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土木堡事變後,為何于謙要立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而不是兒子朱見深?

史學達人


我的盜帥夜留香,點關注,不迷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個問題。

那就是于謙為何要擁立一個新皇。

我們都知道,土木堡一戰,英宗朱祁鎮北狩瓦剌。瓦剌部首領也先趁機興兵南下,圍攻大明的都城北京,企圖重演北宋靖康之事。

在這種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關鍵時期,大明朝廷繼續一位皇帝來坐鎮朝堂,穩定軍心。畢竟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廷上連個做主的人都沒有,你讓下面的士兵怎麼玩命打仗?

再加上,如果遲遲不立新帝,那麼瓦剌部勢必會利用朱祁鎮,對大明朝廷吃拿卡要,處處威逼要挾,使得朝廷無論作什麼都束手束腳。

因此在這種種原因之下,為了保全江山社稷,另立新君勢在必行。

那麼想要達到坐鎮朝堂,穩定軍心的的作用,那勢必就要推舉一位成年君主,就算經驗不怎麼豐富,但至少也能獨立處理政事,這樣才能起統率百官、穩定軍心的作用。

如此一來,擁立郕王朱祁鈺就在情理之中了。

土木堡之變發生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

這一年,朱祁鈺身為宣宗之子,正統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剛剛年滿二十一歲;而朱見深作為英宗之子,還不到三週歲,尚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

那麼請問一下,在皇帝被俘,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若是推舉一個三歲的孩子登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只怕直接就會造成朝堂大亂,瓦剌軍還沒殺到,明朝就要自己從內部崩潰了。

所以朱祁鈺作為大明唯一一位成年的親王,除了他,根本就沒有第二個人選。


盜帥夜留香YE


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朱見深)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獲之後,也先帶著他到處敲大明邊境的門,索要錢糧,這期間有些開了門,有些不開,可見在邊關守將的心中,大位還在朱祁鎮手裡,朝廷沒了主心骨,人心浮動,不知道朝廷到底有什麼打算。


此時的紫禁城乾清宮裡,兵部侍郎于謙靠著在流血事件中舉措得當,成功安穩了郕王和百官,避免了流血事件的擴張,暫時頂替起了朱祁鎮的位置,成為了朝廷的主心骨,使得政令有出,才不至於手忙腳亂。而在這個時候,儘快找到能完全替代朱祁鎮的朱家人,讓他們來主持朝局就是當務之急了。

在當時的朝廷中,有資格繼承朱祁鎮皇位的只有兩個:年僅兩歲的朱祁鎮兒子朱見深,和已經二十二歲的朱祁鎮弟弟、郕王朱祁鈺。在權衡利弊之後,于謙決定擁立朱祁鈺為皇帝,全面替代朱祁鎮,做好武備和瓦剌開戰。


于謙為什麼選擇朱祁鈺:

  1. 在朱祁鎮離開之前,已經任命了弟弟朱祁鈺為監國,這種自春秋時期就已有的制度,是在皇帝御駕親征時,朝中必須安排重要人物監守,以免在皇帝離開整個朝廷就停止運轉了。雖然能擔任監國者多為儲位已定的皇太子,可當時太子年幼,所以朱祁鎮以弟弟朱祁鈺監國,已經是實際上的國家副主席了,由他頂替朱祁鎮的位置,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2. 朱見深年幼,後宮大權掌握在其祖母孫太后手裡,而百官則以于謙、王直等為首,孫太后自然是想要自己的孫子繼承兒子的帝位,可百官不同意。皇帝年幼,大事做不了主,那這主得誰來做呢?皇太后做主,還是大臣做主?最怕的是再來一個王振做主。立朱見深很容易出現內閣和後宮意見不一的情況,最直接的就是:雙方關於朱祁鎮如何處置就有著很大的衝突。
  3. 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子為父綱,古代以孝治天下,如果朱見深繼位,他背後的孫太后為了保護朱祁鎮,保護朱見深的孝道,自然會力主求和了事,這對內耗過大的大明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是也先貪婪成性,議和的條件肯定是開了又開,得一想二,朝廷就只能收刮民脂來滿足其要求,這樣的話就會激起民變,內部人心盡失,外部強敵壓境的大明還能撐多久,這才是于謙最先要考慮的,南宋之事不可不鑑。
  4. 此外邊將之所以在朱祁鎮來時敢不開門,不給也先乘機奪城,無外乎就是因為繼位的是朱祁鈺,而不是朱見深。朱見深作為朱祁鎮的親生兒子,邊將們肯定要考慮到這一層利害,如果朱見深繼位,而邊將們又把其父拒之門外的話,即使能夠保護城池,但難免被後宮和皇帝秋後算賬,要是朱祁鎮還能活著回來的話,那他們的小命還能保得住嗎?可要是邊將開門,則大明自朱元璋時期起就建立的邊境長城就形同虛設,給點錢還不要緊,最怕的是也先錢也要、城也要,而有朱祁鎮在手的也先,也讓邊將們投鼠忌器,那兩宋燕雲十六州之事則又再次重現了。

