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有時候,自信跟自卑之間的界定真的很微妙,特別是在文化方面。但有一點,我想是明確的,那就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其態度一定是包容的,能夠且願意尊重差異。

上一段時間,我寫了一些關於《百年孤獨》的文章,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和爭議的有兩篇,分別是

這兩篇文章所帶來的爭議多集中在我們要不要讀國外經典、國外經典是否值得一讀、國外經典不容易讀懂以及中華文化歷史悠久,留下的文學典籍浩瀚如煙,外國經典在我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誰稀罕,我們要文化自信!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

說實話,看到形形色色的評論好不熱鬧,但看罷,也不甚覺得一時語塞,為何都到了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了,還有如此多的人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在盜版面前理直氣壯,甚至藉此貶低別人,抬高自己,說是要文化自信......

其實,在前面的幾篇文章中,我早已說過,誇讚別人不代表貶低自己,更何況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有理由自信,有底氣自信,但是真正的自信不應該是更加包容,更懂得尊重他人嗎?更能夠尊重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嗎?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那麼,這部在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廣受讚譽並深刻影響莫言、陳忠實、賈平凹等一眾國內知名作家的《百年孤獨》到底值不值得一讀?對我個人而言,當然是非常是喜歡這部作品,我自己也是第一遍很吃力才讀完,並不太能領悟作者馬爾克斯到底想表達什麼......而後又讀了幾遍。

但不論讀到哪一遍,那種魔幻現實的震撼、充滿詩意的長句和來自靈魂的孤獨,一直都是令我最難忘的。

《百年孤獨》自1967年出版以來,已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5000萬冊,在文學已不是主流的年代,引發了陣陣閱讀狂潮。《紐約時報》曾發表評論說《百年孤獨》是“繼《創世記》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鉅著。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就這一點,不少讀者表示不認同......當然,沒有任何一本書是我們非看不可的,就算有人一本書不讀,也可以活的好好的,瀟灑自在快活,但每個人的活法不同,追求不同,沒有必要糾著某個字眼不放。只要你不認同,也沒有誰可以強加給你觀點。

那麼,馬爾克斯的經典鉅著《百年孤獨》到底值不值得一讀?先來看看讀者的評論怎麼說?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在哪裡?

我相信大部分評論的背後,都有一顆跳動的心和一顆願意付諸于思考的頭腦,有一段關於《百年孤獨》這本書的故事,也希望這些能夠對大家有所發啟發。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

大部分讀者對《百年孤獨》的評價還是很高的,讀完有些人的評論,我也意識到他們對這部書的理解比我更加透徹和全面,至今令我記憶猶新。上千條評論,也算讓我看到了“百家爭鳴”般的激烈。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一本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鉅著?為何很多人讀不下去這部書?就從這1000多條評論開始說起吧,因各網絡平臺上的評論太多,只好將它們進行以下幾種分類,分別進行述說。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認為《百年孤獨》不過徒有虛名,甚至不值得一讀

我先把評論中對這本書持差評的言辭拿出來。

亂七八糟的書,反正我是咬牙看了兩遍還是沒看懂,最後能夠分析出來的就是命運是天定的,改變不了,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看,太亂了,而且這種書籍根本不配諾貝爾獎。

馬爾克算老幾,它的作品和中國的經典作品相比,相差甚遠!請我讀我也不想讀。

百年孤獨,是一種頹廢文學,反應拉美,一直掉入中等國家陷阱,永遠不肯能進入發達國家行列。中國為什麼要引進這類垃圾書。不求上進,悲觀厭世,頹廢邋遢,是拉美人的心態。

大學時期看過很多國外名著,感覺除了個別幾本外,其餘的跟中國名著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中國5000年文化歷史長河,別說拉丁美洲的不起眼的幾百年的文化,就是歐美的文化跟中國文化比都不值一提!

我覺得所有外國名著之所以讀起來無聊,是因為譯者無聊,沒有把作品的偉大之處翻譯過來。

咬著牙看過一遍,一臉懵逼!按照初中語文老師的標準,這就是一篇完美的流水賬!

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精神病寫了一本病態的書,全篇沒有一個正常人。

經史子集,就拿24史出來,那才叫幾千年的智慧,讀了所謂的什麼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什麼老人與海。意淫小說純粹。捧的挺高。可能是真不喜歡看什麼外國思想意志的。中國隨便一本史的一章本紀都能秒掉一本純粹意淫出來的小說。

如果中國人不看他的書會死的話,我寧願第一個死!中國的書我還看不過來呢,一本老子道德經都夠我看一輩子了,誰稀罕你事什麼《百年孤獨》,滾!!!!

