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鲁土司衙门

土司是元、明、清时期授予少数民族首领的世袭官职。

鲁氏土司的始祖是脱欢(绰罗斯·脱欢,?—1439),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1294在位)侄重孙,皇庆2年(1313)封安定王兼平章政事。元至正28年(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1398在位)攻打大都(北京)时,脱欢跟随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元朝第11位皇帝,1320—1370)北逃不及,流落河西。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脱欢于明洪武3年(1370)降明,被安置在甘、青交界地带的庄浪卫(今永登县一带)为一世土司,管束庄浪的土官、土军、土民;因其夫人马氏捕捉达官戳只(俗称王蟒)有功,治地连城(今连城镇),建楼7楹;永乐21年,之孙三世土司失伽以军功升土司都指挥使,明成祖朱棣(1360—1424,1402—1424在位)赐姓为鲁(名鲁贤),鲁土司的名称由此而来。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管辖着甘、青多个县区达9,000余平方千米的地域,是鲁氏土司家族的政权中心,历经明、清、民国,自1370年一世土司到1932年改土归流(土司制为流官制),世袭19世共21位土司。他们的地位显赫,品级很高,多位土司因战功而升任驻守西北的重要将领,官至一品。

……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位于现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65千米,坐落于大通河腹地,始建于明洪武11年(1378),清嘉庆23年(1818)由十五世鲁纪勋做了修建,环境幽雅,楼台高峻,庭院清幽,佳木葱茏,好鸟啁啾,是历代土司休闲娱乐的地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是甘肃、青海边境地区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宫殿式古建筑群。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包括衙门、妙因寺和花园等三部分,建筑面积7,755平方米,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均系砖木石结构。其主要建筑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建筑特点是坐北朝南,布局对称:在中轴线上一进数院,数门直线贯通,院落相连,建筑依次抬高,由此烘托出衙门的威严之势。

……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信奉藏传佛教,是西北地区权势较大的一个集军事、司法、宗教于一体的地方特殊政权,有生杀大权,拥有土军千余人,统治永登及周边地区长达560余年,对当地的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和珍贵文物。其中:

鲁土司衙门

由五世土司鲁麟主持修建的感恩寺(位于红城镇永安村),建成于明弘治8年(1495),是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1487—1505在位)为表彰长期镇守西北边陲的鲁土司而敕建的。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山门、碑亭、力士殿、天王殿、护法殿、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汉藏文化融汇,民族特色浓郁。

鲁土司衙门

碑亭中的《敕赐感恩寺碑记》石碑,通高达4.2米,正面为汉文,背面为藏文,保存完好,为寺中瑰宝;寺中还留有珍贵的佛教壁画、塑像、藏文经卷、青铜造像、传世文物以及大雄宝殿中罕见的《西游记》故事悬塑等;现存的六世土司为感恩寺修造的《大藏经》有603函达4,895册,按千字文排序,为明代早期由聚宝门姜家楼刊印,其中有一本为元代至元26年(1290)的刻本。

鲁土司衙门

这些经书刻工高超,字体端庄,装帧精细,扉页的佛教画场面宏大,线条纤细,人物形象十分生动,是极为珍贵的佛教典籍。哼哈二将殿有一幅六道轮回图壁画,是依据明代班丹札释大智法王的京刻版彩绘而成,是国内发现的第一幅绝版京刻版佛教故事图。

鲁土司衙门

与鲁土司衙门一街之隔的由鲁土司奉敕修建的显教寺,是河西地区藏传佛教早期寺院中的典型遗存,现仅存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的大殿一座,既保留有宋元建筑风格,又开明清建筑式样之先河,是研究甘青地区寺院建筑和藏传佛教史的重要遗存之一。

鲁土司衙门

位于永登县城的海德寺是永乐16年(1419)明成祖朱棣为三世土司失伽敕建的,现虽仅存大殿一处,却保存了典型的明代早期建筑风格。

鲁土司衙门

道教雷坛位于鲁土司衙门的西北,是由六世土司鲁经和鲁东修建于明嘉靖34年(1540)的,原建筑与院内花园组合成一个雷字,布局别致,是为祭祀道教龙门派雷部尊神而建,现存的过亭和大殿结构精巧,是难得的道教建筑小品,内有我国西北地区幸存无几的明代道教壁画、雕像精品,十分珍贵。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留下了数量众多的传世文物、谱牒、文献资料、神奇传说,庞大的家族墓葬也埋藏着珍贵的文化遗存,在现永登县博物馆珍藏的家传文物(金、银、铜、玉、瓷器和书画、家谱、服饰以及生活用器等)更是精品纷呈,不乏国之瑰宝。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文物,见证了鲁土司曾经的辉煌,透溢着明清时期的灿烂文化。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

(文+图:王永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