考慮到以上幾點,于謙才執意立朱祁鈺為主,而對於朱見深,于謙也和孫太后做了妥協,將其立為皇太子,以保證大明帝脈在之後可以回到朱祁鎮身上。


有了朱祁鈺做主的大明朝廷,重新展現了生機,邊將們以“國已有新主”為由拒絕了為朱祁鎮開門,保護了各處邊疆重鎮,于謙所主持的北京保衛戰,也敢於對朱祁鎮所在的德勝門採取炮火猛攻(于謙在這之前,已經通過細作得知朱祁鎮不在德勝門,才敢採取炮轟)。

這一切都讓也先感覺到,朱祁鎮這個皇帝已經沒用了,靠他來搶錢、搶糧、搶地盤的策略不管用了,在議和使臣楊善強大的氣場下,也先只能好好招待朱祁鎮,並將其放回。如果於謙立了朱見深為帝,那朱祁鎮依舊還是也先手裡的王牌,不把國家掏空來滿足也先,朱祁鎮是絕不可能被放回來的。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明朝是改變中國歷史走向使得國家從繁榮走向落後的一個朝代,而土木堡事變是明朝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正是土木堡事變使得明朝從興盛走向衰敗。


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土匪抓去了,瓦剌人打的算盤是想憑藉著天朝皇帝在手,好的話可以讓天朝打仗起來可投鼠忌器,畢竟皇帝在他們手裡,搞不好可以推翻明朝,自己做中原的主人呢?

就算打不過,憑著皇帝在手,三天兩頭的找明朝要錢要物那還不是so easy。

在瓦剌人心目中,皇帝是中原王朝神一樣的存在,俘虜了皇帝,簡直就是拿到了長期飯票!怎麼也不會吃虧

明朝以于謙為首的文官集團,自然也看清了對方的算盤,要打破對方的美夢,同時又要凝聚民心兵心組織反抗,重新再立一個皇帝是最優最省時也是最穩妥的方案!只有如此,瓦剌的計謀不攻自破,他們手裡持有的長期飯票一失效,他們的如意算盤就失敗了一大半,剩下只有一條路,就是背水一戰,看誰厲害了。



非常時期,如果立幼年朱見深為帝,憑著朱祁鎮和朱見深親父子的關係,難保在組織反抗的時候會因為這層關係而受到掣肘,況且幼主當不了家,朱祁鈺這邊政治力量也可能在此時出於對皇權的私心,並不真心抗戰,到時候怕是外憂不解,又添內亂,反而直接推舉已經成年的朱祁鈺上位於國家更有利,等搞定了瓦剌人,朱家人再要在皇位上爭,那就是國家內部的事,也是家事了。

于謙的做法,是在分清權衡利弊之下,保大局的做法!事實證明,正是他的理智,才使得大明又強行續命了數百年,也並沒有花到更大的代價,瓦剌人就把朱祁鎮給還回來了!


歷史隨筆


明英宗在土木堡事變發生之後,他就被瓦剌給俘虜了。堂堂大明的皇帝成為了瓦剌的俘虜,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在這種情況下,于謙等臣子不得不考慮重新立一個皇帝了。這樣之前被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他就成為了太上皇了。

太上皇帝位置就不重要了,這樣瓦剌就不能以他們抓了皇帝的名義,來要挾明朝了。

可是,把明英宗朱祁鎮給俘虜了,必須要重新在大明立一個皇帝呀,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呀。

那麼,這個時候要立誰為皇帝呢?

