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們最喜歡哪些電影,或者影視作品?

影視風雲檔案


一丶《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瀕臨破產,老婆出走的推銷員,經過他的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了投資家,然而這部電影給我們體會深入身心很現實,影片的幾個鏡頭不僅聯想到現實生活事情,潸然淚下!



二丶《泰坦尼克號》這部影片最吸引人的地方應該是傑克和蘿絲的悽美愛情!


三丶《寄生蟲》這部影片今年獲得的了奧斯卡獎,影片中反應了貧富差距,揭露底層社會的絕望和無奈,次播後韓國政府改善了底層社會的住宿問題!


丶流小浪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時我才十三歲,那時候還太年輕,還不懂什麼叫“三姐妹”,還不理解什麼叫“體制化”,更不明白老布在離開監獄後為什麼要自殺。那時候的安迪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個英雄,更準確的說是一個“悲劇英雄”,因為他在蒙受十九年不白之冤後,終於越獄了。

時隔好幾年再次看這部史詩般的鉅作後,我開始漸漸明白體制化對人性的改變,體會到老布最後自殺的迫不得已和無奈。當瑞德說著“希望是一個危險的東西”時,我的心不禁跟著也顫抖了一下,那種絕望與無奈讓我對當時的自己有著一種莫名的憐憫和悲哀。

那時候的《肖申克的救贖》於我來說就是黑夜中前進的一盞明燈,安迪是我為自己打雞血的偶像,他是希望、信念、執著的象徵,我一直用“希望是個好東西”來鼓勵著自己,不要輕易說放棄,要像安迪一樣永不放棄。

當時,從自身的成長角度看,這部電影給我提供了助力,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最近我再一次重溫這部經典電影,不再有亢奮抑或是悲傷的體驗,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在肖申克這座監獄裡,一個銀行副總裁的安迪,一個蒙受不白之冤十九年的安迪,一個最終變成太平洋小島上船主的安迪,這一段人生旅程,是他的救贖之路,那麼,他到底救贖了什麼?

對於肖申克監獄的獄友來說,對於安迪的好友瑞德來說,包括被槍殺的湯米,安迪的所有行為,讓他們體會到在厚重石牆外的一絲絲自由。可以在屋頂上喝著啤酒幹著活,可以在廣場上聽到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可以在圖書館聽漢克威廉姆斯的經典唱片,可以在“老師”的教導下進行識字考試,這些時刻都讓他們重溫著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自由身份。

對於肖申克監獄來說,因為有了安迪,“三姐妹”被以惡制惡了,監獄裡有了音樂和圖書館,典獄長等人的醜惡臉面被揭下,監獄裡變得乾淨了一些。

我起初覺得,這是肖申克的救贖,在監獄裡,安迪完成了對其他人,對監獄的救贖。

但轉念一想,這樣的救贖也太過表面,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但人的內心深處呢?真的也變化了嗎?除此之外,對於安迪他自身而言,救贖又在哪裡呢?

還記得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湯米被殺,安迪被關禁閉兩個月後,在石牆邊跟瑞德的對話中,提及了自己對妻子的愛和悔意,他說:

“老婆說她很難了解我,我像一本合起來的書,她整天這樣抱怨。她很漂亮,該死,我是多麼愛她啊。我只是不擅表達。對,是我殺了她,槍不是我開的,但我害她離我遠去,是我的脾氣害死了她。”

瑞德安慰說“你不是殺人犯,你或許不是個好丈夫而已”,安迪接著說,“沒錯,是別人乾的,卻由我受罰,大概是我命薄。誰都可能遇到黴運,剛好輪到我,我被捲入龍捲風,只是沒想到颳了這麼久。我告訴你我要去哪裡,芝華塔尼歐,在墨西哥,太平洋邊的小地方,那是沒有回憶的海洋,我要在那裡度過餘生。在海邊,開一個小旅館,買條破船,整修一新,載客出海。人反正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

