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个二战德国步兵营可以对抗三个日本步兵大队吗?

闪击伯爵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还是用资料说话:

德国步兵营所辖有3个步兵连,每个连有178人。编成为3个步兵排。

一个步兵排拥有1门1936式50毫米口径迫击炮(全连3门);每个排有4个班。每个步兵班则有一挺MG34式轻机枪(全连12挺)。

全连拥有的武器包括16支冲锋枪、12挺轻机枪、44只手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3门轻型迫击炮。德国军队只有班长或排长才有冲锋枪,普通士兵一般只有步枪。

以一个步兵排的装备来说,共有5支冲锋枪、4挺轻机枪、11支手枪、34支步枪和1门50迫击炮。步兵排携带的弹药有:1048发冲锋枪弹和手枪弹、4600发机枪子弹、2040发步枪子弹、50发迫击炮弹和60颗手榴弹。

  步兵连的机动工具包括:19匹马、8辆自行车、1辆双轮摩托车、1辆边三轮摩托车、3辆卡车。多数士兵是只能步行的。


  机枪迫击炮连是步兵营的重武器支援单位。其人员构成包括3个军官和174名军士和士兵。管辖着3个机枪排,每个排2个班,一个班一挺重机枪。全连共有12挺重机枪。另外还有一个迫击炮排,下辖有3个班,总计6门80毫米迫击炮。机枪迫击炮连有58匹马。

总结语一下,二战初期的德国步兵营,营火力主要是80迫击炮(6门)和重机枪(12挺)、连排火力是50迫击炮(全营9门)和轻机枪(全营36挺)。


我们看看日军的大队呢?

日军一个1100人编制的大队。

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

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

一个机枪中队;

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2个15人的炮分队各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有些小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

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

日军机枪中队的编制,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弹药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174人。

炮兵中队,编制122人,包括1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分队,1个31人弹药小队,3个31人炮小队(每个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分队,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

可见,日军大队火力也是很强的,顶多比德军步兵营稍差。

日军同德军相比,无论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都不落下风。

日军步兵炮虽然曲射炮击没有德军迫击炮厉害,但可以直瞄炮击,摧毁工事。

两军主要差距,在于日军没有装备冲锋枪,但装备大量超轻型迫击炮,也就是掷弹筒,所以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抛去团一级支援火力,德军步兵营单挑日军大队,火力上并没有明显优势。

这就是日军难打的原因,他们火力太强了。

为什么八路军接近2万人在关家脑,吃不了日军半个大队,就是这个原因。


萨沙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回答一下,我认为如果像你所说,是完全可以对抗的!二战德国 日本属于同一阵营,从未交手,我们只能试着从武器装备方面比较一下,二战德军步兵营是最基本的战术集群,为公平起见,我们不选取装甲师的装甲步兵营,而是最普通的步兵营。

德军最普通的步兵营人数按你所说大约870人,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迫击炮连、1个工兵排、1个通信队、1个战斗供应小组,每个步兵连201人,除去军官 连指挥所,士兵178人,分为3个步兵排,每排4个班,每班10人,装备方面按你所说的,每班一挺MG42机枪(正副射手),班长 副班长装备2支STG44突击步枪,6支毛瑟98K步枪或GW43半自动步枪,再加上连直属的迫击炮小组 机枪小组,那么一个步兵连至少有3门轻型,迫击炮 12挺MG42机枪,24支STG44突击步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一个机枪迫击炮连,下辖3个机枪排,每个排2个班,一个班一挺重机枪。全连共有12挺重机枪。另外还有一个重迫击炮排,下辖有3个班,总计6门80毫米迫击炮,这样算下来,一个营拥有轻重迫击炮15门,轻重机枪48挺,STG44突击步枪至少72支,再加上近300支毛瑟98K或GW42半自动步枪,火力是非常强大的!实际上在1942年之后,德军又给步兵营加强了反坦克炮或75毫米步兵炮

再来看下日军大队的武器配置,日军一个步兵大队1100左右,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8-12挺92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2门92式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相当于排,大约60人),小队辖一个机枪组(2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2个掷弹筒)和2个步兵组,每组人员大约为13人。三个日军大队基本就是一个步兵联队了,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按照一个联队比较好了,这样算下来,不算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日军三个大队共拥有6门92式步兵炮,24-36挺92式重机枪,54-72挺歪把子轻机枪,54-72门掷弹筒