按照明朝的祖制,朱元璋規定的明朝的皇位是父子相傳,兄終弟及。也就是說皇位的傳承,有兒子的傳給自己的兒子,沒有兒子的就傳給自己的兄弟。

這種祖制,一般來說是不可能更改的,也米有人改到了。

很顯然明英宗朱祁鎮是有兒子的,他的兒子就是朱見深。按道理說,朱見深來繼承老爹的皇位,才是正統才符合明朝的祖制。

可是,于謙偏偏沒有立朱見深,而是立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這是為何呢?

可以說這和當時的複雜的國際形勢是有關係的,最為主要的原因如下:

第一、瓦剌不斷的進攻大明,現在的大明還尚未獲得安穩,必須要時時的警惕瓦刺給大明帶來的威脅。

這是當時大明的外部威脅。

第二、朱見深只有三歲,當了皇帝也沒有什麼用。關鍵的時候,很多事情是需要讓皇帝拿意見的,很顯然三歲的朱見深是做不了這樣的事情的。

這是當時大明內部的現狀。

第三、朱祁鈺正好成年,他能夠擔此大任。朱祁鈺正好和朱祁鎮是兄弟兩人,即使他暫時當了皇帝,也是他們老朱家的人。

第四、孫太后同意這件事。孫太后是朱祁鎮的母親,他都同意這種事情了,可以說當時是非常時期,所以,必須要打破常規,用非常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大明江山的安穩,于謙就選擇了立朱祁鈺為皇帝。不得不說于謙的這個選擇,在當時是十分英明的一個選擇。

因為正是朱祁鈺的上位,他和于謙兩個人君臣相互配合,打退了瓦剌對明軍的幾次進攻,最後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明。

也是在朱祁鈺當皇帝的時候,把大明給穩定了下來的。

這就是為何于謙當時不選朱見深,非要選朱祁鈺的主要原因。


史學達人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率領下一場土木堡之變的慘敗,讓大明王朝的時局斗轉。原本處於上升期的王朝,卻在這場戰役之中損失殆盡,三大營等精銳盡喪,朱祁鎮本人也是落得被俘的結局。

作為獲勝方的瓦剌,自然也並不滿足這樣單單的一場戰役性勝利,“奇貨可居”的生意,當年呂不韋可是做到了利益最大化。於是,一方面裹挾著明英宗進行敲詐勒索,叩門宣府、大同;另一方面,則又不斷的進軍,抵進紫荊關,直逼京畿。

情勢危殆!此時的北京城內,國無主君,戰和不定,兵力空虛。似乎一場靖康之恥般的 慘劇,即將再次上演。而擺在當時的大明朝堂之上的首要問題就是,解決瓦剌也先以明英宗為人質所帶來的 邊際效應,確立新的國君人選。如此才能避免封建綱常之下的受累於朱祁鎮被俘之下,君臣關係的束縛,放手一搏。

此時的北京城內,有資格承位的有朱祁鎮之弟郕王朱祁鈺,也有朱祁鎮之子朱見深。那麼要冊立誰為新君呢?如果按照《皇明祖訓》留下的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原則,朱祁鎮的兒子,現任太子朱見深,自然當屬必選之人。

可是這件事的結果卻是:初,大臣憂國無主,太子(朱見深)方幼,寇且至,請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

在大學士王文上書請求以監國朱祁鈺為新君之後,這樣的提議也獲得了時任兵部侍郎于謙(此時的于謙,也是兵部最高主官,兵部尚書鄺野在土木堡之戰中殉國 )等一眾大臣的附議,最終孫太后首肯,朱祁鈺成為大明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年號景泰。

隨後,在駁斥了徐有貞的南遷之論後,作為擁立之臣于謙也被擢升為兵部尚書,署理一切京畿要務。在於謙的調度有方、指揮有策之下,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大明王朝也終於轉危為安。

以結果論,於大明而言擁立朱祁鈺為帝效果卓著,顯然是有功之策、正確的。但這帶來的副作用,其實也是十分明顯的,奪門之變後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掌權,挽大廈將傾的于謙、王文等人也被處以斬刑、棄市,結局悲慘。就史料上看,當時的于謙在知悉奪門之變時,選擇“不作為”;下獄之後,又“不辯駁”顯然他也已經預料到了這種局面。那麼于謙又為何要在當時,選擇擁立朱祁鈺為帝,而棄朱見深呢,以致於有此悲劇結局?

