醫共體11個試點縣之一,併成為衢州市唯一的試點縣。2018年1月在全縣全面鋪開,成立2家縣域醫共體,分別為由縣人民醫院牽頭、與10家衛生院組成的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和由縣中醫醫院牽頭,與4家衛生院組成的縣中醫醫院醫共體,實現縣域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