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閩清合龍橋史話


作者: 省璜鎮志編纂委員會 王勝燕 邱祥 蘇詩章

閩清合龍橋史話

題記:

閩清縣八都合龍橋以其獨特的石墩木構隼桙式結構著稱於世。各志史雖有記載,但規格尺寸、修繕時間等不盡相同,表述各異。特別是2016年“7.9”特大洪災,全縣被沖毀了許多橋樑,而處於重災區的合龍橋,仍屹立於梅溪上游。人們不禁驚歎古人的構思前衛,工藝精湛,近年迎來了更多的觀光遊客。使那句已經漸漸淡忘了的俚語“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閩清人懂得此話)又開始膾炙人口。於是乎,有人以道聽途說的一鱗半爪,加上臆猜來闡釋這句俚語的含義,有懷古念舊、土匪橫行、行善積德等多種版本,莫衷一是,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在眾說紛紜中,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粗通文墨的原住民,根據先輩和老族長等人的口述面授,趁此次編纂省璜鎮志之機,全面考證歷史。本著“蒐集典故,尊重歷史,實地核查,實事求是”的精神,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撰寫此文,敬獻給讀者,旨在去偽存真,正本清源,以正視聽——

閩清合龍橋史話

合龍橋的建造、修繕與保護過程

古色古香,雄偉壯觀的合龍橋是閩清縣乃至福州地區唯一保存完好的石座木質古橋。1985年9月,縣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晉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文物局鄭國珍局長在2013年7月13日視察合龍橋時作了權威介紹:合龍橋拱架四分之三制式結構,意外地被省博物院專家發現,這種結構的木拱橋,人們僅在北宋描繪的《清明上河圖》中獲取信息,現實中難得一見的唯有合龍橋,它打破了有關專家說的四分之三制式結構的木橋將永遠定格在《清明上河圖》上的斷言。鄭局長說:“在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申報的專家評審會上,合龍橋獲得全票通過”。

合龍橋成為省璜的地標建築,也是省璜歷史的見證,更是省璜人民的驕傲,同時也凝聚了海外僑胞的赤子之心。

她座落在梅溪上游,距橋前方近百米,梅溪與迤邐而來的下壠溪合龍後向東流去,大小倆溪宛如大小龍匯合,故稱“合龍橋”。解放前省璜稱合龍鄉。

據碑誌記載:合龍橋首建於宋乾道年間(公元1165—1173年),毀於元之延佑;重建於明代萬曆,再毀於清甲寅之歲;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6年),由里人鄭克承鄉紳倡募捐建。此次興建氣宇不凡:以條石壘於溪中為墩改換原來的木樁,以大杉木組成拱梁,在橋上構亭。有一段建橋佳話流傳至今,並載入馬來西亞王氏華僑族譜之中:建橋尚未竣工,倡導人鄭克承壽期已至,隨高哥矮八到閻王殿過堂,判官查看陰陽生死簿,明確記載鄭克承鄉紳救貧濟困,帶頭修橋鋪路,善積陰德。當堂給予鼓勵肯定並查問有否遺願?鄭答:“唯合龍橋尚未完工為念也。”閻王爺判決“準你延壽三年,續修合龍橋,三年後的吉日,封你為永泰城隍(即陰間知縣),即可赴任”。克承步出閻王殿,還記住殿中一幅對聯。往陰間走一趟,陽間已過三天,古代收斂亡人要過七,何況他雖靈魂出竅,肉身仍溫,所以尚未蓋棺。返魂後對聯內容還記憶猶新,即令人寫下。聯曰: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業,業盡乃滅;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乃昌。此聯今還鐫刻在八都舊街泰山廟和城關臺山城隍廟中。三年後的吉日,鄭克承換衣沐浴,坐化昇天。人們見到天門洞開,衙役成群,鼓樂喧天,迎接鄭到永泰城隍廟上任。