這一點,除卻上文中我們提及的朱見深年齡幼小,無法署理朝政,時局危殆的必然選擇之外,事實上更是于謙對於江山社稷與君王之間關係認知的一種體現。

在傳統的君臣關係之中,封建社會講究三綱五常,以“君為臣綱”來確立臣子與君王的尊卑、倫理道德,要求臣子順從、遵禮。這種綱常名教,在大明王朝,這種君主專制達到鼎峰的朝代尤為嚴苛,朱元璋時對於《孟子》之書中的“民貴君輕”更是視之如洪水猛獸,甚至有若孟子活在當時,當治罪之語;將孟子之祭祀撤走,大篇幅刪減《孟子》之舉動。

改立新君,這樣的國之大事,對於朝臣而言捲入已然是不智之舉,解縉故事猶在;而且就擁立朱祁鈺,而非朱見深,改變正統之為而言,也是不遵綱常之舉;但于謙最後還是慷慨陳詞,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擁立朱祁鈺,以此幫助國家度過危局。“社稷為重,君為輕”的認知,也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句“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是他一生的寫實。


新語話史


土木堡事變指的是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被太監王振忽悠,御駕親征,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蒙古也先,在無水五糧的土木堡被也先打敗,英宗被也先俘虜北去的事情。事件發生後,舉國上下一篇驚慌,蒙古也先以英宗皇帝為要挾,軍隊一字排開,獅子大開口。皇太后以江山社稷為重,把皇宮內的金銀財寶搜刮一空,用馬車送到也先軍營。然而,也先言而無信,收了財寶卻不放英宗回來,也是,奇貨可居嘛。而更重要的是,國家一時無主,人心思亂。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兵部尚書于謙為代表的有識之士,建議皇太后,讓英宗的弟弟朱祁鈺做皇帝,應對即將到來的北京保衛戰。一開始朱祁鈺膽小怕事,只肯做監國,不肯做皇帝。可這樣一來,很多政令就失去了正統性,軍令人心都不可靠了。為此,新皇帝繼位當是重中之重。可是,當時英宗的兒子朱見深只有三毛歲,太小了,國難之際,別說三歲,就是十三歲又能有什麼主見。在這種特殊的情勢下,于謙等眾大臣集體商議,上書皇太后,擁立時年二十二歲,風華正茂的英宗弟弟朱祁鈺做了新皇帝。但是朱祁鈺仍然有顧慮。他怕一旦有一天哥哥回來不好交代。還是于謙挺身而出,安慰朱祁鈺“臣等誠憂國家,非為私計”。就這樣,幾次推遲的朱祁鈺就成了景泰皇帝,遙尊他的哥哥為太上皇,英宗長子朱見深仍然是太子。這就是土木堡之後發生的事情,不期八年之後的奪門之變真的讓朱祁鈺當時的憂慮變成了現實,當然這是後話了!





