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西夏和大理国分别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北和西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和大理国最终都被大蒙古国所灭,但两个国家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一、西夏

西夏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1115年金朝兴起,三国鼎立的局面被破坏,辽朝、北宋先后被灭,西夏经济被金朝掌控。后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并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西夏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李睍,他是西夏神宗李遵顼之孙,西夏献宗李德旺之侄,李睍继位后,立即遣使赴金朝报哀,以求取得金朝支持。李睍即位时,就面临亡国的危局。接位后率领军民展开抗蒙救亡的最后搏斗,但无法抵挡成吉思汗的猛烈进攻。

1227年二月,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出征西夏。其时西夏正处于“春寒,马饥人瘦,兵不堪战”境地。五月,成吉思汗见西夏已孤立无援,还不出降,就派御帐前首千户察罕赴中兴府向李睍谕降,又一次遭到拒绝。六月,西夏发生强烈地震,宫室房舍塌毁,瘟疫流行。被困已坚守半年之久的中兴府,已是粮尽援绝;军民因患病无治,已完全丧失抵御和作战能力。

李睍处于山穷水尽,只好携同夏国的大臣李仲谔、嵬名令公等文官武将们,奉“图籍”向蒙古军请降,但提出宽限一个月的请求,“以备贡物,迁民户”而后亲“自来朝谒”。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成吉思汗答应李睍的请求。此时成吉思汗已患重病,驻跸在清水县西江养病。成吉思汗闻知西夏将献城投降,于是立下遗嘱:他死后暂时秘不发丧,以等待李睍献城投降。

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死于清水县行宫,李睍献城出降,皇室举族随蒙古军晋谒,李睍行至萨里川时都被杀害。蒙古军进入中兴府后,西夏灭亡。

二、大理国

大理国是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公元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13世纪中叶,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帝国把战场直接推到了南宋沿边,由于连续进攻均达不到目的,遂决定采取史无前例的迂回战略,先从四川附近的吐蕃地区以达大理,再从大理对南宋腹地发动进攻,一直僻地自守的大理国从此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宋蒙战争之中,并发生了激战。

当时,大理国第21代国王段祥兴在位。1251年,段祥兴驾崩,段兴智即位。段兴智即位后,大理终于抵挡不住蒙古兵的又一轮进攻,段兴智成了大理国的末代皇帝。

大理的亡国,比金朝亡得迟,而比宋朝亡得早。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统军,发动了对大理国的大规模征伐,兵分东、西、中三路。 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大理国高泰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

12月,忽必烈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大理国内各族的贵族分子纷纷降蒙。段兴智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

1254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兴智。段兴智被擒后,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见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怀柔,赐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此为1254年,大理国从段思平至段兴智,共传22代,历317年,于此灭亡。


西夏和大理国向蒙古投降后,为什么两国末代君王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段兴智不但捡了条命,还得到蒙哥汗的赏识继续掌管云南,说不定比当初受高氏欺压时还舒坦些,不由心花怒放,对蒙古感恩戴德,于是替蒙古兵当向导追杀大理残余抵抗,并亲自率兵镇压大理境内反抗蒙古军的各族人民,甚至参加了蒙古攻打安南(即越南前身)的战争。

1260年,段兴智再次北上朝觐,死于途中,蒙古遣使吊祭,谥号“向义天定贤王”。次年,忽必烈令段兴智之弟段实继任大理总管,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对蒙古特别效忠,深得忽必烈赞赏,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 自段实之后,终元之世,段家世袭大理总管,为蒙古统治者效力。

三、为何两个末代国君的结局截然不同?

22年间,蒙古先后6次伐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锐不可当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然而在西夏国门前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这也激怒了成吉思汗。

因西夏背盟,没有支持成吉思汗经略中亚、攻打花剌子模的军事行动,且主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要对党项人拒绝提供帮助的行为进行惩罚,成吉思汗不顾64岁高龄,坚持亲征西夏。途中围猎受伤,高烧不起,但他仍不退兵。

夏末帝李睍在中兴府被围半年后投降蒙古,农历七月,成吉思汗去世,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托雷按照成吉思汗遗嘱,杀了西夏的末代皇帝李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