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設計概念起源於基地的自然特點——水和風,並將其運用於公園的空間構成之中。公園由園路系統串接河道和各活動空間。陣風掠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水波盪漾,漸漸發散開去。漣漪疊合處,創造了適於植物修復的蜿蜒河道和避風的舒適空間;漣漪散開處,平靜舒展的空間保留和創造了大尺度的自然景觀,幫助土壤和水體去除鹽分並保護海岸線。在沿主導風向上的開放場地,風力跑道和風動雕塑向人們展現著風的魅力。方案採用圓形作為空間設計的基本語彙,呼應了滴水湖的總體設計概念—— “水滴”,使公園成為整個滴水湖地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十種圓形空間的原形結合眾多材料和尺度的變化,可以適用於公園裡大部分的活動內容。

作為當地開放空間系統的一個重要元素和整個滴水湖地區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公園與周邊相鄰社區和開放空間緊密相連,創造了一個當地的休閒運動網絡和大型野生動物棲息地斑塊,將人們的生活,工作,遊樂與地區的大生態系統交織在一起。在尊重已建設景觀、服務於周邊功能、適應基地土壤和水質狀況及充分考慮滴水湖地區開發時序的基礎上,建議公園建設多樣化的景觀,包括森林、樹陣、花園、草墊、草坪、農田、溼地、水體和廣場等。由於西側兩個區塊土壤已改良,並種植了大量的樹木,建立了主要的園路,因此設計著眼於在充分尊重現狀的基礎上提升公園的品質促進其為人所用。主要措施包括通過少量調整園路佈局和維護策略來更好地與周邊連接,在各空間中結合合適的使用功能,通過創造特色景觀令人難忘的空間體驗來突出公園的個性。

基地其它部分還沒有進行土壤改良,土壤中的鹽分仍然很高。由於周邊的地塊要很多年之後才會開發,設計中建議在這裡通過長期的農業和牧業實踐來幫助改良土壤,去除土壤中的鹽分並增加有機質含量,最終使地上植被群落逐漸演替為森林。公園以外的大面積溼地也將被結合到排鹽的過程中,同時繼續發揮其緩衝帶的功能阻擋海水入侵併減弱風暴和海浪的影響。考慮到北側兩個區塊周邊地塊將在未來的十年中進行開發,它們可能需要更多的人為干擾來加速生態演替的過程。這樣一來,當週邊地塊開發建設完成後,這兩個區塊也可以用作側重於教育科學和及娛樂的城市公園。臨港的建設需要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才能逐步完成,因此整個公園的建設也應該是隨著新城的建設發展與時俱進,動態演變的過程。在城市建設初期,公園起到的更多是生態修復,為未來做儲備的作用。而在城市建設逐漸成熟之後,公園各部分也形成了較成熟的景觀特色,有利於創造富有個性及獨特的屬於臨港當地的公共空間。

英文名稱:Shanghai Lingang Second Ring Belt Park

工程內容:設計方案

位置:上海

設計公司:Sasaki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上海臨港二環帶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