無法迴避的歷史


土木堡之變正統皇帝朱祁鎮瓦剌俘獲。瓦剌認為朱祁鎮作為大明皇帝“奇貨可居”,想用朱祁鎮要挾明廷,于謙等大臣為江山社稷著想,決心另立皇帝,以此擺脫瓦剌的要挾,按常理應該立太子朱見深,因為朱見深當時已經是太子了。皇帝變成太上皇了,太子繼位名正言順,有的人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因為朱見深年紀太小,當時局勢嚴峻,國賴長君呀!這話表面聽起來很在理,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朱見深當時確實還很小,他確實不可能主持朝政。但是可以立朱見深為皇帝,並由于謙來攝政啊,這完全可以的。但是這樣做一是朝廷上下不會認為,于謙這樣做,是為了更有利於打仗。而是會想,于謙這樣做,是為了奪權。畢竟權力是每個人都渴望的東西,誰都想要啊。就會有人不服,會出現不團結不和諧不利於集中對付瓦剌。二是朱祁鎮在御駕親征之前,是把朱見深立為太子,接著又讓朱祁鈺攝政的。如果於謙把朱見深立為皇帝,那麼,又怎麼安置朱祁鈺呢?讓他當攝政王嗎?如果讓他當攝政王,必然要聽他的。如果聽他的,很多麻煩就出現。第一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甘心當攝政王呢?他會不會想著直接當皇帝呢?他要是想當皇帝,必然要籠絡一幫人,而於謙肯定不會受他籠絡。這樣一來,朝廷就陷入了勾心鬥角之中,不會集中力量打瓦剌了。第二個麻煩,朱祁鈺會不會和于謙爭奪權力呢?北京保衛戰肯定要于謙來指揮才能打贏,別人沒有那個能力。如果由於謙來指揮,朱祁鈺肯定不滿。因為他會想,我才是攝政王啊,怎麼你于謙指揮起來了?因此他必然要干涉于謙。一旦他干涉于謙,這仗肯定就難打了。第三個麻煩,朱見深會不會對朱祁鈺有意見?當時朱見深還小,但是他在慢慢長大。和瓦剌的決戰會打多久,誰也說不清。在朱見深長大的過程中,他會意識到自己才是皇帝,大家都應該聽自己的。而實際上當時大家肯定只可能聽攝政王和于謙的。因此,朱見深肯定很不滿。這樣一來,矛盾就出現了,動亂就有可能發生。也就打不贏瓦剌了。總之,當時如果立朱見深為皇帝,確實會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于謙從保衛國家的角度出發,大公無私地立朱祁鈺為皇帝,不但解決了諸多矛盾,他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彰顯,得到了當時朝廷及後世的讚揚。同時也因此擊敗了強大的瓦剌。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豫章舍人


于謙的這個決定,為後來的奪門之變和于謙的冤死埋下隱患。但能因此而去怪罪于謙嗎?肯定不能。

雖然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我們發現,朱祁鈺並不是大明得以穩定的主要原因,可在那樣的情形下,像于謙這種忠於國家的人,不敢抱半分僥倖心理,大明經不起半點動盪。

哪怕沒有土木堡之變,幼主登基都是大忌,這叫“主少國疑”;國賴長君,一位成年的君主,顯然更能處理這樣複雜的局勢。

還有一層未能說出口的顧慮。朱見深是朱祁鎮的兒子,按照孝道,他應該聽從朱祁鎮的命令。那要是朱祁鎮在瓦剌的威逼下命令朱見深開城門呢?他開還是不開?

開了,頓時成為大明的罪人;不開,大明皇帝就是個不孝之子,瓦剌大可用這一點來做文章。

朱祁鎮也許能夠熬過瓦剌的折磨,不下這樣的亂命。可於謙不敢賭,所有忠於大明的官員都不敢賭。萬一皇帝熬不過呢?

朱祁鈺上位,至少不會把明朝政府陷於這麼被動的境地,他和朱祁鎮是一個輩分的。

當然了,其實還有一種更好的辦法。那就是朱見深登基,朱祁鈺繼續監國,孫太后站出來主理朝政。她是朱祁鎮的母親,可以從孝道上壓朱祁鎮一頭,哪怕他有亂命,明朝也大可在太后的主持下抗命。

可惜啊,真實的孫太后並不是《大明風華》裡的孫若微,她只是個普通的後宮女子,接受的是賢良淑德的教育,沒有半點政治才能,此前也沒有接觸過政務。誰敢讓她主政?那是添亂。

假設一下,如果此時朱祁鎮的母親張皇后還活著,于謙等人想起來的定然是讓她出來掌控大局,而不是找個成年藩王頂上。因為大臣們知道她有這種能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張皇后要是活著,土木堡之變壓根不會發生。

那麼孫太后是否一無是處呢?倒也不是。雖然《明史》中記載,朱祁鎮不是她的親兒子,“妃亦無子,陰取宮人子為己子”,但朱祁鎮始終是她撫養長大的,朱瞻基大約也默認此事。

所以朱祁鎮一脈在位,才是對她最有利的。但在於謙的勸說下,她還是以國事為重,做出了支持朱祁鈺登基的決定。當時朱祁鈺的母親吳賢妃還活著,於是宮中有了兩位皇太后。這無疑分薄了孫太后的權柄。

總之,于謙擁立朱祁鈺,為的是大明江山。七年後他有那樣的結局,天下冤之。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感謝提問。