考虑到日军武器糟糕的性能,以及德军自动火力比较多,日军掷弹筒压制火力比较强,我认为德军一个1942年步兵营是可以对抗三个日军步兵大队的。


冬雨AK


二战时一个870人编制的德国步兵营如果对战日军1100人编制的三个步兵大队,结果就是被全歼。

很多德吹估计会嗷嗷叫,但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德军步兵营的装备

二战时德军一个步兵营辖三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以及工兵、通讯、锱重等单位,人数大约870人。



步兵营所辖的3个步兵连,每个连有178人。编成为3个步兵排。一个步兵排拥有1门1936式50毫米口径迫击炮(全连3门);每个排有4个班。每个步兵班则有一挺MG34式轻机枪(全连12挺)。全连拥有的武器包括16支冲锋枪、12挺轻机枪、44支手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3门轻型迫击炮。



步兵连的机动工具包括:19匹马、8辆自行车、1辆双轮摩托车、1辆边三轮摩托车、3辆卡车。多数士兵都是只能步行的。



机枪迫击炮连是步兵营的重武器支援单位。其人员构成包括3个军官和174名军士和士兵。管辖着3个机枪排,每个排2个班,一个班一挺重机枪。全连共有12挺重机枪。另外还有一个重迫击炮排,下辖有3个班,总计6门80毫米迫击炮。机枪迫击炮连有58匹马。

德军重机枪小组



总计,德军一个步兵营拥有的火力为:

步枪500支以上,冲锋枪60支,轻机枪36挺,重机枪12挺,轻型迫击炮9门,重型迫击炮6门。手枪手榴弹忽略。

日军一个大队的装备

二战时一个标准的日军大队的编制是:一个大队部及工兵、通讯、锱重等后勤分队,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关枪中队以及一个大队炮小队。



日军步兵中队的编成为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三个步兵小队。每个步兵小队编有一个掷弹筒班,装备三具89式50毫米掷弹筒;三个步兵班,每班13人。编有8支三八步枪和一个机枪组(每组指挥官1、射手1、携弹副射手2),配备有手枪,战时也会携带步枪。

一个步兵中队的基本武器配置为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和110支以上步枪。



机关枪中队四个小队,装备有8挺92式重机枪。

大队炮小队编有70毫米92.步兵炮两门。

短小的92式步兵炮



日军一个大队的基本武器装备为:

686支步枪,36挺轻机枪,8挺重机枪,掷弹筒36具,步兵炮2门。

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辖前述三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山炮中队(七五山炮四门);一个步兵炮中队(步兵炮四门,驮马制)或者一个速射炮中队(37毫米速射炮4门,挽马制)。有时日军一个联队还会带一个骑兵中队或小队。

双方比较

行进方式:日本陆军和德军步兵师都是以马车、骡马、自行车和少量卡车为行进和运输工具,大部还是以步行为主,远未达到摩托化。二战中只有美军达到了摩托化。

人数:一个德军步兵营八百多人,而日军一个大队有1100人,如果是三个大队的话就可以组成3600人的一个联队,人数对比达到了4:1。

火力对比:

德军与日军在步枪性能上互有优劣,半斤八两,如果德军一个营与日军一个大队来比较,日军在步枪数量上明显有优势。



机枪性能上德军在火力持续性、射速等方面有优势。轻机枪数量上双方持平(日军后期的三单位制轻机枪数量为24挺,战争后期更少,既然是比较就以前期为准)。重机枪上德军12:8具有优势。同时,德军还装备有冲锋枪(前期装备48支,41年后增加为60支)而日军没有,因而在自动火器方面德军具有较大优势。



曲射火炮方面,日军的掷弹筒是二战中的一绝,无论从数量还是火力方面都大大超过德军的轻型迫击炮。此外,日军大队编成内还有两门70毫米步兵炮,直射火炮方面与德军2:0。



因而,德军一个营在火力方面并不比日军一个大队强,甚至还要弱一些。由于德军装备了冲锋枪,近战特别是巷战时德军有优势,但是如果野外远战,日军有优势。

更不要说在面对日军三个大队组成的联队,那时候日军联队的山炮将把德军步兵营虐成狗。

德军火力与日军相比真正占有优势的是师团及军以上的重型火炮上。同样的,美军步兵营(包括陆战队营)与日军大队相比在火力上也并未有多大优势,美军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师属重火力方面。


