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路北:缸窑街道 抗“疫”前线 迸发青春力量

导读

从2月12日起,在路北区缸窑街道钢城水岸社区的卡点就出现了三名年轻的志愿者,每当有人员或者车辆经过,这三人总是第一时间迎上去,详细询问信息、测量体温并记录在册。这三名稍显稚嫩的志愿者,正是钢城水岸社区的三名在读大学生宋仁杰、刘海天、何启航,和他们一样每天坚守卡点的大学生,在缸窑街道不是少数。

▼▼▼


“非典时候,我们还小,只能被别人保护。现在我们长大了,换我们来守护他人,为社区出一份力。”钢城水岸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说。作为在社区土生土长的孩子,寒假回家看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如此严峻,他们在说服了父母之后,主动申请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队伍中来。

"请停车登记,检测一下体温""您要去哪里,有出入证吗"……在钢城水岸小区到处都能看到一个强壮的身影,他是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宋仁杰。得知社区疫情防控人手紧缺时,因疫情形势严峻未能返校的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白天在卡点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尽职尽责的守护着社区的第一道关口,晚上回到家中帮助社区录入“一户一档”排查表,共计录入1500余户,2800多人。

路北:缸窑街道 抗“疫”前线 迸发青春力量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作为青年大学生,我有义务冲锋在前,自觉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自己还未开学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努力为家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自成为志愿者以来,何启航参与疫情宣传,每天拿着小喇叭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阻他们不要外出并加强自我防范,自愿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路北:缸窑街道 抗“疫”前线 迸发青春力量

刘海天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平安渡过隔离期后,他主动加入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居家隔离期间我也曾有过焦虑,社区工作人员为我进行心理疏导,推送饮食健康、卫生安全知识,我很感谢他们!现在我也加入其中。”这个不足百斤的小伙子,柔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股韧劲儿,干起活来毫不含糊。寒风中站岗值守,沿街宣传防护知识,他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不知疲倦,乐观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他说:“这些天,我看到了许多美好,很多群众为我们捐赠防寒取暖设备以及食物,人人都在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学校也会重新开学,到时候,我邀请大家一起到武汉观赏樱花!”

路北:缸窑街道 抗“疫”前线 迸发青春力量

“这几个大学生每天很早就到卡点,跟我们一起参加防控,我看到之后真是心里又感动又骄傲,我们社区的孩子们长大了,有担当。”钢城水岸社区书记孙爱红说。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需要不少的志愿者。听到消息后,缸窑街道的不少大学生都放弃了自己的假期,参与到社区防控中来。

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脊梁,他们在祖国和家乡最需要的时候尽己所能,冲向疫情防控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别样的青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