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国际油价暴跌近5% ,后市还会下跌吗?

不执著财经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分两个时间段来看。第一个时间段就是欧佩克协议悬而未决的时期,另一个时间段是靴子落地之后。

(一)事实:

国际油价周五单日大跌近5%,但目前迅速反弹,而且即使看周五的跌幅,整体走势的底部依然是抬升的,底部并没有创新低。因此从技术面来看,当前的下跌并没有形成下跌趋势,需要密切观察。

(二)分析和预测:

由于当前信息面方面依然有几个悬而未决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沙特和俄罗斯到底是否继续将减产协议延期。这个靴子不落地,原油价格就不可能继续深跌。

但是,当前确实存在一个风险,那就是如果靴子落地了怎么办?这一点无法简单判断,目前尚无法得知靴子到底是朝哪个方向落。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一点风吹草动,市场就有可能过度反应。

根据之前几次减产延期的经验看,即使达成协议,油价短期可能也不会立即上涨。因为人们又预期,价格往往提前得到了反应。但是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的话,这个向下的风险确实不能排除。因为最近三年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

因此,总结一下就是,在靴子落地之前,油价可能不会深跌,但是如果协议无法达成的话,不排除深跌。


美天然气观察


国际油价的下跌和上涨与美国原油库存有这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上周11月27日元又开始下跌,从58.6美金开始下跌,跌倒了最低的55.2美金,下跌幅度3%左右。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油大幅度下跌,这还要看美国11月27日公布的一组数据,美国当周API原油库存。

这个数据是测量了每周的美国公司的商业原油库存的桶数变化。库存的数目影响了可以对通货膨胀和其他经济影响力造成影响的成品油的价格。而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都会对美国这个该产品的重大消费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原油主要出口国加拿大的货币加元产生重要影响。

公布数据大于预期值,而预期值是-34.7,公布值是360万通,显示库存充足,导致原油价格暴跌5%左右。

后市原油价格还会下跌吗?

这个就要看12月4日,礼拜三05:30分的美国原油库存变化。

如果公布值大于预期值原油还会继续下跌,如果公布值小于预期值,原油就会上涨。


社长财经


国际油价刚反弹没几天,11月30日就迎来一场大跌,跌幅接近5%,这恐怕是除了9月17日之外,今年国际原油价格单日最大的跌幅!

11月30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从每桶63.2美元大跌至60.69美元,当日跌幅高达﹣4.09%;同期,纽约原油价格也从58.20美元/桶跌至55.38美元/桶,跌幅更是达到了﹣4.91%,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了﹣5.50%,很是惊人!

油价为何会如此“暴跌”

国际原油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是非常之大的,当某种事件发生,导致原油供应增加(或预期增加),市场就会普遍看空,导致油价下跌。而这种事件,越具有突然性、超越市场预期,油价波动的就会越发剧烈!

比如,之前9月16日,沙特炼油设施被袭击,国际原油价格盘中一度上涨超过15%。此次,也有类似的突发事件发生:伊拉克总理辞职

伊拉克作为OPEC第二大产油国,此前几个月,因为国内局势动乱、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事态一度失控!此前,紧张的局势一直是维持国际原油价格高位的因素之一!

而此时,伊拉克总理辞职、国内局势趋缓,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会逐步恢复,国际原油供应趋于稳定,油价自然会迎来下跌!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掉的问题,就是市场对即将召开的OPEC+会议前景看淡

虽然,此前OPEC+将减产计划将延长至2020年3月,但本周传出的消息,让市场一度改变看法!

  1. 俄罗斯“消极”应对减产计划,近期更是表示冬季减产将有很大的难度!

  2. OPEC老大沙特表示,不会通过自身超额减产为别国减产不达标而买单。这就意味着,OPEC+减产协议或将名存实亡!

  3. 再加上,美国页岩油产能大幅度提升,世界经济增长疲软,这都利空于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度调整,也是必然的事情!

总之,国际原油市场“黑天鹅”事件频现,未来的走势如何,还真难以去准确估算,谁知道,明天又会不会继续出幺蛾子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国际油价这次暴跌主要是由于欧佩克和俄罗斯的减产协议延续存疑,因此价格出现下跌。

长期来看这一次下跌基本上已经把预期计算足够了,所以继续的暴跌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油价长期走低震荡还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国际油价今年以来一直维持了相对的低位,这来自于美国页岩油产能迅速的上升,对于供应端的支持。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于需求来说预期相对疲软,所以油价一直维持了相对的低位。2009年页岩油革命成功以来,欧佩克国家很难通过减产抬升油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欧佩克与俄罗斯达成减产协议之后,油价只是短暂的上升,随即归于了低位。

但是虽然欧佩克不能够迅速抬升油价,减产协议没有达成,却仍然可能让油价继续下跌,本来市场预期在近期的会谈之中,俄罗斯就会同意延续减产协议,但是俄罗斯方面放出消息说希望4月份再谈论减产协议的事情,这就是说俄罗斯对现有的协议并不一定满意,这样就导致了油价的暴跌。

