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清朝是一個鼎盛的朝代,雖然對清朝非議頗多,但在中國歷史上作為中央集權的政權抗過三百年的不多,清朝算是一個。

在乾隆時期,小農業經濟達到巔峰,同時,衰敗的影子也如影相隨。當時國內起義很多,在盛世的面孔下,隱隱透露著腐朽的味道。

對於中國人而言,人們唯一願意相信的是,西方人的入侵讓清朝覆滅了。但其實,理清歷史的思路,我們會發現,即使沒有西方人的干預,清朝氣數也不會太長。

很多人認為,毀滅大清的人種是西洋人,也就是白種人。因為白種人的瘋狂介入,讓大清轟然倒塌。如果白種人沒入侵,那麼大清即使盛世不在,也會維持下去,甚至,維持到今天。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如果沒有洋人入侵,大清還能活多少年呢?

提起鼎盛王朝的衰落,我們想到一個詞——腐敗。沒有一個朝代能夠徹底杜絕腐敗,即使嚴刑峻法也不行,因為你整頓吏治的時候面對的不是某個腐敗的官員,而是他們背後整體的人性。

人性貪慾無止境,多了還想再多,只要有利可圖就會鋌而走險。乾隆時期最大的貪汙犯是和珅,但乾隆沒處決他,反而留給嘉慶帝處決。一來這是官場微妙的關係學,一個大臣,能夠有把柄抓在皇帝手裡,是鉗制他,讓他乖乖當奴隸、當狗最好的選擇,二來留給嘉慶帝處理,也是提升他威望的一個籌碼。

這個籌碼有點大,壓上的是整個大清的江山。因為乾隆縱容貪汙,讓朝廷官員以貪汙為風氣,他們像一個個肥大的蛀蟲,蛀空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大清僅僅毀滅於腐敗嗎?對於大清而言,還有更多的問題,腐敗,只是其中之一。

大清的統治者是女真族,他們對漢人不僅有敵意,而且有戒心。即使最終任用漢臣,也放不下內心的隔閡,同樣的,漢臣也放不下對大清的隔閡。彼此戒備,就會難以合作,而朝廷不能一視同仁,那麼叛亂就會發生。結黨營私會成為風氣,民間起義也風起雲湧。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宗教問題是危及一個朝代根基的問題,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宗教往往是得民心的。當朝廷越來越引起民眾的怨恨,宗教就越來越吸引民眾的期望。嘉靖皇帝曾經出過天理教闖入宮門的事,聽起來駭人聽聞,在當時還挺丟人的,這是一個皇帝無能的表現。

在這種亂世之下,清朝能維持多久?不會超過200年。

第一,為了鎮壓白蓮教叛亂,大清整整耗費了十六個省的大軍,鎮壓時間長達九年!白銀兩億兩如流水一樣花出去了。對於清朝而言,無論是十六個省的大軍,還是國庫兩億兩白銀,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作為支撐大清這座大廈的兩個柱子,被掏空了一半,這座大廈肯定搖搖欲墜。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白蓮教的起義軍其實很落後,既沒有什麼像樣的武器,又沒正式編制,也沒經過操練什麼的。清朝大軍比起白蓮教還要差點火候,好長時間沒騎馬了,士兵腿腳都軟了……上馬都有難度,何況打仗。那幫老爺們連武器都扛不動了,而且一到戰爭,立即想立即,戰鬥力非常弱。老百姓對大清軍隊非常失望,還編出很多段子笑話他們。

第二,清朝後期的經濟問題。清朝後期,國庫已經空了,所以他們就搜刮官員,官員搜刮百姓,最終國庫空虛的壓力讓百姓揹著。而且清朝官僚機構臃腫,賣官鬻爵,很多草包上位,上位只有一個目的——撈錢。那些飯桶拼命的撈錢想把買官的錢賺回來,他們設立了種種苛捐雜稅,弄得民不聊生。人們連飯都吃不上一口的時候,就會從百姓身上搜刮,百姓壓力深重,就乾脆造反。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江南地區經濟富庶,商人手裡也有資金,但他們沒有權力、沒有路子擴充自己的資本,只能呆呆的看著錢發愁,經濟無法運轉,臃腫的國家機器就運轉得艱難。

富人的糧食吃不完,百姓經常餓死,土地兼併擴張越來越嚴重,財富迅速向少數人聚集。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清朝修建圓明園花掉的錢不計其數,國庫一直是空虛的。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民怨沸騰,是讓王朝覆滅最大的原因。所以清朝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就開始改革。洋務運動在某種程度上力挽狂瀾,但由於種種原因,竟然半途而廢。政府機構都是想抱著自己薪水過日子的官員,沒有能臣,沒有辦實事的,遇到問題互相推諉,大清未來希望渺茫。

滿清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內在的自卑感。他們佔據了漢人的土地,但其實對征服漢人一直沒信心,這也是文化意識形態的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會導致高壓政策,高壓政策會導致反抗,惡性循環下,清朝的兵力就是再厲害,也經不住一再耗損。

此朝明明可以五百年,卻因一個“人種”進來,只維持三百年

沒有洋人,大清能抗多少年?最多二百年。洋人只是誘發性問題,並不是根本原因。就像一個大廈的柱子被蛀蟲弄得千瘡百孔,一陣狂風颳過,大廈就傾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