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如果你认识以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在安慰对方时,总喜欢说我能感受你的心情……感觉唯有如此,才能不辜负对方的坦诚,不枉费对方的信任;才能让自己更显真诚,尽显善良!

我们习惯把这个成语运用的得心应手,或许因为同情,或许因为理解,或许因为感慨。其实,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小时候的我们,无邪真纯,莹润透明,总喜欢把所有的心事说给别人听;总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安慰;自己在前面撒着欢儿的玩,自由自在的闹,却感受不到站在身后的父母,已为我们挡住了所有的风霜雨雪。

时间推着毫无准备的我们由青涩来到了中年,一路跑,一路歌,一路苦,一路累。同行的小伙伴们为各自的梦想,陆续的相继离开,只剩下踽踽独行的自己。

绵绵长夜里,独倚窗前,千愁万绪涌上心头,开始为前途的渺茫而忧心,为爱情的离去而流泪,为婚姻的吵闹而怅惘,心在浮浮沉沉中挣扎,情在起起落落中徘徊。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当倦意袭来,茫然四顾,才发现自己已被熙熙攘攘的人群裹挟着前行了很久,只有自己的孤寂和清冷独自凌乱在热闹的人群里。

寂寂红尘,廖廖岁月,内心的愁肠百结如万马奔腾日夜不息。于是,我们迫切的想让自己的思绪倾泻而出;想让心事一吐为快;想让眼泪自由滑落。于是,我们与人排遣内心的愁闷;与人倾诉岁月的悲苦,与人倾吐生活的凛冽。

然而,人们步履匆匆,忙忙碌碌,都希冀着能让自己的日子过的体面和风光,都渴望着能在疲惫的奔波后获得轻松的释放和休闲。因而,我们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一大筐的客套与应付,自己不禁喟然长叹。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生活像个淘气的孩子,喜欢捉弄和搞怪。我们已像负重前行的蜗牛,它却还要为我们设置大大小小的路障和鸿沟,让我们遇见形色各异的人们,见证参差不齐的人性。它让我们一路得到,又一路失去……得到智慧与阅历,得到独立与坚强;失去简单和澄明,失去童真和童趣……

我们不再像儿时一样,一点点事情便满世界嚷嚷。因为,我们懂得了,你我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过不同的教育,衡量生活的标准迥异!因为,我们懂得了,你未曾经历过我的过往,未曾感知过我的眼泪,未曾感受过我的绝望……

因为,我们懂得了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随着岁华增长,蓦然发现,我们已在不知不觉间,在心中筑起了防御外界的厚重壁垒。也学会了收藏自己的心事,隐藏自己的心情,咽下自己的悲苦,消化自己的愁绪,更学会了自我悲悯,自我疗伤,自我治愈!

因而,若自己没有经历过他人的生活,就不要随意批评和指责他人的退缩和妥协;若自己没有一颗柔软善良的心灵,就不要无端揣测和质疑他人的哀伤和痛苦;若自己没有一双明亮温柔的眼眸,就不要无故猜度和推想他人的思想和灵魂;若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更不要站在自己的视角否定他人的人生和人性。

若不身在其中,何来感同身受

人生不易,谁都会遇见七灾八难,天灾人祸。虽然,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但也不宜隔岸观火。我们都是红尘儿女,应怀一颗包容和慈悲之心,善待和悲悯他人,理解和鼓励他人,欣赏和成就他人。

清浅岁月,紫陌红尘。因为,遇见过一些人,经历过一些事;感受过明媚的阳光,经历过不期的风雨。最终,这些人和事便渐渐沉淀为自己人生中一个个丰满鲜活的故事。

在每一个故事中,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我们依然能哭能笑能尽欢,依然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