這個段落,過去我看過很多遍,一直覺得這是安迪決定越獄前的某種儀式,他交代了很多事情,跟老友告別,他覺得19年的贖罪足夠了,決定要親自改變命運。

但是現在,我不這麼看了,我覺得那一番對話,代表著安迪對自己的救贖。他的救贖不是生命形式的改變,也不是生存環境的改變,而是靈魂層面真正意義上的自我重新認知。

在肖申克監獄的19年時間裡,安迪的執念有兩個,一是自己是無罪的,二是生活必須是有希望的。倘若湯米不被槍殺,而是幫助安迪翻盤,無罪釋放的安迪回到社會,他是不是會重新拾起過去的身份。

然而,湯米被殺,安迪在瑞德面前的那一長段的自白,是他對自己過往生活的重新理解,他推翻了自己過去的形象,直面自己和妻子之間的問題,接受在這件兇殺案裡,他所承擔的那部分責任。

在自身遭受了巨大磨難的前提下,他看到的是自己的責任,沒有推卸給任何人,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反思。我是感覺,從這一刻開始,安迪救贖了自己靈魂,找到了他自己。

這個時候,我跟自己說,安迪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勵志英雄,不應該僅僅是眾多獄友的救贖者,他是肖申克監獄中,一個真正自己救贖了自己靈魂的人,一個讓內心那麼多強烈衝突最終得到和解,讓生命歸於平靜的人。

這是他完全不同於其他人的地方,也是“救贖”真正體現的地方。

人不是一定要接受命運的安排,也不是一定要反抗命運的安排,而是在命運發生的當下,看清楚自己的本色,明白自己為什麼處在命運這個關口下。唯有把自己看明白了,才會在“命運”的面前,做出屬於自己的最合適的選擇。

其實人生的結局,哪有好壞對錯,當一個船伕,或者當一個銀行家,都不過是命運呈現的不同模式罷了。真正重要的應該是,成為船伕或者銀行家,是自己心甘情願下的選擇。

人生也沒有實現不了的美好之說,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自己關於美好的獨特定義,真的順應內心做了選擇,終究會達到那個終點。

可惜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用別人對於美好的定義,來設定自己的人生。那些時刻伴隨自己的內心衝突,無不在提醒著我們“當下的選擇是有問題的”,我們一邊抗拒去面對這個衝突,用各種方式來試圖合理化“內心衝突感”,另一邊用意志力的方式強迫自己帶著衝突繼續往前走。

親愛的朋友,你是這樣嗎?


逝憶先生


最近入坑一部三觀炸裂腦洞大開的日劇,女主真由有個愛和她搶東西的閨蜜百合,百合說:“你的項鍊好漂亮,給我吧!你的耳環好漂亮給我吧!你的娃娃好可愛,給我吧!……”,最後竟發展到你的爸爸真慈祥,我要和他搞曖昧;你的男友好帥氣溫柔,我懷了他的孩子……,劇情已經狗血到一塌糊塗,三觀炸裂了,不要焦急,更勁爆的來了,女主真由雖然幾乎身邊的東西和人都被閨蜜百合搶走了,但是女主依然和百合是好閨蜜,兩人除了相處融洽外,女主還盡心盡力幫閨蜜帶兒子培養成人,多年之後,原來女主在醞釀這一出“你搶我男友,我睡了兒子的復仇計劃”最後在閨蜜兒子二十歲的時候居然實現了,成功和閨蜜的兒子直己睡了,同時閨蜜百合的兒子竟然真心愛上可以做自己媽媽的女主了,在這假意的假象和真意的愛情面前,女主有些不知所措了,跨越年齡巨大鴻溝的姐弟戀,女主親手養大的小狼狗,看得居然很上頭。

這部劇是最近特地找出來又刷了一遍的強推劇之一,想當年剛出大火的時候各種找資源已經刷了一遍的,本次二刷依然被這腦洞大開的劇情顛覆三觀,但是也有了另外一些思考,最後希望所有人在愛情面前都可以勇敢,可以跨越年齡的阻力。