我淡如菊


完全不可能,按照问题描述,德军一个步兵营的兵力为870人制,而日军一个步兵大队的兵力为1100人,三个大队也就是3300人,以德军的870人对抗日军的3300人,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德军步兵营除非拥有非常强大的自动火力和重火力支援,但是这些武器都不在步兵营的编制范围之内,德军步兵营的火力是远远弱于日军三个步兵大队的。



一个德军步兵营的主要火力有48挺MG-34/42通用机枪、3门50毫米迫击炮、6门80毫米迫击炮,而日军三个步兵大队则拥有轻机枪108挺、重机枪36挺、70毫米迫击炮6门以及大量的掷弹筒(144具左右),虽然日军机枪的性能相比德军机枪要差很多,但是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足以弥补这些劣势,加上日军步兵大量装备的掷弹筒将给德军机枪造成严重的威胁,可以说从火力上来看,德军步兵营的火力并不占优势,加上兵力上的劣势,自然是打不过日军三个步兵大队的。

另外我们来分析下德军步兵和日军步兵的作战素质优劣,德军步兵单位的战术水平其实并没有日军步兵高,因为不同于日军一直拥有一定规模的常备步兵师团,德军由于凡尔赛合约的限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仅能保持一支极小规模的军队,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德军没有日军那么大的退役兵员的储备,德军的步兵单位都是通过短时间的大规模征召组建起来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都比较有限,这一问题在战争初期更为突出,德军之所以能够在初期取得辉煌的胜利,靠的是精锐的装甲部队和空军,步兵师确实谈不上有多大优势,德军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就以新组建的步兵师战斗力低下而不同意发起西线攻势。


尽管日军是侵略者,但是客观的说,就轻步兵这方面日军步兵是最有战斗力的,战术灵活、意志坚定,确实超过了德军步兵。德军步兵单位在1941年时最为强大,从1942年开始战斗力便在一直下降中,到1944年德军步兵单位的作战能力已经不如英美军队了。我们还是要客观的看待德军的真实战斗力,尤其是德军步兵的真实战斗力,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悍。


战略论


我是个数据党,这种问题,我想还是先用数据资料来说话。

首先我们得知道二战时期德国一个步兵营和三个日本步兵大队分别是怎样是怎样得规模。

咱们先来说德军!

德军在二战时期得军队编制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1944年之前的完全体老编制,一个是1944年缩水之后的残缺体新编制。

咱们分别来看,首先是老编制。

德军的常规编制是师、团、营、采用的是“三三式”阶梯排列,即一个普通的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

一个步兵师的定额编制式1.72万人、一个步兵团是3250人,一个步兵营则是850人。

而到了1944年,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德军开始缩水,虽然还是师团营编制,但一个步兵团里面只下辖两个步兵营。人数也降到了定额师1.3万人,定额步兵团,为两千人(48名,军士316名,士兵1644名)定额国防步兵营为708人。

这是德军的一个人数规模数据,当然不能完全准确,因为只是编制上的满编定额,实际情况中可能会有所出入。

而日军步兵大队是多少人呢?

日军我们就不分时期了,就以其最精锐的甲种师团为例,不然说咱们德棍欺负他。

日军甲种师团起初是学习德军老步兵师编制,人数在1.8万左右;但在1925年改革之后,甲种师团得到了一个规模扩张,一般在2.8万人左右(当然,这里不同师团人数差异较大,这与其征兵地和建设方向有关。比如东京第一师团,人数达到了3万人,而有的师团人数才2.5万人)。

其常规编制是师团、旅团、联队、大队。其编制形势也有些特殊,完全脱离了德国的模式。一个师团下面一般下辖两个步兵旅团和四个直属联队。而旅团下面则是2个步兵联队,联队下面才是大队。

一般来讲,甲种师团中,一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以及其他直属部队。所有单纯的比较步兵联队和德国步兵营是不对的。还是要来看其步兵大队是多少人。一个步兵大队是1100人,相当于抗战时期我军的一个主力团。3个步兵大队,那就是3300人,相当于老式德军步兵师一个步兵团的规模。从人数上来讲,德军完败。