合龍橋經受歷年風吹雨打,烈日暴曬,霜雪凜凍,杉木腐朽,橋身搖搖欲墜。民國十八年(1929年),鄉紳王日新等向南洋僑胞勸募,合龍籍海外僑胞受鄭克承修橋佳話影響,秉承先輩愛國愛鄉傳統,慷慨解囊,紛紛出資。這次重修在原墩、原堍上各加高七尺(就此七尺,避免了“七九”洪水的滅頂之災),中間橋墩插入溪中,迎水面設計為尖三角護墩,用以抵禦洪水和木頭、雜物的衝擊。橋拱、橋亭全部拆舊建新,聘請本鄉木匠名師邱震發攜其子仲其為領軍人物,拱架設計用大圓杉木構成,橋的東孔跨度14.6米,西孔跨度12.5米,在木質古橋中,寬度之大,實屬罕見。每孔為五節拱骨,交措搭置,縱橫相架而相互承託,形成堅固獨特的四分之三制式結構的橋拱,再用規格大杉木縱向並排為梁,用厚杉木條橫向並排為橋面,再鋪上“三合土”路面,成為二堍一墩二孔木拱廊橋。全長39.5米,寬4.5米,橋面構亭,亭高3.8米。屋頂為單簷硬山頂,青藍磚瓦覆蓋,中脊有4個,燕尾形裝飾,中鎮葫蘆剎。橋兩端各有一扇火焰式封火牆,封火牆帽均為燕尾翅。

20世紀70年代的“文革”動亂時期,原塔莊公社某些領導以破“四舊”名義計劃拆毀合龍橋,取其大杉木做為它用。鄉人一面推德高望重的鄉賢與那些領導盡心斡旋,一面求援於海外僑胞,馬來西亞合龍籍同鄉會聯名致信國內各級革委會。多方壓力下,拆毀合龍橋的計劃被叫停,避免了合龍橋被毀的噩運。

風雨歲月,天災人禍,七十年末,大橋又見損壞,橋亭廊柱傾斜,封火牆基鬆動,中墩基座受損,大橋面容懨懨,當時家鄉經濟尚未騰飛,修橋仍有較大困難。

80年代,改革開放後,僑胞頻頻回鄉探親觀光。德高望重的省璜僑聯會主任盧文年先生善抓機遇,屢屢陪同僑胞徜徉合龍橋觀光攀談,他適機婉言向僑胞求助大橋修繕事宜,得到僑胞熱情支持,他們回南洋後公推高齡德厚的王仰華先生負責勸募,籌集鉅款匯回。1981年大橋得以再次大規模修繕。木部聘請當年名師邱震發之孫邱景祥、邱友祥主持,他們以匪夷所思的工藝,將已向東邊傾斜的十一排廊柱及兩根門柱全部拉平扶正,祖孫三代修橋傳為美談;兩端封火牆拆平重建,由本地名石匠邱其天主持,牆基以條石代替原有的雜石,幹砌勾寄,嚴絲合縫,高出地面3.2米,堪稱其天師從藝一生的巔峰之作。泥水部分由爐前名師傅心昌主持,磚砌牆體厚度達0.5米,中墩基座用條石混凝土加固,屋頂磚瓦全部重修,用白灰水泥寄縫砌脊、扎口,修茸後的大橋煥然一新。

在合龍橋的東端,有盧文年先生向著名書法家沈覲壽求取的墨寶“合龍橋”題字,蒼勁有力,為“合龍橋”平添一道風景,登上東邊12級的石階進橋,西端豎著碑誌和樂捐碑,向南北兩邊各有23級石階下橋。

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後,政府撥專款,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再次修繕,慕名旅遊觀光客紛至沓來,且不厭其煩地重複玩著“八都橋頭難走透”的遊戲。其規則是體驗者必須自覺緊閉雙眼,在黑暗中平展雙手,一次性直線行走,不碰廊柱的摸到橋亭西端石碑處為勝者。據悉能走透者十僅一二。許多遊客更對:“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粗話,閩清人懂得)”產生興趣。