八元追劇少女


最近看了部美劇——良醫。講的大概是一個患有自閉症的醫生肖恩在醫院實習中不斷成長的美劇。令我喜歡的不僅僅是每集醫生們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瞭解病人,分析病情,彼此間的鼓勵的等等,還有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解決的態度和成長,更加認識自己的過程。看著醫生們每次在遇到問題時,都會認真的分析手術的可操作性,實施性,以及不斷的剖析自己,弄明白自己真正的想法和感情,然後是面對、承認、解決。每次看完醫生更進一步的認識自己,跟隨自己的內心邁向前方,無論是解決問題或勇敢的走向那個對的人。我想的確是這樣子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疫情期間,好多報道一線醫務者,心中不由而然升起敬佩之情。人從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總是在不斷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在我的身邊,我發現大部分人總是在不經意的沿襲著一些陳舊的,根深蒂固的想法,可能包含來自父母、朋友、生活環境等等的因素,對一些事情總是保持一種偏見,偶爾我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回頭仔細想想原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有時當我們面對新鮮事物的時候,我們下意識的不是想自己解決,而是運用從父母身上,身邊人的經驗慣性的套用。如果真的去深究的話,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原因,甚至都不知道最後的結果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劇中每個人都會很明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其實常常有許多人不瞭解有自閉症的人,或許是自己不敢太相信任何人,或許是太害怕受傷害,在與別人的相處中堆砌了高高的壁壘,也害怕他們可憐的眼光,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懦弱,也或許是世態如常。希望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都能認識我們自己,勇敢的表達自己,做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燕子說影視


《美國工廠》- 記錄片電影 強烈推薦!!!【導演:美國前總統 奧巴馬】

最牛逼的紀錄片電影,沒有之一。

這是奧巴馬在作為總統時未曾實現的美國夢的一個延續,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國辦廠,並僱傭大量美國人生產經營的故事。觀影過程中,我多次大笑,電影把中美文化的巨大不同,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人很勤奮,經常加班,很少有假回老家。中國人很重視集體,很好管,軍事化的早會,集體唱企業歌曲等。中國人很忍耐,糟糕的工作環境,工作規則逆來順受。相反美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懶懶散散,效率低下,不願加班。他們重視個體,不願被管,開個早會,敷衍應付。他們重視環境和健康,說一箇中國人往外面倒了一瓶油漆,會影響他們的飲用水。他們重視工作環境,要安全,要舒服。他們動不動就搞號稱要讓工會進入工廠,跟公司談條件。

不過最後這家美國工廠還是執行了中國的管理模式,投票過程中,工會失敗。管理層用了三招。1.分化瓦解,獎勵聽話的人;2. 逐步淘汰不老實的,3. 花100萬美元請人跟工會對著幹。中國的管理模式勝利了,這個也跟美國經濟現狀有很大關係,就像最後那個擦玻璃的美國工人說的,美國年輕人怕了,他們怕沒有工作,他們怕沒有收入了,中國的管理模式給美國人上了一課,中國威武。

中美文化確實有很大差異,但是基本的人性,趨利避害還是一樣的。我們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也要敢於去挑戰問題,去辦成事。影片最後人工智能的出現,會代替很多工人。這個也促使我們要優秀起來了。

強烈推薦!!!

強烈推薦!!!


Liu鮮森


最近因為一個視頻入坑了《浪漫的體質》,喪喪的畫風,淡淡的生活,卻吸引了二十多歲正在迷茫的我。

看名字和簡介,說實話都沒有很吸引我——以單身電視劇作家林真珠(千玗嬉飾)、失去愛人的紀錄片導演李恩靜(全汝彬飾)和單親電視劇製作公司組長黃寒珠(韓芝恩飾),這3名三十多歲的女性朋友們之間發生的工作和戀愛方面瑣碎的日常故事 。一如韓劇的老特色,前兩集讓我無聊的看不下去,可是很奇怪,不知道是什麼吸引著我又哭又笑的看完了16集。30歲,距離我又近又遙遠,這部劇讓我提前感受到了30歲的人生也有著平凡的樂趣,有幾個知心的朋友,一個刻薄卻又能讓你理解的老闆,一些曾經有過摩擦而疏遠,卻又能談開後微笑著面對面吃飯的舊識……30歲,讓很多幼稚變得成熟,卻又讓更多成熟變得幼稚,我們沒有長大,只是通過身邊經過的各色各樣的人,經歷的各種各樣的事,讓我們更願意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過往的一切,反倒多了更多的理解。30歲,是一個尷尬的年紀,也是一個可以重新開始最好的年紀。