不过,在热兵器时代,人数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绝对因素,武器往往更重要。

所有我们接下来在看看两军的武器配置。

1944年以前,德国国防军一个步兵营的武器配置如下:6门80mm迫击炮,9门50mm迫击炮、12挺重机枪(直属机枪迫击炮连)和36挺轻机枪。还有五六十支冲锋枪。

此外还有相印的配枪、摩托车、马匹等常规单兵配置。

1944年以后:4门120mm迫击炮、6门81mm迫击炮,12挺重机枪和39挺轻机枪。

此外,全营的冲锋枪配享达到了140把,火力比之前只高不低。

不是缩水了吗?为何火力看起来还加强了?这主要是一个军事发展的原因,战场促进了武器的改革。事实上,前面是老式步兵营数据是战争初期,远不是其巅峰火力水平。

我们再来看看日军大队。

其主要的重火力是36挺重机枪和6门70mm步兵炮,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九二式步兵炮.还有81挺轻机枪、81具50mm掷弹筒。(3个步兵大队一起算的)

说实话,这个火力是要超过德军步兵营的,即使是在平原战场上,日军也完全有实力和德军正面硬刚。而如果是在东南亚的山地丛林作战中,日军依靠人数的单兵机动优势以及掷弹筒这样更便携的单兵火力加持武器,德军估计够呛。

虽然我是德棍,但这确实打不过。

话说回啦,其实这种小规模的对比其实不客观,完全体现不出德军的装备优势。因为其重火力大都配置在师直属的炮兵团。不夸张的讲,如果是一个德军老式满编步兵师,绝对可以干翻一个日本甲种师团。

之前写过一篇问答,里面有着甲种师团和德军步兵师的详细对比,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多分析了!


白话历史君


二战中两大臭名昭著的侵略国分别是日本跟德国,德国以坦克优势力压欧洲战场,而日本又以强大的兵团在亚洲肆无忌惮。特别是日本的步兵大队给亚洲各国军队留下了恐怖印象,据说二战时一个德国步兵营就能对付三个日本步兵大队,这究竟是真的吗?

二战日本跟德国虽然属于同一个阵营,但是军事能力跟战场不同,没有过多的交集,之前日本在通过东北进攻苏联以便跟德军会合,可惜被苏军奋力抗争把他们堵在东北地区,最终忘尘却步自己组建个关东军来驻守东北。

然而在当时亚洲战场,日本的实力是数一数二的,其日军大队装备精良,每一个士兵都经过长久的艰苦训练,且有武士道不怕死的精神,作战起来训练有素,勇猛异常,可谓是以一敌多的存在。

德国步兵在欧洲战争也同样如此强悍,他们先后打败法国,差点把英国主力逼死在沙滩上,当欧洲战场大遍领土给德军攻占后,希特勒野心再次膨胀,转过头来就去攻打苏联。可惜斯大林也不是软柿子,既然德国佬敢打来,就算拼完最后一兵一粮也要抵抗到底,最终德国步兵也被苏军打败,接着灰溜溜的跑回了柏林。

说出来不能不信,虽然德国步兵跟日本步兵都不是苏军对手,但是他们在亚洲欧洲都能碾压一大遍国家,假如德军最强的精锐部队跟日本的最强大队打起来的话,德军占有绝对优势打败日本,但是一个德军营对抗三个日本步兵大队的话就有得一拼了。

3个日本步兵大队加起来比德军一个步兵营的人数要多,二战时期,德国军方主要分为2个编制阶段,在1944年以前采用的是传统军队老式编制,当时德国军队的常规编制为师、团跟营,属于33式,等于是一个正规师团关心三个步兵团,每一个团又分成三个步兵营,因此按人数来算,德军的一共陆军师约有1.75万人,团约3250人,陆军营则是850人左右。

由于战争打到一九四四之后,军费消耗逐渐增大,德军又呈现败势,于是编制有所减缩,从原来一个团分三个营缩为2个营,人数约减少到1.3万士兵,因为推算一个德军营约为700人。

那么日本军队是一支陆军大队共有多少人?

日本最精锐最厉害的部队是甲种师团,早些时候日方也模仿了德国的老式编制,一个师约1.81万士兵。1925年,日军开始调整军队编制,从原来的甲种师团增加人数,一度涨到2.82万士兵。从师团又分为旅团、联队、再到日军大队。

这种编制开始跟德国存在差异,所以日军一个师就等于2个旅团跟4个日本联队,而一个联队又下分成3个步兵大队。推算之下,一支日本步兵大队约为1100人,3个大队就是3300士兵,在人数比较之下,等于是德军一个团的人数了。所以德军一个营跟三个日本大队打,德军是占不了人数优势,并且实力悬殊,德军胜利的机率非常渺茫。

