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基金盘中涨,收盘怎么跌了?

01

为什么盘中涨、盘后跌?


这是一篇普及文,也是很多读者忽略和疑惑的地方。


想必持仓基金的人,大部分做不到一天不打开账户,恨不能每天打开十几次,每次打开市场都用上涨惊喜自己。


可是,却看出来问题了。


现在购买基金的渠道很多,一些平台的体验很好,为了帮助投资人了解持有基金的走势,会提供一个“净值估算”的数据。


本来场外基金都是在收盘后更新净值,但净值估算却在盘中实时变化,本来是好事情,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一些基金盘中涨,但收盘后更新后的净值确实下跌的,无疑捅了散户的马蜂窝,经常会看到一些不明所以的投资人咨询这个问题。


简单解释下,“净值估算”和实际净值是两回事,前者是为了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基金涨跌参考,仅供参考。


如此也就算了,但不少人发现估算的净值和实际净值的差别非常大,为什么估算净值盘中上涨,而盘后却下跌呢,是不是有人偷吃?


实际上,对基金投资稍微了解一点,就知道,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净值估算只是平台根据基金公司公布的最新季报数据来推算的,并非真的准确。


季报每次更新至少要间隔3个月时间,基金经理会根据市场主动调整仓位和样本,盘中估算的净值采用的历史季报数据,并非最新实时数据,出现误差就在所难免了。


虽然有时不太准确,但对主动基金来说有一定参考意义,如果盘中估算的净值和收盘后的不一致,大概率基金经理已经调仓或有其它操作了,与当初你买它的目的和逻辑是否一致,就决定了是否继续持有。


而指数基金则完全没太多必要参考净值估算的数据,一方面是作为被动式,它的样本和仓位最大程度上追踪指数;另一方面可以参考盘中指数的实时涨跌。


比如,在场外买沪深300指数基金的读者,完全可以直接参考沪深300指数。


讲明白这点,我也啰嗦几句。


买基金是为了尽量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足够的增值收益,如果一日的涨跌甚至估算与实际数据有出入,就准备换一个标的,真的不太好。


*温馨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果对你有用,转发是最温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场指数估值


全球主要市场指数数据,综合估值指标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为A股核心、行业和主题指数,A股外的主要市场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权益资产除股票外,原油、RETIs等其产资产依据历史价格或波动参考配置。


2020年1月15日暨

第653期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估值数据

基金盘中涨,收盘怎么跌了?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净利润/净资产*100%(PB/PE可粗暴计算)
  • 分位点:当前市盈率或市净率在历史估值数据中的位置
  • -表示暂无数据


指数估值表说明:


1. 绿色部分为偏低和相对低估指数,安全边际高,预期上涨概率大,可选择定投,偏低估值分位点历史位置低于10%;

2. 白色部分为合理估值指数,已定投仓位继续持有,不再买卖操作;

3. 红色部分为估值偏高指数,安全边际低,可根据市场热度,分批止盈;

4. 指数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欧美、日本等股票市场主流指数,同时纳入石油、REITs等大类资产;

5. 指数交叉评估维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6. 历史分位点参考界限:偏低(<10%)、低估(<30%)、合理(>30%)、偏高(>80%);

7. 部分指数不适用以上指标。


03


长期的投资定位


  • 主投指数基金,寻找穿越牛熊的主动基金;
  • 寻求高安全边际基金,低估分仓买入,高估逐渐退出;
  • 动态平衡策略和资金网格化管理;
  • 基金组合配置,对冲品种风险;
  • 中长期投资,忽视短期波动;
  • 中低风险策略下的投资品种;
  • 最实用的家庭重疾、寿险、医疗和意外保险配置。


如果你认为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今日头条:读财研习社


或者,搜一搜添加公众号:读财研习社,每天发布全球指数估值数据,助力普通人的指数基金投资。

基金盘中涨,收盘怎么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