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浅谈《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都活成了阿米尔

文/裴琴 图/网络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谢谢你的支持!

浅谈《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都活成了阿米尔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书本封面上一个小男孩追着风筝在奔跑,还有那句为千万读者所熟知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两个主人翁,哈桑和阿米尔,一个勇敢、忠诚,一个胆小、懦弱。

哈桑和阿米尔的故事让我禁不住去思索,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物质财富,还是社会地位?我想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可以开心的做自己,问心无愧于其他任何人。


浅谈《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都活成了阿米尔

追风筝的人——封面画


01 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一不小心都活成了阿米尔

哈桑只是阿米尔家一个仆人的儿子,他没有殷实的家庭环境,并且从小失去母爱,但几乎每一个读者都曾称赞哈桑,因为他正直善良,因为他无所畏惧,因为他对阿米尔无条件的忠诚。

哈桑为了帮助阿米尔拿回那只蓝风筝,他宁愿被阿赛夫侮辱也要做到。即便知道阿米尔诬陷自己,他仍然不吭声选择忍受屈辱而离开,最终他也因为保卫阿米尔家的房子而失去了生命。

可以说哈桑的一生,都在为阿米尔而活。就像他们刚出生的时候一样,哈桑第一声喊出的不是爸爸阿里而是阿米尔,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哈桑的命运。

阿米尔则不同,他拥有殷实的家庭环境,有宠爱他的爸爸,还有好友拉辛汗,在每次闯祸的时候都有哈桑为他受罚,可以说他的生活是无欲无求的,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正因为如此,哈桑融合了所有人性的光辉,成为了真善美的化身,阿尔米尔却是如此的胆小懦弱和自私。虽然最终阿米尔找回了自我救赎的路,却依然难逃一些读者的谴责和谩骂。

也许,大多数人总是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却又很难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如果你是哈桑,你会选择如此维护阿米尔吗?如果你是阿米尔,你是否会比他做得好呢?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哈桑那样的人,可以坚持做认为对的事情,可以永远维护真善美的形象,但现实却是我们都活成了阿米尔,不论你是何种身份,怎样的地位,我们都曾有内心不敢面对的过往,即便我们可以用一层坚硬的躯壳把内心深处的卑微和懦弱藏得严严实实,却难逃有一天,会面对良心的谴责,也许我们以为瞒过了所有人,唯独做不到欺瞒自己。

就像阿米尔,他明明知道哈桑为了帮他捡那只蓝风筝遭受到了阿塞夫的侮辱,但他并没有因此觉得自责,相反,还为哈桑的行为感到不耻。甚至因此改变了对哈桑的态度,几次三番想要赶他走。

就像阿米尔的父亲,他虽然事业成功,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阿米尔对他更是敬若神明,但他却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知道,他每次见到哈桑的时候,是否会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收纳秘密的基地,我们不想为人所知,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害怕踏进这个地方。

但终究有一天,我们是需要面对的,即便这些秘密被隐藏的很好,即便我们不会因此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它却仍在会夜深人静的时候,找到你。

所以说,善良是美德,善良更是成为好人的路。


浅谈《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都活成了阿米尔

风筝


02 善良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只要愿意它会永远为你敞开

有的人会因为做了一些昧良心的事而惴惴不安,而有的人却选择给自己找理由。他不会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相反,他存在着侥幸心理,以为根本无关紧要。

如果作者仅仅是告诉我们,这类人是我们所要追求的,阿米尔才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一类人。那这部作品的意义,就没有那么深远了。

哈桑代表着纯粹的善良,阿米尔属于最普通的大多数人,阿赛夫则代表着纯粹的邪恶。

阿米尔本质不坏,但夹杂着人性里的自私,虚荣和懦弱。阿塞夫欺凌弱小,对小小的哈桑更是不屑。但阿米尔和阿塞夫对哈桑所犯下的罪过和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阿塞夫,不仅侮辱了哈桑,还在多年后以同样的方式侮辱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但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一丝愧疚和一丝可耻,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彻底的邪恶之人,他不会想到救赎自己的灵魂也根本不配得到灵魂的救赎。

阿米尔则不一样,他对哈桑的态度改变源于阿塞夫对哈桑的侮辱,他觉得,哈桑所受到的侮辱,就像他自己所受到的一样,他憎恨阿塞夫更为哈桑的无力反抗而感到可耻和悲哀。

但即便已经离开喀布尔26年了,阿米尔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个冬天,那条小巷,那只蓝风筝,更忘不了哈桑,忘不了他对哈桑所做的一切。那个追风筝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冲进他的脑海,似乎在提醒他所犯下的罪恶。

这里便看到了阿塞夫和阿米尔的不同,阿塞夫从不觉得自己犯下罪过所以从来没有过自责。阿米尔却时常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过而自责,他甚至想弥补哈桑,找回那条通往好人的路。


浅谈《追风筝的人》:我们都想成为哈桑,却都活成了阿米尔

为你,千千万万遍


03 我们选择善良,其实就是救赎自己

有良心的人,会为自己所犯下的罪过而自责,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补救,而那些没有是非道德观念的人,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去反思,即便是给别人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他也觉得问心无愧。

这便是两种不同的人,一种正义,一种邪恶,

正义永远压倒邪恶,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很多人都曾一边愧疚一边逃避,他们不是不想成为好人,他们只是缺少通往救赎的道路。

阿米尔,拥有这条路,并且选择重新走过。

但这条通往好人的路,需要一座桥梁,很多人都可以去做,只是缺少迈出第1步的勇气,阿米尔的勇气源自拉辛汗。

拉辛汗一直是最了解阿米尔的人,甚至超过了阿米尔的父亲。当他在巴基斯坦拨通阿米尔的电话的时候,阿米尔就意识到,过往的事终究要被重新提起,但拉辛汗并没有直接了当的拆穿阿米尔的所作所为,他只是说:“来吧,这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哈桑为了保住阿米尔家的房子牺牲了,留下他的儿子索拉博无人照顾。

当拉辛汗请求阿米尔回到喀布尔,救出索拉博。阿米尔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实在不敢面对过去的岁月不敢面对有关于哈桑的一切事情。

他原本大可不必再去理会曾经的岁月,即便是对哈桑有所愧疚,但那也是很久的事了。但当他知道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知道哈桑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房子而牺牲,他决定克服内心的懦弱和恐惧,挺身而出。

因为此刻,他所救赎的不再只是自己的罪过,还有父亲的。

最终结局是阿米尔终于顺利将索拉博带回美国抚养。当他对索拉博喊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时候,时光就像回到了从前,就像哈桑,曾经对阿米尔所做的那样。

阿米尔终于救赎了自己,让自己重新走上好人的路。

追风筝的人,追赶的并不只是风筝,那个风筝象征着自由,也象征着我们不为人知的过往,即便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我们手中的线仍然牢牢的牵着它。

就像这本书的翻译者李继宏所说的,“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