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只用3年驚天反轉,唐朝到底是如何消滅東突厥的?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唐朝之所以能夠消滅東突厥,在於唐朝佔據了天時人和,而東突厥唯一的地利沒有佔據。

只用3年驚天反轉,唐朝到底是如何消滅東突厥的?

之所以會這樣,導致最後唐朝消滅東突厥的結果,“靜Yes”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1、人和:唐朝君臣一心,知恥後勇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不久,東突厥頡利可汗就率領40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長安。

此時的長安城內軍隊不足1萬,即使現在號召全國各地進京勤王也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最要命的是全國的割據勢力,比如梁師都還未徹底平定,形勢非常不利於唐朝。

關鍵時刻,李世民鎮定應對,只帶六騎前往渭河對岸大聲質問頡利可汗為何背信棄義,同時,將城內唐軍列於對岸以壯聲勢。

最後唐太宗和頡利可汗在渭水橋上結下“渭水之盟”,突厥退兵,唐朝則將國庫財寶盡數送給突厥。

只用3年驚天反轉,唐朝到底是如何消滅東突厥的?

此次會盟成為唐太宗心中的痛,君臣上下莫不以此為恥。

從此唐朝上下整軍備戰,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積極恢復生產,國力迅速得到恢復,只過了3年,唐朝就有了北上消滅突厥的能力。

此時的李世民手下名將如雲,李靖,李績,李道宗,柴紹,衛孝節,薛萬徹等名將,正是在唐太宗的指揮下,分道出師北征突厥,兵鋒所至,攻無不克。

2、天時:突厥天災,內部動亂

和唐朝的君臣一心不同,此時的突厥內部卻矛盾重重。

只用3年驚天反轉,唐朝到底是如何消滅東突厥的?

原先突厥民風淳厚,政令質略,大家都很團結。至頡利可汗時,漢人趙德言叛逃到突厥,受到頡利可汗的重用。此人得到重用,竟然是因為主張頡利可汗接受中原先進的制度,比如中央集權。很快,嚐到甜頭的頡利可汗開始作威作福,變更舊俗,政令煩苛,突厥人開始不滿。

本來突厥就是部落聯盟性質的政權,各部落只是尊頡利可汗為主,並不直接接受統治。此時的頡利又信任中亞來的胡人,而疏遠本族人,胡人貪婪,反覆無常,突厥人更加不滿。

此時,頡利可汗遭到了上天的懲罰,渭水之盟後,突厥境內屢遭大雪,牲畜大多被凍死,人民備受凍餒之苦。而此時的頡利不是想著安撫部眾,而是因收入減少,加重了對屬部的盤剝。這種倒行逆施終於引起內外離心,許多屬部背叛,頡利可汗的兵力也嚴重削弱。

627年,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部叛離突厥自立。頡利派東面的突利可汗征討,敗績而歸。頡利可汗鞭打突利,引起突利怨恨。628年,突利可汗向唐太宗上表請求入朝。頡利攻突利,突利向唐求救。唐朝出兵取勝,隨後契丹也歸附唐朝。

628年,突厥北許多屬部都歸薛延陀,共同推舉其俟斤夷男為可汗。夷男遣使入貢於唐,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霫等部皆隸屬薛延陀。於是薛延陀稱雄漠北,而突厥則更趨衰落。頡利可汗只好向唐朝稱臣,請尚公主。

唐朝終於得到消滅東突厥的最佳時機。

只用3年驚天反轉,唐朝到底是如何消滅東突厥的?

630年正月,李靖率驍騎三千,夜襲定襄,破突厥軍;李世勣出雲中,大破突厥軍於白道。頡利逃往鐵山。二月,李靖與李世勣會師白道,選精騎1萬追襲,唐朝拓地自陰山北至大漠。隨後唐軍至沙缽羅營地俘獲頡利可汗,並押送長安。至此,東突厥汗國徹底滅亡。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