閩清合龍橋史話

“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的由來

閩清永泰二縣民間廣泛流傳:閩清有“三頭”。“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閩清人懂得)。在流傳過程中演變好多的版本。筆者皆是八都橋頭的老住戶,在祖上流傳及聆聽先輩老族長王問泉先生等談古說今中,此俚話的流傳應當是這樣的:

閩清“三頭”是指梅溪塔頭(今塔峰)、六都湖頭、八都橋頭,“三頭”解放前都是交通要道。其中塔頭是土匪陳伯來的老巢。1950年2月16日(即除夕年夜),匪首陳伯來指使陳世枝股匪19人,包圍塔橋鄉農會主席陳伯越土樓。當場槍殺其妻嚴大妹(懷孕在身),隨後放火燒門,逼迫陳伯越及其兄弟陳伯銀、陳伯邁、陳伯同和陳國寶共5人走出土樓。翌日(正月初一)全部綁架至閩侯穆溪橄欖灣後塞進炭窯,封上窯門活活燒死。在塔頭髮生的“六屍七命”慘案震驚全縣,所以談塔頭變色。隨即縣政府全力剿匪,匪首伏法。

六都湖頭是商貿中心,素有“小小閩清縣,大大六都洋”之稱,一年一度的“十八坂”物資交流會聞名遐邇,在交通不便的年代,人們都以踏足湖頭為榮。

八都橋頭包括合龍橋和依溪傍橋建成的古街。街長145米,寬3.2—6.1米,街道由大小河卵石鋪成,上半街為合掌街,露天;下半街系單間店面,中部25米蓋有撇榭,晴雨無妨。撇榭外端設有長凳,與合龍橋廊長凳合起來可供百餘人納涼歇息,也是人們談今說古,評論是非,傳播新聞軼事的好去處。街道有店鋪22間,百貨、海產、土特產,食品、糕餅等一應俱全,豐水季節米船曾經直達橋下。

合龍鄉地處全縣南部邊陲,與永泰縣大洋、霞拔等鄉鎮相鄰,所以八都橋頭街成為閩永交界山區的貿易重地。遍考史實,近代百餘年來,合龍鄉沒有著名匪幫,沒有人當過土匪,除清末民初尤溪土匪遠途而來,發生零星“綁票”和解放初國民黨96軍過境“兵過籬笆破”遭劫之外,無重大的兵匪之災。

“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的俚語流傳於閩清、永泰兩縣,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合龍橋東面左邊,即是民國時期的鄉公所(岑師店,現為黃福聲厝),歷任合龍鄉鄉長都是土生土長的本鄉人,如九都人陳道慶等,因為是本鄉人,所以辦事就比較公道,也比較得民心,而且群眾輿論的監督也是不可小覷的力量。本鄉人如發生糾紛,都能得到公正的解決,外鄉人和本鄉人產生糾紛,也能公正處理,決不袒護本鄉人而“指頭往裡抓”,所以外鄉人辦完事回去後,就說:“到八都橋頭(指鄉公所)做事情,你不要怕。”

八都下厝灣盧文華、盧文年兄弟在外當官,因秉公判決福州南臺牛弓街和春茶行兇殺案而轟動省城,各報競相報道。在邵武、建甌等地任職期間,為閩清船工開闢閩北航道,免受當地幫派欺凌做了大量工作。閩清船工對兩人印象極佳,認為是他們的靠山。船工回閩清就說:“在閩北有那兩個八都人,我們不怕”。

兄弟倆回鄉探親,常到鄉公所坐坐,瞭解鄉情,主持公道。有一個姓林的外鄉人受縣政府委派,來合龍鄉當保安隊隊長。這人仗勢欺人,那時來合龍鄉挑貨的永泰霞拔人,都會帶一些土特產來賣,都要對林隊長意思意思,否則,哼……。霞拔人回去後就說,很怕到八都橋頭挑貨。林隊長在合龍鄉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經常欺負百姓,甚至對部下聯保兵也是動輒打罵,拳腳相加。忍無可忍之下,本鄉的聯保兵在小年廿九設計將尿潑他一身。而林隊長惡人先告狀,這時幸好盧家兄弟回鄉過春節,得知事情原委後,寫了一封信給閩清縣長,據理陳情,這位姓林的保安隊長灰溜溜地連鋪蓋卷也不敢拿就離開了省璜。之後逢人便說:敢在八都橋頭做官,什麼也不怕。