《浪漫的體質》是一部敗在劇名的電視劇,但少了關注度也不妨礙它的高評分,喪喪的畫風,卻又不乏治癒感,在這個特殊的寒冷時節給人一股暖意,演員不都是熟面孔,但是演技很自然,劇情平淡卻又不平凡,代入感也很強,每一集的臺詞都值得暫停截屏,不狗血,不雞湯,沒有壞角色,沒有爛大街的俗套橋段,卻能讓人不自覺的又哭又笑,打算30歲重溫一遍,希望能給我不一樣的驚喜。





願世界沒有爛片兒


你好,為你推薦全球十大災難片,場面震撼部部經典,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電影。

第十位:海嘯奇蹟

影片講述瑪麗亞和亨利帶著3個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節。聖誕夜的狂歡結束後,一家人遇上了本世紀最可怕的大海嘯。一陣大浪將一家人衝散,瑪麗亞悲痛欲絕之際竟發現一線生機,最終她一家人團聚的故事。

第九位:天崩地裂

這部講述火山爆發,男主角奮力拯救妻子但仍然痛失所愛,大災難來臨男主角告知民眾但大家不為所動,無外乎是災難真的來了主角開始力挽狂瀾……


第八位:全球風暴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未來的全球性氣象災難。科學家傑克·羅森與麥克斯·羅森兩兄弟,分別在太空和地面接受重重挑戰,踏上步步驚心的救世之路 。


第七位:完美風暴

影片聚焦於1991年一次史無前例的海上巨大風暴,被稱為“完美風暴”,講述船員與風暴抗爭的故事。詹姆斯-霍納為本片創作的背景音樂令人印象深刻。

第六位:天地大沖撞

影片講述了一顆彗星將要撞擊地球,災難無法避免時,為了能夠使人類生存下去,政府不得不實行了最後的“方舟”計劃。

第五位: 末日崩塌

影片講述了由於聖安地列斯斷層,加利福尼亞地區發生了9次大規模的地震, 大地震從洛杉磯一直延伸至舊金山。雷·蓋恩斯是消防部空軍中隊的一名飛行員,他必須駕駛飛機往返於洛杉磯和舊金山,努力尋找並營救自己的女兒 。


第四位:龍捲風

影片《龍捲風》由《生死時速》導演間-德-邦特指導,可以說是開了“自然災難片”先河,也是國內引進的第一部好萊塢災難大片,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位:後天

影片講述的是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陷入第二次冰川時代的故事。可以說,這是羅蘭-艾默裡奇第一次告訴我們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後天》利用頂級好萊塢特效,將龍捲風和洪水等場面逼真呈現,甚至成為一個災難片的“視覺標杆”,直到《2012》的上映。


第二位:絕世天劫

這是邁克爾-貝在《變形金剛》前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由布魯斯-威利斯主演。影片雜糅了多種賣座元素,如喜劇、明星、愛情、英雄主義等,配以邁克爾-貝獨特的畫面、剪輯,獻給觀眾異常豐富的視覺大餐。劇情雖略顯俗套,但還是能讓人感動不已。

第一位 :2012

瑪雅的預言、中國的《推背圖》、科學家的假說都將世界末日指向2012年。觀眾感受的不僅是視覺效果而且還有尚未來臨的恐懼,據說本片在國內上映時就嚇哭了孩子。這是一次視覺洗禮,更是一次靈魂體驗。


