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01

南懷瑾老先生曾經說:無故尋愁覓根

身處這樣一個時代,人生的愁與歡其實並非是外在事物給予的影響,而是自己內心的呈現,心動了,外在的事物就紛亂了。

如果心靜了,即便是處在滔天巨浪的世俗之中,自己也會有一種平靜。

白雲守端禪師在方會禪師門下參禪,幾年來無法開悟。

有一天方會禪師想為他點化,就問他:“你師傅是怎麼開悟的?”

白雲守端說:“我師傅是摔了一跤才開悟的。”

方會禪師聽了大笑了幾聲就走了,白雲守端愣在那裡,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幾天,他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就在想方會禪師的笑是什麼意思。

後來方會禪師見他的時候就對他說:“你看過表演猴戲的小丑嗎,小丑為了博觀眾一笑,使出渾身解數,我那天對你笑你非但不喜歡,反而茶不思飯不想,我笑一下都對你的心有那麼大的影響,你怎麼能夠開悟呢?你太過於執念世間的一切悲歡,如何參透無形無相的禪。”

白雲守端禪師聽了之後恍然大悟。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人生的覺悟,就是在於超脫於世俗之外,有一種淡定和從容,即便深陷俗世,也能遠離煩惱,超脫於世俗之外,這便是一種境界。

世俗之人庸人自擾,杞人憂天,只有智者才能淡定從容。

這並不是存在表面的逃離世俗,而是讓心有一種超脫的清靜,不在意眼前的一得一失,也不在乎萬物的各種變化。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有虞氏,其猶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於非人。

有虞氏心懷仁義,籠絡人心,雖然他也能得人心,但是從來沒有超脫出外物的牽累,泰氏睡覺的時候安穩舒緩,醒來的時候安心自得,任人家把自己稱作馬,任人家把自己當做牛。他的心智信實,他的品德純真高尚,沒有受外物的拖累。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莊子的道是一種虛無,無中生萬物,也是一種虛幻與懵懂,看似是對於外物的不知不辯,但實則是在這種懵懂中找尋一種清醒。

不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判外物的知或不知,自然沒有悲與歡,這就是符合道家無為而治的核心。

不以主觀意識直接判斷這個世界,得到了沒有喜出望外,失去了也沒有過多沮喪,這個就是進入最高道德境界的體現。

不以外物的得失為悲喜,自然能跳出世俗之外。

太過於在乎外物,外物的好和壞就會入了自己的心,所以要從根源調整自己的認知,你以為的好和壞未必是真正符合客觀規律的。

比如《道德經》中所說“福禍相依”的道理,福和禍之間都是相互依存,世俗的好未必是好,世俗的壞也未必是壞。

當我們認知這個道理之後,就能摒棄對於外物執念主觀意識,擺脫對於外物的悲喜之念。

這就是一種從容和坦然,這就是道家思想中無為而治,給我們帶來的智慧與提示。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所以《菜根譚》說:飽諳世味,一任覆雨翻雲,總慵開眼;會盡人情,隨教呼牛喚馬,只是點頭。

飽嘗人間酸甜苦辣的人,任由世界反覆無常,他也總是懶得睜開眼去注意一下;看透了世間的人情冷暖,即使被人呼牛喚馬的吆喝,也只是一味的點頭。

當你看透世間滄桑之後,不管富貴貧賤都不入自己的心,不以自己的好惡觀去審視這一切,這樣的態度才有一種真正的從容。

從容的心態不是外在的強裝鎮定,而是從內心的釋然與不在意,當內在少了一種對於榮辱的執念之心,一切不在意,那麼外在自然坦然。

如果內心缺乏了對於外物的正確認知,外在強壯的鎮定只是一時的假裝,退掉這一個虛偽的外殼,內心仍然有著震驚與狂喜,這怎麼能夠讓自己達到一種超然脫俗的境界呢?

莊子:從“心源”處提升認知,才能讓心超世俗之外

所以從根源調整自己的心,拋開自己主觀愚昧的認知思維,才會有外在超然於九霄雲外的灑脫與平和。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