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席捲全國,隨後,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了。宅在家裡,不外出聚會,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就是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成為這個假期的流行語。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天龍八部》

在家百無聊賴之際,重溫了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由香港無線電視臺拍攝,李添勝執導,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劉錦玲、劉玉翠、張國強、趙學而、何美鈿聯袂主演的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看過之後,對黃日華飾演的蕭峰經歷的生死情仇、愛恨別離、民族大義,最終魂斷雁門關感嘆不已。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天龍八部》蕭峰劇照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蕭峰是契丹人的身份。

大俠蕭峰因為是契丹人的身份,從原本讓江湖人人稱頌的英雄豪傑,滄為江湖人人皆可誅之的“大惡人”,他在追尋真假的過程中,又經歷人生中最慘痛的愛恨別離,最終在民族大義面前捨身取義得以解脫。讓觀眾不僅知道了一個義薄雲天的大俠蕭峰,還知道了“契丹”這個古老的民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走進契丹族的發源地,大遼國的上京臨潢府,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一起來探尋契丹族的秘密。

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的遼上京博物館和契丹大劇院門前的廣場上,有一座漢白玉雕成大型雕塑,這座雕塑跟契丹族的起源有關。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青牛白馬

契丹人關於自己的始祖有這樣的傳說:在北方草原上流淌著兩條河,一條從大興安嶺南端奔騰而下,稱之為潢河(今西拉木倫河);另一條河自醫巫閭山西端而來,名為老哈河。在潢河和老哈河交匯之處,是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場。有一天,一個男子騎著白馬,沿著老哈河而下;一個女子身騎青牛,也沿著潢河而下,他們在兩河交匯處相遇、相知、相愛,結成為了夫妻,並生下了八個兒子,而這八個兒子逐漸就繁衍出了一個龐大的族群,於是就有了最初的契丹八部

據記載,契丹族的起源是來自東胡。早在秦漢之際,匈奴剛剛興起時。匈奴的冒頓(mò dú])單于剛即位時,位於匈奴東部的東胡王,以冒頓單于殺父自立為由,不斷敲詐勒索匈奴。冒頓為麻痺東胡,不顧群臣反對,將千里馬和單于閼氏先後送給了東胡王。冒頓單于趁東胡王輕敵之際,突然向東胡發動進攻,大破東胡,並將東胡王的腦袋砍了下來做成了尿壺。

從此東胡部落聯盟瓦解,東胡各部成為匈奴的種族奴隸。直到唐朝末年的時候,一直處於被統治狀態的契丹才開始崛起。契丹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並於916年正式稱帝,國號:契丹,定都上京(今赤峰市巴林左旗)。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耶律阿保機

926年,耶律阿保機為了向東發展勢力,揮兵東征,滅了渤海國,改渤海國為東丹國,並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東丹王,從而結束了唐末以來東北地區的分裂局面,重新實現了統一。

風華正茂的耶律阿保機在班師回國途中,突染重病,在剛剛被征服的扶余城病逝,這一年,年僅55歲。

耶律阿保機死後,在其遺孀述律平的運作之下,原本皇太子耶律倍失去了繼承王位的機會,耶律阿保機次子耶律德光繼承王位,是為遼太宗。

耶律德光的雄心不亞於父親耶律阿保機,他從即位之初,就時刻準備著,大舉南侵中原。這個時候,後唐皇帝李從珂向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勢單力薄的石敬瑭為了自保,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請求借兵,並承諾,事成之後,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並向契丹稱臣稱子。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幽雲十六州

耶律德光趁機南下,後唐大軍潰敗,石敬瑭自立為王,國號為:晉,史稱後晉,並定都開封;而耶律德光就輕而易舉控制了防禦中原的所有戰略關隘,讓以後的中原皇帝日夜難眠。並直接影響了宋真宗時期,在跟遼國(契丹)交戰時,在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仍然跟遼國簽訂了”

澶淵之盟“。這是因為,即使宋真宗當時將遼軍驅逐到長城以北,也沒有絕對的能力收復幽雲十六州,而遼軍可以隨時揮兵南下。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兩國,和平共處達一百二十多年,直到金國崛起後,宋、金兩國聯盟,遼國不久被滅。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位於巴林左旗的澶淵之盟雕塑

遼國滅亡後,遼國貴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殘部,控制了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一帶,重新立國,史稱:西遼;大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區的契丹人,在遼朝滅亡後則淪為金朝的臣民。金朝女真族統治者在滅遼過程中,先強行遷徙部分契丹人至今東北中部和北部地區,漸漸融入了其他的各個民族,大部分成為了歷史,而少部分則是演化成了現在的達斡爾族和雲南的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