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各位家長們好,我是米粒媽媽。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父母一輩子的牽掛。

他們從在搖籃或爸媽懷抱裡的時候嬌小可人,到蹣跚學步時的呆萌可愛,再到小學、中學、大學…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孩子成長的每一時刻,家長都小心翼翼的守在一旁,生怕孩子受到一點磕碰。

但是,終有一天,家長視若珍寶的孩子要離開家門,走向外面的天地。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小萱是一名初中女生,雖然家境不富裕,但是她的衣著非常整潔,人也長得特別漂亮。

她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爸爸也不善言辭,但小萱知道,爸爸媽媽都是愛著她的。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小萱成績好,平時人緣不錯,有人向她表白她全都拒絕了,可這一回,她卻被同校的男生纏上了。

小萱不厭其煩,好說歹說都勸阻不了對方,但女孩子一般都早熟,不想讓爸媽為自己擔憂,心中很是無奈。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一次,那個男生照常糾纏小萱,這一幕剛好被教導主任看到了。

教導主任將兩個學生叫到辦公室訓了一通,認錯的同時還倒打一耙,說是小萱戲弄他的感情,可小萱性子倔,沒做過的事情她是不可能會承認的,被人這麼冤枉以後,她氣得說不出話來,老師半信半疑,最後老師只好叫家長來。

爸爸聽到女兒有事,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趕過來,聽完教導主任的話和女兒的解釋後,他也覺得自己女兒沒錯。

教導主任見說服不了家長,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不然他們為什麼不找別人,就找這位女同學呢?”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爸爸聽完這句話很生氣,突然火冒三丈,然而人一到特別著急的時候就說不出話。

教導主任以為事情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爸爸突然冷靜下來,走過來抬手扇了他一耳光。

爸爸掌摑老師後,直視著對方眼睛說:“你說,響不響?”

"一個巴掌拍不響"是我們的一句俗話,但在今天卻被不少鍵盤俠用來幫施暴者開脫。

比如"一個巴掌拍不響,你不穿這麼好看他能來招惹你?"、"為什麼他就欺負你,你自己也有問題吧!"。

對於這種不負責任的指責,爸爸用行動表明"打你臉上不就響了?!"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每當遇到孩子被叫家長的情況,身為父母該怎麼做?

一、如果是我方的錯,賠禮道歉

每一個孩子成長道路永遠不會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或狀況,有些孩子比較調皮,打打鬧鬧的,就容易傷到其他同學;也有些孩子欺負瘦弱的同學,單純只因為好玩。

首先,當發現孩子做錯的時候,家長不能姑息,而是要及時教育他們不能這樣做,教他們承擔責任、賠禮道歉,否則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而且,哪個孩子不是家長的寶貝呢?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對方家長卻不當一回事,那麼自己也會很生氣憤怒的。

我們應該反問當他真的面對被欺負時,他又該會怎麼做?這樣才有可能迅速調動已有的經驗,嘗試各種保護自己的可能。

最後,不傷害弱小、不欺凌他人,也是家長應該教給孩子的珍貴品質,而過分的溺愛和不聞不問,卻會讓孩子越來越無法無天。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二、如果並非我方的錯,不要冤枉孩子

同樣是被老師冤枉,另一位孩子在辦公室門外哭了3個小時,硬是憋著不肯背這口黑鍋,可爸爸一來,聽完老師的說辭就說:“這事是我家孩子錯了,我一定好好讓孩子反思反省。”

如果你是孩子,你怎麼想?

父母是孩子的保護傘,在他們最絕望無助的時候,能幫他們的只有父母了,如果連父母都不願意站出來就事論事,孩子的心該有多受傷?

家長如果一味息事寧人,卻不管孩子遭受到指責甚至是汙名,只會讓孩子對他們越來越失望,內心也封閉起來,不願意再相信父母。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家長要有充分的給予孩子愛、尊重、信任等等的能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家長的身教遠大過言傳。

如果一個家長一邊說“有人欺負你,你就打回去”,然而每當孩子真的有事發生後,卻不放在心上,讓他自己承擔。

那孩子最終會相信,“我不夠好”,“我沒有能力”,“我得遵從別人的判斷”。

有這樣認知的孩子,當他遭到欺負的時候,可能都沒有能力判斷是自己還是對方錯了,沒有能力判斷自己是不是有反抗的權力。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內心變化,還要給予他們精神和行動上的支持:

允許孩子自主的能力。

反擊被欺負的能力,不是被欺負的那一刻才有的,這個能力來自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如果一個孩子在成長中被限制太多,關鍵時候,他就會缺少迅速判斷、迅速行動的能力。

對傷害說"不“的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被高度要求順從,那他在權威、在力量擁有者面前是很難保護自己的。

日常生活中,遇上困難與孩子共同面對,而不是一味呵斥。

你陪伴孩子共度難關的點點經驗,都 可能成為日後他反抗傷害的力量源泉。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允許孩子犯錯。只有被允許犯錯的孩子,才有機會體驗錯誤可以被修正,才敢於進行一些新的嘗試,當他真的面對被欺負時,才有可能迅速調動已有的經驗,嘗試各種保護自己的可能。

如果孩子真的遭遇被欺負,堅決站在孩子一邊,保護孩子。

重要的不是報仇,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不管發生什麼,自己可以得到來自父母的保護,這會成為孩子一生的成長財富,否則孩子不被保護所受到的傷害,可能遠遠大過被他人欺負的傷害。

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孩子在成長中一點沒有感受到痛苦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越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他就越有能力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痛苦體驗。

我作為一名母親,一直和愛人探討過孩子安全的問題,這應該是每一個家長最關心的方面,我們不能做到不聞不問,也不能一直兩手包辦,這樣他們以後可能無法獨立面對生活,所幸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套

《兒童安全教育繪本》,解決了我心中的煩惱。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送去學校就萬事大吉,出現問題只能追悔莫及;有的認為怎樣都不如把孩子放在身邊放心,整天提心吊膽。

然而校園生活是孩子獨立的第一步,孩子雖然小,老師在教育的同時會給予生活上的幫助,但那只是輔助,能讓孩子學會如何在校車裡、教室裡、與人交往等情況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保障孩子的安全!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而這套繪本插圖很精美,語言也很可愛,適合兒童審美和引起他們的閱讀興趣。主人公是孩子的同齡人,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將觀點,讓安全知識變成孩子的聊天話題。

一個個生活場景大圖輕鬆理解,小圖特寫重要內容也不會錯過,裡面是

模擬場景+應對方法,讓孩子知道最實用的安全教育。

而且故事內容話語都是由“我可以……”代替“我不可以……”,這樣孩子就不會輕易產生逆反情緒,很容易就能接受安全教育。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總共分為四大主題:校園生活安全、人際交往安全、外出活動安全和居家生活安全,可以說是面面俱到,不管是孩子的衣食住行,還是玩耍學習和人交往,近1000個大大小小的安全知識點讓孩子能直觀的瞭解。

還有一個推薦的理由是,綠色環保印刷,氣味不會刺鼻,孩子閱讀的時候更能呵護孩子身體健康。

女兒被人欺負,老師卻說“一巴掌拍不響”,爸爸怒扇老師:響不響

71.8元全4冊兒童安全教育繪本,核算下來一本都不到20塊錢,比起我們一兩頓外賣錢,或者爸爸愛抽的幾包煙錢,媽媽愛喝的奶茶錢,這些應該更有意義,畢竟孩子的安全才是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