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李鸿章一生不算顶尖高层,权势不大,为何能成晚清重臣。

如果李鸿章都不算是高层官员,那清朝还有高层官员么,当然可能李鸿章的权势没有那些清朝贵族强,但是他的官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李鸿章一生不算顶尖高层,权势不大,为何能成晚清重臣。


认识李鸿章的权势,先来看看他的官职,第一个是东宫三师,也就是太子太傅,太师和太保,这个官职是一品官员,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屑,因为就像是一个老师,没错,但是当时有规定,这个官职必须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来担任,这下李鸿章的地位就不用说了。

李鸿章一生不算顶尖高层,权势不大,为何能成晚清重臣。


另一个身份是文华殿大学士,这个也是辅佐太子读书的,但是它有一个重要的权力,那就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统辖百官。还有是北洋通商大臣,这个官职管的就比较多了,管国家关税,海防以及国家军事工业,这便是实权。还有一个是直隶总督,这个官职来头不小,是清朝清朝最高级的九个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的军政民务。综上所看,李鸿章是清朝非常有权势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和慈禧太后关系好,是慈禧的心腹,后台硬。

李鸿章一生不算顶尖高层,权势不大,为何能成晚清重臣。


李鸿章之所以和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合称晚清四大名臣当然是有原因的。李鸿章为清朝做出了汗马功劳,洋务运动时为了发展国家工业,先后创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等,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和发展。在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时,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据理力争,将中国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日本要求的3亿两白银降到了2.5亿两。在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时,当时李鸿章已快要寿终正寝了,整天咳血,李鸿章想在死之前将《辛丑条约》的损失降到最低,带着病和八国谈判,最终把赔偿10亿两白银降到4.5亿两,回国后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然后病逝于北京,被慈禧称为能再造玄黄之人,被德国海军大臣成为“东方俾斯麦”。

李鸿章有贡献,当然也有错误,可当一个人的贡献高于他的错误时,我们便不能一票否决他,况且在那个位子上,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