總體來說,這類評論佔比還不少,隔著手機屏幕都能感受到他們對這本書的厭惡以及滿滿的情緒。雖不清楚他們評斷的依據,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過這部作品,但多半應該是沒看過吧。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


人名是讀這本書最大的障礙,甚至是唯一障礙

如同前面所述,《百年孤獨》這部以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為背景的西班牙語小說,特別是其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冗長且相似人名,有些混亂的人物關係,給讀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惱,導致看不懂、讀不下去等,所以這方面的“吐槽”還挺多。

百年孤獨的人名是我讀不下去的唯一原因。

我試著讀紅樓夢,讀著讀著就放不下。百年孤獨,是強迫自己每天四十頁的讀完,到現在我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被推崇,我也感覺不到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是不是我的文學造詣太低了。

高中時候讀的,簡愛,我還能知道自己在讀什麼,百年孤獨我是完全不知道講的什麼,現在就記得一個詞,吉卜賽人。

人名太長、太難記,導致人物關係感覺很複雜,一邊看一邊用一張1開的畫紙畫人物關係圖,看到第二章出去玩了,回來後找不到自己畫的關係圖了,好多人都分不清了……

這估計得很強大記憶力的人才能好好看完並記住,反正我也是看後面忘記前面,看了後面忘了前面,名字太複雜,關係扯了幾代人……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得不列一張世系表來區別這些人名到底誰是誰的爹。誰是誰的兒子。

人名讓我有點崩潰。

從高三買的這本書到現在大學畢業,四五年的時間裡,拿起來又放下,硬是沒看完。

看了幾十頁,看不下去了,買名字太長,而且還很相似,傻傻的搞不清楚,想搞清楚還要翻到前面找。實在看不下去了。放棄了。

看幾次看不完,我最記不住人名,偏偏它的人名一個個那麼繞,直接把我繞暈,越到後面越暈,每看到一個人名就得回憶一下人物關係,累死,只好放棄了。

讀讀放放,再讀,怎麼也讀不明白人物關係。

同意,人物眾多,關係錯綜複雜,倒敘插敘,還有那麼多外國名字,每每下決定拜讀時最終半路繳械投降,於是成為一本書架上的藏書。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

對於這個“槽點”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了大家三個建議:放鬆心態靜下心來;對照人物關係圖;先了解下書中的人物故事概況。值得欣喜的是,評論中也有人給出了自己的方法,在此也與你們共分享,關鍵還是理清楚人物關係。

一條豬尾巴的開始到一條豬尾巴的結束、故事離奇、人物鮮明、看不懂的只要盯著他們第一代女主人看、所有的事和人物關係在第一代女主人中的敘述中得到答案。

我不記得名字,真的,我是靠情節分辨誰是誰的,真的太難了,有時候感覺接不上了又倒回去看有沒有張冠李戴,輩分有沒有搞錯,他們家族關係又複雜。看的我很想抓頭髮。

為什麼我覺得百年孤獨很好看,我不愛看名著,也不懂,但百年孤獨就像武俠小說一樣好看,只要記得人名和關係,很容易看懂。

讀這本書時把所有人物寫到紙上,再寫上人物之間的關係就能讀懂了,這本書確實挺吸引人的。

我仔細讀了2遍。發現以烏蘇里拉為人物和時間主參照,你就能理清各個難記的人物關係。看了很讓人回味,的確是本難得的好書。

看到一半忘了誰是誰了,然後從頭開始看,出現一個名字就記下來,標註好親緣關係,最後終於看完了。

好看,記名字確實是難點,我記第一個字或者記後面的姓氏,看到後面看進去就不用費勁了,還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是這個方法,都是經典。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百年孤獨》經典中的經典,看完無比震撼

可以說這一類的評論內容是最多的,有讀者對它喜愛到了極致,有讀者將之奉為經典必讀。

我初中讀了,就感覺我讀的其他名著都是廢品。。。。

這個故事真的很好看,第一眼就看下去了,很短的時間就看完,看完後無比震撼,是真的好好看,不談文筆,就故事情節真的好看,文筆和描寫也是棒的一批,整個作品恢弘大氣,太了不得了。

這部名著最神奇的地方是無論看多少遍,時間一久你就忘了劇情,真是魔幻,耐著性子讀完,心想諾貝爾獎不會錯。讀完果然脊背發涼,推薦。

唯一讀過兩遍的外國著作。

我覺得挺好看,從頭到尾的讀了一遍,一個家族從繁榮到落寞,孤獨是裡面最多的形容。此書堪稱世間奇書,人物眾多而各具特色,故事離奇而不失邏輯,時間跨度長而故事連續性緊湊,就是讀起來有點費腦,值得多讀倆遍。

看不下去,就否認它的價值?百年孤獨無可爭議,在諾貝爾文學獎裡都是很有份量的作品,讀了幾次都讀不下去的讀者,可以考慮再把第一章多讀幾次,我也是反覆讀釐清人名才讀下去的,堅持一下試試!

