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距離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已經過去十二年了,那時的小招還是一個每天悶頭讀書的初中生,聽著每天新聞裡報道的“美國次貸危機”、“全球金融危機”,感覺陌生而遙遠。

那麼這場次貸危機到底威力有多大?讓我們來看看危機造成的部分後果,感受一下:

  1. 全美當時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閉;
  2. 全美當時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華盛頓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倒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最大規模的銀行;
  3. 道瓊斯工業指數在一年半之內下跌高達53.8%;
  4. 冰島因次貸危機基本凍結了外匯資產,三大銀行被國有化;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那麼問題來了,次貸危機為什麼會發生?我們又能從中借鑑到什麼經驗呢?今天小招就與你說道說道。

起,金融管制放鬆與購房激勵政策

2001年互聯網泡沫後,美國為了促進經濟恢復增長放鬆了金融管制,並實施低利率的政策,同時對分期付款購房的利息支出免個人所得稅。在《社區再投資法案》的督促下,美國的金融機構向經濟能力較差、風險較高的私人或商業機構發行次級貸款,包括月供只用付利息的貸款,超長還款期貸款,大額尾付貸款甚至零首付貸款。

此時,雖然許多低收入家庭或信用等級低的人還款能力不強,但是在房價上漲,利率又低的經濟環境中,他們認為以後即使還不起也可以靠高價賣房脫身。因此,這些人也依靠次級貸款紛紛買上了房。在經濟形勢一片繁榮的景象中,沒人想到危機的種子已經悄悄埋下。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承,衍生品的瘋狂膨脹

上一部分中的次級貸款的還款條件對於借款人看起來多麼誘人:借款人借款後很長一段時間可能並不需要還本金,甚至連利息也不用,簡直就像白給一樣。但是金融機構和貸款公司對此心知肚明,一方面想把這些風險轉嫁出去;一方面想更快的獲取更多利潤,也就是儘快回收現金再放貸給新的借款人。為此,他們充分發揮金融創新能力,開始了瘋狂的資產證券化與再證券化:

方法解析: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① 切片

先把所有的次級貸款打個包,打折出售給投資人提前回收現金流。但是次級貸款由於違約率較高,直接打包出售的難度很大。於是機智的投行把這個整包按照還款優先順序切成了幾份,還款順序最優先的切片相應評級最高,可以少打點折(對應預期收益率最低)賣給風險偏好最低的投資人,還款順序次優先的切片評級相應降低,可以略少打折(對應預期收益率次低)賣給風險偏好次低的投資人,依次類推。切片評級越低,對應的打折力度就越大,對應的銷售對象也就是希望獲取更好收益率的高風險偏好的投資人。

什麼?你說切片評級太低可能會沒人要?不用擔心,投行把賣不出去的低評級切片收集起來,又打了個包,切片再賣……

② 信用違約互換

除了切片大法,投行還發明瞭投資保險——“信用違約互換”,即只要定期支付少量保費,即可享受資產違約時的全額賠付。在低利率和房價上漲的環境中,違約率極低,低收入家庭住上了大house,發放貸款的銀行狂賺利息,甚至投行靠著收“保險”手續費賺的盆滿缽滿。在這些金融衍生品的加持之下,次貸和相關衍生品的規模野蠻生長,短短數年爆發至萬億美元級的恐怖體量。

轉,加息引爆危機

虛假的繁榮總是會破滅的。在經濟繁榮和通脹高企的情況下,美聯儲從2004年扭轉了之前寬鬆的貨幣政策,轉向加息週期。短短兩年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就從1%上升到了5.25%,這對高度利率敏感的房價無疑是一記重錘,此時,美國的居民槓桿率也已高達98.6%。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隨著利率的不斷上升,房價開始轉跌,還款利息也在不斷增加。低收入家庭無力支撐棄房斷供,銀行望著漫山遍野的清收房產與高額不良,沒買“保險”的投資人等不到次貸還款現金流的兌付,賣“保險”的投行背上了鉅額保費支出,這個暴富的鏈條一環接著一環倒下了。到最後連買了“保險”的投資人也出現鉅額損失——因為賣“保險”的投行倒閉不見了。

合,我們能學到什麼

重新審視這場危機的始末,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居民槓桿率的過度膨脹是導致次貸危機的根本原因。而政策鼓勵、金融創新助推、廉價資金加持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加速了居民槓桿率的上升。尤其是複雜衍生品不僅對居民槓桿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更是最終次貸危機爆發的重要推手。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控制居民槓桿率與防止過度金融創新就成為我們從這場危機中能學到的最重要的經驗。政府也從2017年開始下定決心去槓桿,目前已經進入穩槓桿的政策區間,而對於房地產的定調仍為“房住不炒”,這一系列政策對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成效十分顯著。

目前,我國的居民槓桿率約為56%,處於安全區域,在發展金融衍生品時的考量也顯得十分謹慎。這不僅體現了國家堅決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的決心,也體現出國家“不著眼於一時,而注重長遠發展”的戰略眼光。

回顧美國次貸危機,最根本原因是房貸佔資產比重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