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散文 竹林清韻

竹林清韻

竹密不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

——題記

散文  竹林清韻
散文  竹林清韻

東坡居士曾言: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作為宋代領軍文壇的大文豪,同時也是口味獨具對烹調卓有研究成果的美食家,卻對居住環境別有情衷:無竹不居。肉與竹的取捨抉擇,體現出這位大家的精神追求與寄託遠高於物慾的享受。歷代雅士騷人,詠竹畫竹者多矣,蘇子亦然,板橋先生更以竹詩竹畫冠絕當時遺珍後世。

未出士時先有節,及凌雲處仍虛心。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擊萬磨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其言竹之品性也,高潔虛靜,堅貞清雅,不愧四君子之稱矣。固文士愛之詠之憐之賞之,蓋託情於茲寄志於斯耳。古有梅妻鶴子之典故,竹豈可無伴之而為眷侶者,吾可為之乎?

南竹高拔挺秀翠色逼人,或叢簇成林,或孑立而獨秀,無不亭亭玉立自成風韻。群居不倚,獨立不懼――此君子處世之風節也。北方無佳竹,非羸弱瘦小即乾枯不潤,地氣不宜,亦彰竹之性情也。不願隨遇而安屈於環境――愛竹之人,亦如此乎?

我亦愛竹,然身居中原伴竹無緣耳。徒羨蜀南竹海之壯觀,卻至今無緣身臨其境,近觀竹海蔥鬱耳聆竹濤清韻,而感悟竹之喻人其性其情其理,殊為感慨遺憾也。

今清明即時,皖西一遊,一觀竹林,雖無浩瀚蒼茫橫無際涯之震憾,然其蔥茂修亭之姿,挺拔勁節之勢,亦可聊慰餘愛竹念竹之情懷矣。

此生一願:年老力衰之日,覓一山青水秀修竹茂林之地,有幾間陋室,臨一泓清流,攜一二知己,或聽風吟月,或縱酒長嘯,或操琴幽篁,或結伴優遊,天地蒼茫之間流光飛逝之際,有此快事可為,豈不樂之無憂。

五柳先生”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這山中必有竹吧。王摩詰“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何其悠然率性?稼軒更是直抒胸臆,“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弟兄”,逸士情懷,隱者意趣,無竹何成其樂?

蘇子豁達,“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其瀟灑淡定,我想他一定是穿行於竹林,聽風吟竹韻,方有此感悟吧。此則竹之於文人雅士,成就其情懷意趣,功不可沒。

吾輩塵俗中人,物慾亂其志,功利湮其情,焉知竹之清雅堅貞高潔虛靜?固欲超脫塵俗而達於雅緻,豈能不親竹敬竹?

散文  竹林清韻
散文  竹林清韻
散文  竹林清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