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博興地圖

【地名由來】

博興縣舊名博昌,因城內"昌水氣勢平博"而得名。後唐莊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是因為"昌"與"興"意義相近。

博興縣,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位於濱州市東南部,總面積900.7平方千米。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博興夜景

博興縣境內有黃河、小清河、支脈河三大水系,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全國蒲草系列工藝製品的唯一產地、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柳編和草編分別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被命名為"中國草柳編之鄉"、"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

【歷史沿革】

唐堯、虞舜、禹夏時屬季則氏國;殷商時,初屬逄伯陵國,後屬蒲姑氏國。周代,為齊國地。春秋時期為博昌邑(故址在今寨郝鄉寨郝村南)與樂安邑(故址即今老縣城)。戰國時期置博昌縣、樂安縣與千乘縣。秦朝因之,皆屬齊郡。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西漢時期,置六縣一國,即利縣、博昌縣、高昌縣、樂安縣、千乘縣、溼沃縣、延鄉侯國。諸縣中,利縣屬齊郡,溼沃縣屬渤海郡,其餘皆屬千乘郡。新莽時期,改千乘郡為建信郡。東漢初年襲西漢建制。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為樂安郡(後改"國",復改郡)境內為五縣地:博昌縣、樂安縣、千乘縣、利縣、沿黃地區仍為溼沃縣地,俱屬樂安國,各縣治所未變。三國曹魏因之。

晉代,千乘縣地併入溼沃縣,境內為博昌縣、樂安縣、利縣與溼沃縣,屬青州樂安郡。南北朝北魏時期,博昌縣移置今壽光縣,境內置樂陵縣、陽信縣與般縣。前二縣屬樂陵郡。樂陵縣治所始在蒲姑城舊址,北齊時移樂安故城。陽信縣治所在原博昌城。樂陵郡城在今陳戶鎮馮吳村。般縣治所在今店子鎮般若村。北齊沿襲北魏制,後周又因之。

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撤樂陵縣、陽信縣及般縣復置博昌縣,治所仍在博昌故城。開皇二十年(600年)置新河縣,大業初年(605年),廢新河縣,併入博昌縣。溼沃縣改為蒲臺縣。俱屬青州北海郡。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復置樂安縣、新河縣,連同原博昌縣俱屬乘州(武德二年置,領五縣,另有千乘、壽光二縣)。武德八年(625年)廢乘州,新河縣、樂安縣併入博昌縣。境內北部沿黃地區為蒲臺縣地,仍屬青北海郡。總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今寨郝村南)移於樂安故城即今縣城,再未遷址。

五代時期,梁朝沿襲唐代建置,後唐避獻祖李國昌諱,改博昌縣為博興縣。宋代,博興縣屬京東東路青州北海郡。金代,博興縣屬山東東路益都府。元朝初年,升博興縣為博興州,屬益都路總管府。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興州為博興縣,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沿襲明制。

齊魯地名探究——原名博昌,因避諱李國昌而得名——博興

中國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博興縣屬岱北道;民國四年(1915年),改屬濟南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制廢,博興縣直屬省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省先後設魯西、魯北、膠東3個行署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行署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設魯北、魯西北、魯西、魯南、魯中、魯東6個政府辦事處,仍轄17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博興縣屬魯北辦事處第十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直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24日,中華民國在山東的政權消亡。

日偽統治山東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3月5日,偽山東省公署成立。將全省劃分為魯西、魯東、魯北、魯南4道和濟南、煙臺兩市,博興縣屬日偽魯南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唐仰杜任偽省長期間效仿清代,山東設"九州十府"的政區建制,將全省由四道改為濟南、登州、萊濰、青州、沂州、兗濟、泰安、曹州、東臨、武定等10道,博興縣屬青州道。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偽山東省公署瓦解。

抗日戰爭期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秋,共產黨領導的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國三十年(1941年)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劃全省為膠東、清河、冀魯邊區、魯中、魯南、魯西6個行政區,博興縣屬清河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9月省戰工委改為省戰時行政委員會,領膠東、魯中、魯南、清河、冀魯邊5個主任公署及濱海直屬專員公署,博興縣屬清河主任公署。