上校,馬孔多在下雨...這本書我已經翻爛了。

一本偉大的奇書。

讀了一遍又一遍,讀了五遍左右。

我最愛開頭的那一句,記得當年讀到它的那一刻心中就瀰漫開了孤獨悲涼。

愛不釋手的一本書,當時想著這本書應該不可能拍的出來電影或電視劇。

年輕時讀過一次,至今難忘。

為什麼我一口氣讀完了,雖然事件略顯荒誕,但是人物刻畫確很鮮活。

百年孤獨真的非常好,我特別喜歡描寫失眠失憶症那段,感覺就是人老了以後的樣子,當時融入到情節當中感覺好恐懼啊!理解了為逃離失眠症不遠萬里而離開家鄉的人……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不止值得看,值得二刷!!!!!

百年孤獨,是一部可以反覆閱讀的鉅著,即使很多人倒在了第一遍。

看了好幾遍了,每一遍都很震撼。在我讀過的外國文學中,我認為是最好的。

剛開始看,名字太長,頭都大了。看了兩遍,經典永遠是經典。

書是好書,非常值得一讀。感覺那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但是名字真的很繞人!

寫的太過現實,真實,人性表露的太過徹底!

我讀的西語原著,是學習過去未完成時的經典課本。值得再讀一遍。

覺得很好看,目前為止四刷,不知道看什麼的時候就看百年孤獨,每次都有不同的收穫和感受,說是看不下去的,事實上只要理清人物關係就精彩多了!

16歲用了2天看完。當時心裡唯一的疑惑是佔有。然後得到了這本書。讓我現在為止也忘不掉他們。

我最愛的一本書就是百年孤獨!沒有之一。

這本書看起來亂糟糟的,第二次看的時候才愛上它,讀了好多遍。

人名還可以,不算多。外國小說中,百年孤獨其實算人名少的了,而且寫得特別有意思,讀不下去,基本是因為沒讀過書,在名著裡,百年孤獨算好看的,你如果嫌悶,試試別的

愛不釋手的書,目前為止,讀了五遍,摘抄了很多經典字句。

某網上百年孤獨連續幾年銷量排行前幾。

很有意思呀,我是特別坐不住的人,但還是很順暢的看完啦,選個自己喜歡的譯本會好點。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大二,在兼職的時候看完的,看完當時確實感覺很懵但是也確實感受到了作者的想象力,還有書中各種人物故事帶給我的震撼吧,確實是好書,值得反覆推敲。咱們中國的書我讀餘華先生的活著也有這個感覺。

前後通讀了三遍,為了理清人物關係也做了圖案,現在還在床頭繼續翻翻看看,好書不管看多少遍總能讓你有收穫,讓我沉迷的好書。

如果哪部小說再讓我重複讀下去,那一定就是“百年孤獨”。讀懂它,你就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未來。

這麼多中外名著裡,這是我唯一看完的而且看了兩遍。

百年孤獨的文字風格很有語言魅力,內容倒是其次。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我這種不愛看書的都看完了,開始比較沉悶,越看越有意思,像在說,,,輪迴。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關於對這本書的讚歎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我相信只要用心看了,每個人心中都自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感受與評價。

經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終究會流傳下來,對《百年孤獨》來說是這樣,對咱們的《紅樓夢》等四大名著來說也是如此。如果將來能力可及的話,我必定願意和你們一起將咱們的中華文學鉅著的魅力與力量傳播得更遠更深。至於有些人對不同作品間所持的爭議,我還是那句“讚美別人不代表不自信,就表示否定或貶低自己。”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到底是不是值得全人類閱讀的經典鉅著?

加西亞·馬爾克斯


“保持好奇心”是永葆青春的一個秘訣,保持對一本書、對一個人、對一段歷史的好奇。有些人提出的關於《百年孤獨》的版權問題,對於孤獨的思考以及不同名著之間的比較等,等待著大家繼續探索。

1982年,瑞典文學院認為,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因而授予他諾貝爾文學獎。每年諾貝爾文學獎名單公佈,總會有人舉出另外一些名字,認為這些人更應該獲獎,而加西亞·馬爾克斯是唯一一位沒有爭議的獲獎者。

在此,筆者再次將這本鉅著推薦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