精分電影


1、《末生》

一部不會讓你大哭,但會讓你一直想哭的劇。如果說沒營養但外表光鮮的劇是洋快餐的話,未生就是一碗好湯,慢慢喝慢慢品,美味和營養都在看完的時候吸收到了身體裡,讓你在今後時常想起那番滋味。

2、《我的大叔》

IU飾演女主有點慘,IU這個人設太超現實了啊!不知道為什麼一個這麼底層被生活擠壓的女生竟然能玩弄上司於股掌之中。別的線目前展開的還不夠充分,並不怎麼打動人。

3、《機智的監獄生活》

每一個角色都這麼豐滿又立得住。劇情細膩,演員演技在線,大冬天拍六月炎夏,吐著白色的霧氣假裝自己很熱。

在我們追人家服裝道化佈景的時候,人家已經在深入探討人性的至惡至善與灰色地帶了。PS:鄭京浩真的真的是成了戲精了,頭髮絲都在演技助攻,跟誰搭CP都這麼有感覺真的太蘇了!

4、《請回答1988》

請回答系列一直是我心中的神作,1988更是三部中的最愛!生活化的情節中情緒始終飽滿,每集都跟著又哭又笑,實在很難不羨慕吵吵鬧鬧又相親相愛的他們,也發現人與人之間,比一直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好好相待。


小甜甜的追劇日常


很榮幸收到今日頭條的問題邀請,我最喜歡看是經典且具有深意的科幻電影!整理了非常有代表性的幾部,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對我個人而言,經典且有深意的科幻影片如下:

一. 機器管家

如果你接觸的科幻電影比較少,這部劇或許是一部不錯的啟蒙科幻電影。機器人三大法則便出自本片。整片沒有陰謀詭計,也沒有末日大戰。但是完美詮釋了什麼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本片講述了一個普通家用機器人,通過接觸人類社會,不斷的模仿並尋找自我。為了得到人類社會的認可,最終將體內注入血液,並設定了生命界限。陪著心愛的姑娘終老。

作為科幻片,它並沒有太多描述科技的情節。更多的是在表述時間、生命對於我們的意義。如果有一天,當機器人擁有了人類的身體、意識、情感和生命,你是否接受他是一個正常人?

你能哭,我卻不能,這實在太殘酷了!

二. 黑客帝國系列

這是一部無論何時看起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的電影。最開始看時,就會被他的高超的特效和美輪美奐的打鬥場面,搞得熱血沸騰。但是最後,你也許會感觸到它想發達出的文化和對於哲學的思考。

本片講述了人工智能矩陣擁有了高度智慧後,將人類奴役在虛擬空間內,並以人類作為生物能量,而人類卻不自知。開始覺醒的人類在地下組建了現實世界“錫安”來反抗人工智能的奴役。

機器的產生本為服務人類,但是人類卻賦予了機器以智能。當機器的智慧‘AI’超越了全體人類智力的總和後,‘AI’最終會不會甘心於人類的統治,人類是否又能降服人工智能?

我試圖解放你的思想,但只是引導你找到那扇門,而穿越那道門需要你自己。

三.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開了一扇窗,註定會寫入中國科幻電影史。

“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它的內容與好萊塢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英雄主義,人類的歷史不是由某一個英雄或團隊推動的,而是由全民參與的。它象徵著我們的中華民族,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獨特文化,擁有著獨有核心價值觀。我覺得這種價值體系並不輸好萊塢的英雄主義。這時耳邊彷彿響起了: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

。。。”

請給中國電影一個機會!

無論最終結果 將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四. 盜夢空間

諾蘭大導演,乃是電影界的魔術師。也正因為如此,每次觀看都會讓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得不讓我佩服他的腦洞大開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想要理解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不看個十遍八遍是沒有用的。大家還是自己觀影感受吧!

影片講述了一位造夢行業裡經驗豐富的竊賊,能夠製造夢境並潛入別人的夢境中。可以竊取潛意識中的秘密,還可以通過夢境改變他人潛意識。這一技能使他不斷的製造夢境而又陷入夢境,最終迷陷在這場夢境的遊戲中,無法自拔。。

影片最後留下了無限的不確定性供觀眾猜測。讓觀完影的你不得不反問自己“我們所處的環境真的是現實嗎?”

