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現在古墓的 “守墓人”還存在嗎?

薇薇cherry


蚩尤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中國文化起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蚩尤當年率領部族,發展農耕冶鐵,理教化,從此掀開了中華文明的新的一頁。當年同一時代的炎帝和黃帝,聯合起來攻打蚩尤,蚩尤節節敗退,最後被斬殺身首異處。而這座墓就是埋葬蚩尤的地方,之後部族為了紀念他,就由這家人時代來守護這座古墓。而這座古墓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已經看不出輪廓。在旁邊只有一座無字碑,上面有清晰的長龍在上面盤臥,看上去很有年代感。

這家守墓人長者叫周德瑞,從祖輩接到守墓的責任以後,就一直在這裡守墓,今年已經61個年頭了。不過自己的兒子在很久以前就已經過世,這份責任在不久的將來,交給女婿來打理。讓這份責任在女婿手裡繼續延承下去,不至於中斷。村裡從專家的口中得知,這座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後,2010年重新在這裡立了一塊新碑,表示紀念。


渭櫻坊珠寶1


你可問著了。我追根究底就是守墓人的後代。我是太原市晉源區“王家墳”村人。聽村名大家應該能看出來。這個村名就是給“王”家看墳的人給起的。我們這兒以前本來沒村莊。但自從給人看墳慢慢的從外地逃荒的避難的越聚越多就形成了村莊。墓的主人就是明朝重臣“王瓊”曾任吏部尚書。王瓊文才出眾,秉性耿直,忠君報國、是個大大的忠臣。他74歲時病逝。因為他是個忠臣他待手下人挺好,他的家將,府裡的僕人都不願走,都願為他守墓看墳,王瓊的墓就埋在西山腳下左面是蒙山、右邊是太山。我們的祖先看墓時才幾家發展到現在有,秦、王、朱、李、郭、殷、六大姓。雖然社會發展到現在,我們做為守墓人、卻沒能保護好王瓊墓,在文革中慘遭破壞。我那時還小聽大人說墓前有香殿、香殿前有石牌樓、石牌樓前有石人、石馬、石柱,可宏偉呢!可惜都毀了,我記事時只見到大隊養牛的牛廄都是用石柱、石碑蓋的,還有人家蓋房時的地基下有石條,石碑,看了真讓人心痛,那個香殿後的大墓我在村裡上小學時常和小夥伴在哪裡玩,可時間不長也讓給平了,聽大人們說裡面只發現一條玉帶。真正的墓主人沒發現。八十年代末王氏後代從新加坡、臺灣、美國回來尋根問祖,那時我們屬於南郊區,區裡成立王氏協會,把我們村八、九十歲的老人招集到一起想恢復重建,但發現己經破壞的沒有意義,無奈人家撤了。唉!真是我們的不幸,要不我們早開發的不知多好,自從挖了墳,我們村一年不如一年。


手機用戶82381258306


之前看了一個訪談節目,是採訪餘家第17代守墓人餘幼芝,她現在已經八十多歲了,老人家擔心的是下一代守墓人的問題,而且她更在乎的是這種忠義精神的傳承。所以我特別希望政府能夠把墓地管理權利交給餘家人,這樣遊客帶來的收入可以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和掃墓費用。更重要的是,中華大地上如此珍貴的精神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所以,還是有的,但是現在可能不是傳統的工作了,還夾雜了很多豐富的感情和情感。瞭解更多,請關注頭條號:“昌總陽光下逃難”


昌總陽光下逃難


兩個字‘存在’


我是耿宇權


我們那邊現在沒有


野馬不去草原


現在依然存在。那是傳統文化的一種。也是對玄學的尊重。


青胤圖匠


還是有的,如四川那個虞丞相墓,不是一直有守墓人嗎守了800多年了上新聞了。還有其他廣西那邊也有。


巽釋陵


肯定在呀。 比如秦陵。乾陵。這些帝王陵墓附近的守陵人經過時代變遷都發展成村了。有的還以陵墓命名村名。


樂24785612


還存在,古墓守墓人一方面是對古人的祭奠;另一方面守護國家的地下文物和文化,防止被不法分子破壞。保護好地下文物和文化,我們義不容辭。


平涼博物館


現在的古墓已經沒有守墓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