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對於專業書法圈中的文字錯誤,真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各種大大小小的展覽,總能揪出一大堆帶錯字的作品。即使有專門的評委把 關,似乎也沒有起多大的作用,常常“視而不見”。也許有人會說,古人也會有錯啊。古人雖有錯,但情形不同,多半是無心之失,出於筆誤,不會如此低級,而且還屢教不改。從總概率上來說,古人要少得多。今天的錯字,多到令人觸目驚心的程度。也許有人會鳴冤:誰不會犯錯呢?名人也是人,寫幾個錯字有什麼關係?要知道,名家、名人不是普通人,要以身作則,況且,大多屬於基本常識,說不過去。


除了上期《墨緣》提及的錯字四種來源之外,專業圈還有兩類要強調一下:一是字帖、工具書出錯。字帖就錯在封面上,卻視而不見,堂而 皇之地發行,造成謬種流傳。有的工具書甚至出自老字號的出版社,有的屬於常識性錯誤,不忍卒讀,說得上“一失足而成千古恨”;二是以訛傳訛,為名家諱,打圓場並編出一堆說辭,其實都大可不必。錯了就是錯了,要勇於承認,必須改正。

書法家天天和漢字打交道,正確書寫文字是必須要過的第一關,口頭上都在強調,錯誤卻接二連三。說來說去,屬於基本問題、基礎問題、 老生常談的問題,卻也成了尾大不掉的問題。其中,篆書和草書是“重災區”,不懂篆法,勉為其難,草書多一筆或少一筆,就會出現張冠李戴。

要想最大程度上杜絕錯別字,必須從四方面努力:一是學問、修養,靠的是天長日久的積累,要有耐心和決心,不用多說。最怕的就是,原 本是尋找錯別字,結果是糾錯反錯。二是膽識,特別是糾正名人和古人的錯別字,需要膽識,啟功老爺子值得推許,展現了個人綜合實力。 三是細心。膽大必須和心細結合起來。在作品亮相之前,仔細地、反覆地,多看幾次,就不會出錯,許多人常常沉浸在“一揮而就”的自豪 感中,其餘皆忽略不計,粗心大意,往往就會生成錯別字。四是檢閱,讓檢閱成為一種習慣,自己多看幾遍,有條件也可以請高人再把把關,有這樣的習慣,想錯都難。

歸結到一句話,和漢字打交道,時刻要敬惜字紙,有敬畏之心,錯誤的幾率會大大降低。遠離錯字、杜絕錯字,維護漢字的純潔性,人人都 有這份責任。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唐 歐陽詢《皇甫誕碑》(局部)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啟功臨歐陽詢《皇甫誕碑》

款文:“碑文‘泰’為‘秦’之誤,啟功臨並識”。

▍《墨緣》點評:大神級的臨摹者!

啟功先生曾節臨歐陽詢《皇甫誕碑》的一段:“(然)幷州地處參墟,城臨晉水,作固同於西蜀,設險類於東泰,實山河之要衝,信蕃服之襟帶。授(公)幷州總管府司馬。”款文為:“碑文‘泰’為‘秦’之誤,啟功臨並識”。

這頁臨書中,啟功指出了歐陽詢在當年抄寫《皇甫誕碑》時,誤將“秦”寫作了“泰”,體現了啟功先生的博學及讀帖、臨帖的深入而認真的精神。

據史料記載,戰國時秦昭王曾稱西帝,齊閔王曾稱東帝,兩國皆以其富強而東西並立,後因稱齊國或齊地為“東秦”,當然不會是什麼“東泰”。“秦”與“泰”字形相近,歐公抄寫時,或許是原稿潦草難於辨識,也可能一時走神,誤“秦”為“泰”。因此勒石立碑,一誤千年。其間,不知有多少習字者臨摹過該碑,而始終無人發現這個明顯的錯誤。最終在“文革”後被一位中學學歷的教書匠慧眼識疵,指出了歐公的千年之誤!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墨緣》點評:先識字,再篆刻?

如今的簡體字“鬥”,有兩個讀音:dòu和dǒu。

當“鬥”字讀dòu時,有繁體“鬬”或“鬥”。《說文解字》釋其義為“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現代漢語的解釋有:一、對打:如鬥毆、戰鬥;二、比賽勝負,爭勝:如鬥力、鬥智;三、使動物間互爭高下:如鬥牛、鬥蟋蟀;四、拼合,對準,湊近:如鬥眼。

當“鬥”字讀dǒu時,沒有繁體。《說文解字》釋曰:“十升也。”十升為一斗,說明此“鬥”本是一個計量單位。另外,“鬥dǒu”字還有量食器如米鬥、盛酒器如酒鬥、星宿名如南鬥、類鬥物如斗笠之意,並有喻小物之大如斗膽、喻大物之小如斗室等意思。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波濤擺平”,“擺”字錯,純粹杜撰。“擺”字篆書作“捭”。鄧散木“捭闔”篆書曾用。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捭 《古文字類編》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如夢幻泡影”,“幻”字不準確,所謂反“予”為“幻”;“影”篆書為“景”,《說文解字》解釋:“光也。從日京聲”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幻” 漢 《說文解字》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予” 反“予”為“幻” 清 鄧石如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平瀾蕩柔艫”,“蕩”字錯。《說文解字》對“蕩”字解釋:水出河內蕩陰,東入黃澤。蕩為湯之古音,後人為簡省,去草字頭改為湯。“蕩”原為名詞,後轉為動詞。作為動詞的“蕩”在篆書中應為“潒”。《說文解字》中解釋:“水潒瀁也,從水象聲,讀若蕩,徒朗切”。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蕩”的篆書 “潒” 《說文解字》

▍《墨緣》點評:篆法當慎!多一點少一彎就可能出錯。名家不明,或損了名頭!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故人西辭黃鶴樓”錯寫成了“故人西辭黃鸝樓”。

▍《墨緣》點評:仙物成俗物,魯魚亥豕!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孤帆一片日邊來”寫成了“一片孤帆日邊來”。

▍《墨緣》點評:改唐詩的又來了!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毛澤東詞《沁園春·雪》。其中,“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試”字錯成了“誓”;“惜”錯成“昔”;“採”錯為“彩”;“裹”錯為“裡”。

▍《墨緣》點評:這可是一首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詞!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只見”錯成“兄見”

▍《墨緣》點評:“哥哥”其實沒見!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盡”錯成“進”

▍《墨緣》點評:看來是喝高了。勸人進酒杯?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款字“無”錯成“天”

▍《墨緣》點評:無法無“天”!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道法自然”,“然”寫成“愁”

▍《墨緣》點評:看了然後非常發愁!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鑑真精神”,“鑑”字寫成“監”

▍《墨緣》點評:經鑑定,您是真不知道“鑑真大和尚”!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篆書存在“一字多形”的情況,這裡用“氣”,不能用“氣”,“氣”為古字,《說文解字》言:“雲氣也,象形。凡氣之屬皆從氣”。“氣(讀xì),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用“朢”,不能用“望”,朢:觀望,是眼睛的活動。望:願望,是內心的活動。

▍《墨緣》點評:李代桃僵、偷樑換柱!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下聯“幻出大千雲”的“幻”字,錯寫成了絞絲旁。

▍《墨緣》點評:還真魔幻!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踞”錯成“據”

▍《墨緣》點評:老虎還要收據?

真大神也!啟功臨摹歐陽詢《皇甫誕碑》,順帶還給歐公糾了一錯

▍“杯”錯成“環”

▍《墨緣》點評:知錯未改!


監製:吳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