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民生難點就是檢察著力點

陳某等人在廢棄麵粉廠內使用工業明膠生產銷售“毒膠囊”3億餘粒,為逃避處罰還銷燬銷售單據,卻被取保候審,江蘇省灌南縣檢察院依法監督並追捕2人……這是近日江蘇省檢察院發佈的食藥領域立案監督十大典型案例之一。典型案例涉及食用農產品、藥品、保健食品、水產品等多個民生領域。

2017年以來,江蘇省檢察機關藉助“兩法銜接”平臺、“檢務社區”、網絡媒體等,深入基層群眾、食品藥品重點企業、市場、行政執法單位走訪,全方位多角度開展監督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共建議行政機關移送危害食品藥品安全案件415件474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41件41人。

為精準有效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江蘇省各級檢察機關還結合當地實際,積極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專項整治,加大監督力度。南京市檢察機關開展了打擊假藥、毒饅頭、假美容針等大小專項行動13個;揚州、鎮江等地檢察機關開展保護地方小吃、打擊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活動;泰州、徐州等地檢察機關會同有關部門,對幼兒園、中小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進行專項檢查。

強化檢察監督,辦案是硬道理。江蘇省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建立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批捕、起訴、公益訴訟專業化辦理、一體化辦理機制,不斷優化辦案效果。今年4月,南通市首例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法院採納檢察機關指控和公益訴訟請求,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售賣“鋁包子”的史某拘役三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處罰金4000元,同時根據侵權責任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規定,判令史某在當地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支付懲罰性賠償金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