導語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挑唆下率領大明精銳北征瓦剌,但是由於準備倉促,途中軍糧不繼,軍心不穩。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軍隊包圍,兩軍會戰,明軍全軍覆沒。

明英宗朱祁鎮也成了瓦剌的俘虜,而跟隨朱祁鎮出征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大多都在土木堡陣亡。瓦剌趁機進攻北京,由此爆發了北京保衛戰。

抉擇

對於太后以及後宮嬪妃這一大票朱祁鎮的親人而言,他們希望朱祁鎮還活著;但是對於在京的文武百官而言,朱祁鎮死了要比活著好。

朱祁鎮被俘的消息傳到京城,大明朝廷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朱祁鈺監國,代行皇帝職權。

即便如此,朱祁鎮依然是瓦剌手中的王牌,因為朱祁鎮的身份是皇帝。對於明朝而言,解決這個王牌很簡單,那就是重新立一個皇帝。

擺在于謙以及大明朝廷面前有兩條路,一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二是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

朱見深是第一人選,因為他是朱祁鎮的兒子,按照從古至今的繼承製度,父死子繼,朱見深是最適合的,但是情況不允許。

  1. 朱見深年紀太小了,當時的朱見深雖然是太子,但是隻有三歲,屁大孩子一個。讓一個小孩子管理朝政,很容易形成後宮干政的局面,這是文官們不樂意見到的。
  2. 此時的大明王朝危機重重,一個三歲的孩子登基稱帝顯然是鎮不住場的,更何況三歲的孩子也不識字,當皇帝完全是抓瞎。

除了朱見深之外,最好的選擇就是朱祁鈺了,而朱祁鈺也是此時唯一的可能了。

  1. 朱祁鈺是朱祁鎮的親弟弟,也是朱瞻基的兒子,兄終弟及也是一種繼承方式,而且這樣完全可以保證帝位的傳承還是在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一脈上。
  2. 朱祁鈺是成年人,可以鎮得住場,對此時的大明王朝來說,立朱祁鈺為帝,可以斷絕瓦剌俘虜朱祁鎮之後生出的非分之想。

綜上,朱祁鈺是唯一選擇

在京的親王中,朱祁鈺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血緣關係的親疏,還是地理位置的遠近,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朱祁鈺了。

其他的親王因為分封都在封地,即便是要外地的親王去京城接任,但是本身路途遙遠,而且中間還有公文的時間,等到親王來到京城的時候,瓦剌早就打到京城了。

只有在北京城裡的朱祁鈺是不受影響的,瓦剌入侵打到城下,但是明朝的皇帝該立的還是要立,關起城門自己玩,瓦剌壓根影響不到。


盛夏一抹清涼


這的確是于謙一生最大的失策,也應該是導致他最終被殺的直接原因。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其實朱祁鈺和朱見深為帝都是一樣的。因為當時的主要守成抗敵工作都是由文臣武將來負責,具體的決策有孫太后,皇帝實際上就發揮象徵作用,以安定軍心民心。當然,立朱祁鈺可以讓這種作用發揮到最大程度,皇帝親臨戰場上陣殺敵可以激發出士兵最大的鬥志。這一點自然是當時年僅兩歲的朱見深所不具備的。不過,這種作用是精神論,並非實際論,事實上能起到的作用是半看人為,半看天意。因而,筆者認為立朱見深和朱祁鈺實際上都是一樣的。

于謙的一生實際上浪漫主義色彩十分濃厚,這就致使他不會從很圓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國賴長君是他當時所能想到的最優秀的意見。他固然是著眼於江山社稷,沒有半點私利。可是,朱祁鈺的母親吳氏的出身,綁縛在兩軍陣前的太上皇朱祁鎮,以及朱見深與錢皇后的境遇畢竟都是實際存在的問題。

而且,如果立朱見深的話,皇后錢氏就會成為太后,孫後會成為太皇太后。一旦錢氏成為皇太后,掌握了話語決定權,那麼按照她和朱祁鎮的感情而言,恐怕會不顧一切地營救朱祁鎮。那麼,國家就會陷入很危險的分裂狀態,大明王朝就會同時面臨內憂外患,亡國的危機就會上升很多。所以,于謙等人兩害相權取其輕,擁立了朱祁鈺為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