這是我們自己創造的世界,卻分不清真假了

五. 蝴蝶效應系列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影片將此理論發揮的淋漓盡致,講述了一個有關宿命的故事,我們都幻想過過回到過去,都想重新開始做個更好的自己,然而宿命橫亙在前,不管怎樣做,都會陷入無止無盡的輪迴之中。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就是萬千可能性中最好的選擇。

一些微如蝴蝶振翅的小事,能引起橫掃大半個地球的風暴

六.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如果有一天,你的一個朋友突然說,他活了一萬四千多歲,而且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生活超過10年。曾經是山頂洞人,追隨過釋迦摩尼,做過部落頭領,甚至可能就是耶穌的原型!你作何感想?我猜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這人傻X吧!

對,這就是這部影片的主線內容。但影片最牛的地方就是,經過你無限的譏笑、質疑、論證之後,讓你一步一步的相信,這就是事實。。。

雖然我活了14000多年,但這並不代表我是個天才,我有的只是時間。

七. 超體

瞭解量子力學的應該知道,量子力學是讓牛頓和愛因斯坦等大神棺材板都蓋不住的理論。宇宙是所有空間、時間、物質以及事物的總稱。

在量子力學中,量子糾纏暗示“時間和空間或許不存在”;粒子的波粒二象性表明“意識(觀測)決定物質的存在”。那麼,這個宇宙到底以什麼形式存在呢?

很顯然,在量子世界中,意識決定宇宙的存在。

以前一直不理解那些如牛頓,愛因斯坦的大神們,到最後為何都放棄了理論學而轉向神學,甚至覺得他們很可笑。

看完《超體》後那種靈魂被擊穿的感覺,那個瞬間彷彿理解了神學也是一門“科學”,或者說是神學是科學的終極形態。

人類太孤獨了,思維總是太侷限。信奉神學也許終將是一種無奈吧。

人類更在乎的,是擁有而不是存在!

以上是我以為比較有代表性質的經典且具有深意的科幻電影片,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白馬本馬


作為提問者,首先我先向大家分享一個我最喜歡的電影。《觸不可及》法國版。這一個電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這個電影與我的緣分那是在大一的時候。當時專業課名稱叫做視聽語言基礎,(小編是攝影專業的人)

我們來說說電影有什麼讓我吸引的,首先來說影片自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不幸遭遇事故而癱瘓的富豪和一個窮困潦倒的黑人小夥的友誼故事,黑人小夥是一個剛出獄不久的小混混,他只能通過政府的失業救濟金來維持生活,但拿到這筆錢需要集齊三個公司的簽名,由於身體癱瘓的富豪需要一名特護人員,同時黑人小夥也得知了這一則招聘信息,就這樣富豪結交了能影響他的下半生的黑人小夥。

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影片中的人物設定。任何人也沒有想到,從教育,文化,素養相差天壤之別的兩個人居然遇到了一起。

在整部影片中,有很多小小的細節讓人為之感動,在富豪的電話響起時黑人小夥並沒有把電話放在他的耳邊而是下意識的遞給他,在駕車出去遊玩時,黑人小夥並沒有選擇殘疾車帶富豪出去,而是選擇了不適合富豪乘坐的跑車可以看出,黑人小夥並沒有把富豪當做一位殘疾人看待反觀,富豪也並沒介意黑人小夥的身世,背景。也許這就是影片中所獨有的魅力。

其實世間每個人都應該被平等相待。兩個被各自生活弄的不堪的人,各自封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任何人都無法輕易去觸碰。就是這麼兩個孤獨的人,看清各自內心的焦慮和無助,走到了一起,做對方黑暗中的指路明燈,於是殘廢不再被當作殘廢,廢物不再被當作廢物整部影片,情感色彩突出簡單的故事設定,平易近人的語言使得這部影片獲得了非常高的好評非常值得大家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