解放戰爭期間,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13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省政府成立,劃全省為膠東、魯中、魯南、渤海、濱海5個行政公署,領21個專員公署。9月,博興縣抗日民主政府更名博興縣政府,屬渤海行政公署清河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山東省政府更名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博興縣政府更名為博興縣人民政府,仍屬渤海行署清河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博興縣屬惠民專員公署。1956年3月撤蒲臺縣,其地域併入博興縣。1958年撤桓臺縣、齊東縣,其大部地域併入博興縣。同時,撤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淄博專員公署。1961年復置惠民地區,博興縣改屬惠民地區專員公署。1967年至1977年,博興縣屬惠民地區"革命委員會"所轄。1978年,撤銷各級"革命委員會",博興縣改屬惠民地區行政公署。1992年3月惠民地區行政公署改為濱州地區行政公署,博興縣仍屬之。2000年6月,濱州地區行政公署改為地級濱州市,博興縣屬之。

【尋歡文史】

因李國昌而改名的城市

避諱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制度。"諱"即帝王或尊長的名字,避諱即避名,實質上是避字。帝王的名字即"帝諱",又稱"御名"、"廟諱"。帝王及祖先之名(個別朝代太子、皇后之名)舉國須避,又稱"國諱"、"公諱"。上司、長官之名在機構範圍內忌避,稱"官諱"、"憲諱"。縉紳及祖先之名在家族、社交範圍內忌避,稱"家諱"或"私諱"。聖人孔丘(金代周公姬旦)之名稱"聖諱"。個別重臣(權臣)或寵臣的家諱藉助帝王權力在全國忌避,從而上升為國諱。偶有官員自己擅改地名。還有一種情況,為避不吉或厭惡某人/物而改名,出於仇視而恥於與之同名,是一種特殊的避諱。避諱常用的方法有改字(始於秦)、空字(空格,或寫作"某"、"諱";始於漢)和缺筆(始於唐)。秦代始避正名(本字),三國始避嫌名(與本字諧音的字)。凡人名(包括姓氏)、地名(包括山川、政區、建築等)、官名(職名)、物名等與帝王、太子或帝王祖先等之名同字或同音,皆須更改以規避。

博興縣是因為後唐莊宗李存勖為避獻祖(李國昌)諱而改名。李國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但孫子李存勖比較有出息,所以其名字也進入了避諱的序列。"昌"字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地名用字,那麼,因為李國昌而改名的城市還有哪些呢?

同光元年(923年),避帝(莊宗李存勖)祖父李國昌(追尊獻祖文景帝)之名,改博昌縣(治今山東博興縣)為博興縣,改平昌縣(治今山東臨邑縣北德平)為德平縣,改靈昌縣(治今河南滑縣西南)為靈河縣,改許昌縣(治今河南許昌縣東北許田鎮)為許田縣,改金昌縣(治今浙江臨安市西)為唐山縣,改昌陽縣(治今山東萊陽市)為萊陽縣,改昌樂縣(治今河南南樂縣)為南樂縣,改昌寧縣(治今山西鄉寧縣西)為鄉寧縣,改昌江縣(治今湖南平江縣)為平江縣。

同光二年(924年),避帝(莊宗李存勖)祖父李國昌(追尊獻祖文景帝)之名,改永昌縣(治今福建福清市)為福唐縣,改須昌縣(治今山東東平縣西北)為須城縣,改吉昌縣(治今山西吉縣)為吉鄉縣,改福昌縣(治今河南宜陽縣西)為福慶縣,改延昌縣(治今湖南寧遠縣)為延唐縣,改義昌縣(治今湖南汝城縣南)為郴義縣,改孝昌縣(治今湖北孝感市北)為孝感縣,改昌明縣(治今四川江油市南太平鎮)為彰明縣。當年更名37處。 同光三年(925年),避帝(莊宗李存勖)祖父李國昌(追尊獻祖文景帝)之名,改益昌縣(治今四川廣元市西南昭化鎮)為益光縣。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因為李國昌而改名的地名在三年間竟然有數十個,僅僅山東範圍內就有4個。再想想中國歷史上數百個皇帝,中國地名因避諱而更改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了。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