有一年,閩劇戲班來合龍鄉演出,當時戲臺就在合龍橋西面左邊古街上方(現慶安厝),兩個武生因角色爭執互毆,大打出手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奄奄一息。戲班為了生計,只能把他們棄在合龍橋的廊椅上。是善良的王潘氏、王郭氏兩位老太太收留了他們,延醫敷藥,使之傷愈;曉之以理,讓他們握手言和歸隊。戲班走遍閩清、永泰各地,兩位武生到處必講:“八都橋頭走一遭,遇這難都不怕,還怕你乃就?”。這就是俚語的雛形,經過以後的七口八舌、口口相傳,當然也有以訛傳訛的成份,就演變成了琅琅上口的“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

省璜地處閩清南部閩永邊界,距縣45公里,步行需一天。民國時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地理條件自然形成了一戶小小的“獨立王國”。

由於有了合龍橋這座偉岸壯觀的橋和“八都橋頭走過了,莫怕你乃就”的流傳,與塔頭、湖頭一併成為閩清“三頭”。從史料查考可以看出:塔頭是土匪為患之地、湖頭是商賈往來熱鬧之處,八都橋頭則是公正講理、懲惡揚善的文明之鄉。

合龍橋西短短的145米長的古街,居住著王、邱、吳、黃、林、劉、阮、池八姓居民,幾百年來和睦相處,從來沒有發生刑事案件,也沒有黃、賭、毒等現象,居民甚至連罵人的粗話也說不出口。隨著時代的變遷,古街早已退出商業舞臺,古街居民仍然傳承鄭克承修橋鋪路做好事、誠信謙讓的傳統。“七九”重建,全街沒有發生糾紛,而是互讓互助,講風格,講和諧。省璜古街真正是守法之街、行善之街、文明之街。

古街人愛護合龍橋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文革”前古街人自發輪值打掃合龍橋,我們幼年時都曾手執掃帚掃過街,掃過橋。直到八十年代重新修繕後由政府接管。“文革”中某領導想拆橋,也是古街人最先奔走相告,發起護橋行動。

每天,在古街發生的事,都是那麼的平常,可有時卻是那樣的感人。祖籍永泰東洋的黃慶安,解放前隨母來八都古街經營小客棧,母子相依為命,街鄰視為兄弟、後母亡、無依無靠,鄰居郭秀英將其收為誼子,讓地蓋房,助其娶妻生子,成家立業。街坊不因其是外來人而歧視。後來因為黃慶安表現突出,入了黨,還擔任了省璜村黨支部書記。慶安說,在八都單門獨戶也不怕。這就是古街人的胸懷。

池園籍縫紉師傅黃國信,攜帶一部手搖縫紉機來八都橋頭謀生,古街人視其為寶貝,潘老太太收留了他,並讓兒、媳、女兒、外甥女跟其學藝。黃國信的到來,不僅給合龍鄉帶來了一次服裝革命,還培養出一批新型學徒。國信說:在八都有門手藝就不怕。八都古街人不僅重義氣,還很重才呢!

在省璜工作過的人都說省璜民風淳樸,好客熱情,“文革”前擔任過省璜小學校長的黃順熙的評價是:省璜群眾最重教,學生最尊師;曾擔任省璜鎮黨委書記的縣政協原副主席姚文彬評價是:省璜人最識大體、顧大局。

省璜,因為有了合龍橋,有了那麼多的“不怕”故事,才有了那句耳目能詳的“八都橋頭走過了,還怕你乃就”俚語,使外界更多地認識了省璜。朋友們,重情重義、勤勞善良的省璜人民歡迎您來合龍橋走走看看,她會給您智慧,給您力量,因為“走過了,什麼都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