二战并非传统的冷兵器对抗,不单是人数多就能赢,热武器同样占据重要胜败因素。按1944年之前的装备来看,德军步兵营拥有十五架迫击炮,十二支重型机器,还有36把轻机枪,冲锋枪有60把,还配置有摩托车、壮马等交通工具。日本大队则配置有六门迫击炮、八十挺轻机枪跟八十架掷弹筒还有36架重型机枪。因此论人数跟装备,日本大队都力压德军步兵营。


猫眼观史


二战日陆军三个大队相当于一个联队。需要国军中央军一个主力师依托精心修筑的工事才可能防守,还经常在野战中打得国军一个军崩溃。

如果一个德陆军营就能抗衡一个日陆军联队,那么一个德团可以扛一个日师团,一个德师可以扛一个日方面军,一个德步军可以打整个日陆军了。

可能吗?显得是无脑意淫。

真实战场上,一个德营可能面对日军三个大队的全力攻击下,一个小时都支撑不住。

日陆军的战力在二战中也是排前列的,没有飞机重炮坦克的加持,美军苏军从不敢轻视。


黄河水浪打浪593


这样说就有点过了,二战时期虽然德国军队很强,但也没有强到这种地步,小规模的作战,没有太多的花样,基本上拼的就是双方的火力,和战斗意志。

其实对德军来说,在二战初期和后期的军队编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战争消耗了大量资源,越到后期,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在缩水。到1944年,残酷的战争使德国损失了数百万青壮。战争初期,一个齐装满员德国步兵师拥有9个步兵营,战争后期,已经很难在保持这个规模了,甚至很多步兵师只有6个营。

一个德国步兵营战斗人员和军官加起来大概有870人,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枪迫击炮连,每个连约有180人。每个步兵连配有3门50毫米口径迫击炮,16支冲锋枪、12挺轻机枪、44支手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3门轻型迫击炮。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步兵排携带的弹药有1048发冲锋枪弹和手枪弹、4600发机枪子弹、2040发步枪子弹、50发迫击炮弹和60颗手榴弹。机枪迫击炮连是步兵营的重武器支援单位,配有12挺重机枪,6门80毫米迫击炮。这基本上就是1944年一个德国步兵营的全部火力配置,

再来看看日本,与世界上主流的师-团-营-连编制不同,二战时期日本的军队编制是师团-旅团-步兵联队-步兵大队-步兵中队,其中步兵大队人数比营级单位多,但是比团级又要少,介于之间。一个步兵大队大概有1100人,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1个炮中队,机枪中队备12挺九二式重机枪,炮中队下辖2门九二式70毫米步兵炮。一个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大约60人,小队辖一个机枪组(2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2个掷弹筒)和2个步兵组,每组人员大约为13人。这就是战争后期一个日军步兵中队的火力配置。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不妨做一个统计。就以重火力来说,一个德国步兵营拥有6门80毫米迫击炮,3门50毫米迫击炮,3门轻型迫击炮,12挺轻机枪,12挺重机枪。而3个日军步兵大队,则拥有6门70毫米步兵炮,36挺重机枪,54挺轻机枪。从火力上来看,一个德国步兵营单挑一个日军步兵大队是没问题的,但是打三个就夸张了。

至于战斗意志,这个不好对比,一个是武士道精神,一个是纳粹思想,不论是德军还是日军,战斗意志都是很强悍的,一个是为天皇效忠,一个是为元首效忠。所以,综上,一个德国步兵营,打三个日军中队,够呛!


历史风暴


如果说是一个德军步兵营对抗日本一个大队,而不是三个大队,我认为德军可以获得胜利,但是像题目中所说一个德国步兵营和三个日本大队进行对抗,我觉的德军够呛可以赢。不可否认德军的武器装备在质量上是优于日军的,题目中说装备了(STG44突击步枪,和MG42通用机枪)STG44突击步枪在火力上优于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日本的歪把子机枪无论是在火力,稳定性还是射击的持续性更是没法同被称为“希特勒电锯”“盟军噩梦”的MG42通用步枪相提并论。



士兵素质基本上差不多,甚至日本还要稍微高一点,毕竟日军受当时思想的影响,在二战创造了被俘虏最少的几率,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当时日军的装备质量比德军的要差,但是日军并不是没有优势,例如日军的射击水平要高一点,日军在训练时受制于资源有限,子弹不能像当时的美军那样使劲造,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日军的思想就是能一枪打中绝不打第二枪,这也是日军在二战时期并没有发展冲锋枪的原因的原因之一。因此日军特别注重射击技术和刺杀技术,不得不承认在这样思想指导下,并且针对性的训练后,日军的射击水平和刺杀技术绝对在当时一流。


但是这个问题看来是并没有考虑白刃战的情况,因此虽然刺杀水平高超,在这也并没有什么用。并且日军的装备也并不是毫无优势。例如被美军赞赏为“日本陆军唯一可以值得评价的兵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日军掷弹筒,抗战时期日本一共装备了两种掷弹筒,一种是十年式掷弹筒,口径50mm,全长508㎜,质量2.5千克,而另一种则是比较普遍的八九式掷弹筒口径50㎜,全长610㎜,重量4.7千克,使用八九式榴弹最远射程可达670米,这种掷弹筒曾给我国军队造成大量的伤亡,尤其是咱们的重机枪手,射击了几百发子弹,如果不能及时变换位置,不久日军的榴弹就会准确的砸在重机枪手的位置。


并且这种烦人的掷弹筒在日军中装备的数量相当不少,在1933年-1937年日军小队的编制中轻机枪分队3个,掷弹筒分队一个,1940年又进一步增强了火力,增加一个掷弹兵分队,每一个分队装备3具掷弹筒,这样一来每个中队就有9具掷弹筒,三个中队就是27具掷弹筒。除此之外日军的轻机枪数量也相当可观,日军一个步兵分队13人,除了配置三八式步枪以外,还配置一挺歪把子轻机枪。初此之外日军的一个大队还有175人的机枪中队装备12挺重机枪,55人的炮分队装备6门70㎜九二式步兵炮,可见日军的火力相当不弱,在百团大战中。由彭德怀元帅指挥的关家垴战役中,八路军的386旅在攻击通道上就曾遭到了日军数挺机枪和掷弹筒的封锁,导致我军损失惨重。


咱们再看德军简单总结一下,德军的一个营有3个连,每个连178人,除了98K步枪还有48支冲锋枪,36挺轻机枪,12挺重机枪,各种迫击炮共计15门,因此相对于日军三个大队的火力,单纯的一个德国步兵营恐怕还难以抵挡。


军武小咖


我认为如果像你所说,是完全可以对抗的!二战德国 日本属于同一阵营,从未交手,我们只能试着从武器装备方面比较一下,二战德军步兵营是最基本的战术集群,为公平起见,我们不选取装甲师的装甲步兵营,而是最普通的步兵营。

德军最普通的步兵营人数按你所说大约870人,下辖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迫击炮连、1个工兵排、1个通信队、1个战斗供应小组,每个步兵连201人,除去军官 连指挥所,士兵178人,分为3个步兵排,每排4个班,每班10人,装备方面按你所说的,每班一挺MG42机枪(正副射手),班长 副班长装备2支STG44突击步枪,6支毛瑟98K步枪或GW43半自动步枪,再加上连直属的迫击炮小组 机枪小组,那么一个步兵连至少有3门轻型,迫击炮 12挺MG42机枪,24支STG44突击步枪,130支步枪、3支反坦克枪!一个机枪迫击炮连,下辖3个机枪排,每个排2个班,一个班一挺重机枪。全连共有12挺重机枪。另外还有一个重迫击炮排,下辖有3个班,总计6门80毫米迫击炮,这样算下来,一个营拥有轻重迫击炮15门,轻重机枪48挺,STG44突击步枪至少72支,再加上近300支毛瑟98K或GW42半自动步枪,火力是非常强大的!实际上在1942年之后,德军又给步兵营加强了反坦克炮或75毫米步兵炮

再来看下日军大队的武器配置,日军一个步兵大队1100左右,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8-12挺92重机枪)、一个步兵炮小队(2门92式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相当于排,大约60人),小队辖一个机枪组(2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2个掷弹筒)和2个步兵组,每组人员大约为13人。三个日军大队基本就是一个步兵联队了,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按照一个联队比较好了,这样算下来,不算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日军三个大队共拥有6门92式步兵炮,24-36挺92式重机枪,54-72挺歪把子轻机枪,54-72门掷弹筒

考虑到日军武器糟糕的性能,以及德军自动火力比较多,日军掷弹筒压制火力比较强,我认为德军一个1942年步兵营是可以对抗三个日军步兵大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