但即便如此,现有的减产协议一直维持到明年3月,也就是说在现在的基本面下,油价继续暴跌的空间不是特别大,除非沙特私下增加产能,但是这样就失去了它在欧派克国家的话语权,个人认为不太现实。


咨询师天生


11月的第一天,一根3.75%的大阳线拉开了国际油价震荡上涨的序幕,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一根4.63%的大阴线,让国际油价一个月的努力回到了原点,这样的机会我们能把握吗?笔者的观点很明确,当前国际油价在中轴线附近震荡,该放就放吧,受消息面影响下的小骚动,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什么时间来点大点的消息,让油价偏离了中轴线,再去找机会进场,把握性更大。

基本面看:

美国页岩油产量爆发后,基本杀死了国际油价的波动,市场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美国页岩油终结了国际油价,中国制造终结了世界商品价格”,细想下来一点没错。美国页岩油的特点:产量高、停复工灵活、产能分散,这些特点决定了市场化程度很高,因为其成本大约在50-60央元之间,这就注定了国际油价只能围绕这个区间波动。不出现核弹级别的消息,很难撼动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技术面看:

从国际油价的周线走势来分析的结果与上面分析出的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看到:

2014年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开始爆发的元年,国际油价一路下跌;

2015-2016年,传统石油对页岩油的反击 俄罗斯联合OPEC与美国争夺石油话语权的时间,方法很简单,提高产量,压低油价,因为页岩油成本高,让美国页岩油亏本经营,失去市场,从而让国际油价话语权回到传统石油手中。其实,这就是传统石油和页岩油之间第一轮较量。

2016-2018年,页岩油的应对 可惜的是,传统石油打错了算盘,页岩油停复产灵活性太高,根本不会造成太大的亏损,再加上低油价也是美国希望看到的,但低油价对沙特和俄罗斯来说是致命的,用低油价不但打击不到美国,反而把自己搞的一身伤。当俄罗斯醒悟过来,减产提高油价后,就有了2018年国际油价的飙涨。

2018年-至今,传统石油和页岩油达成妥协 因为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国页岩油再次复工,这次俄罗斯和OPEC有了之前教训,没有再采取过激的行动,与美国页岩油之间达成了妥协,国际油价逐步回到页岩油的成本快附近。

我们可以看到国际油价在经历两轮博弈后,最终达成了妥协,传统油价话语权下降,页岩油成本价成为国际油价的中轴线。从技术面看,国际油价的震荡在逐步收窄,而中轴线就在50-60美元之间,这在去年时我们就做出过分析,不知道还有多少记的。

总结:国际油价在暴跌5%以后,现在NYMEX原油报价是56美元左右,就卡在美国页岩油成本位附近,这种位置上涨下跌都有可能。我们可以把50-60美元之间的区间看成油价的平衡区,在这个区间内,油价的合力趋向于零。但是,越靠近上下规,受到了引力就越大,这个引力自然是来自美国的页岩油成本。这时随便一个消息,就可能把让油价波动一下,但很难形成趋势,没有核弹级消息影响,出现大涨大跌的趋势性机会直接不可能。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国际原油短期暴跌,后市下跌空间不大,整体会保持在50~60美元之间波动。

WTI原油期化在10月30下跌4.51%,盘中最低下跌了5.48%,短期跌幅确实比较大,但这主要是由于消息面上的利空导致的,一是伊拉克总理辞职,使得伊拉克国内局势预期平稳,油价风险溢价降低,另一方面是OPEC减产不及预期。

总的来说,现在油价水平并不高,处于产油国与需求国都能接受的范围,油价今年以及未来较长时间,都会在50到60美元之间波动,如果价格太高,会推升美国核心通胀,不利于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美国有足够库存油来抑制油价。

但是油价过低,本身对OPEC来说支对盈利造成影响,OPEC会进一步减产提振油价,也会使得美国的页岩油失去竞争,毕竟页岩油的成本比沙特的采油成本要高得多,所以油价太低和太高都不符合美国与OPEC的利益。

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实际对原油的需求是不高的,再加上各国对新能源的发展有,原油的整体需求长期来看是一线下降曲线,中期来看则是震荡曲线,在这个过程中,短期的突然大涨和下跌,一般由外部消息面引发,难以持续,比如说9月中旬沙特阿美油田遇袭带来的大涨,也只是短期行为。


财经宋建文


刚反弹没有几天,国际油价又开始暴跌了。11月30日,美国WTI原油主力1月合约下跌2.72美元报55.42美元/桶,跌幅高达4.68%,当日跌幅创出今年9月17日以来新高。布伦特原油同样跌幅明显,主力2月合约收报60.73美元/桶,下跌2.54美元或4.01%。此外,稍早收盘的上海原油期货在夜盘交易时段收报450.7元/桶,跌幅为2.47%。

导致国际油价大跌,主要有三个因素:首先,伊拉克总理辞职造成隔夜油价暴跌的重要导火索。近日,伊拉克总理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表示,伊拉克近期发生的全国大游行已经持续近两个月,全国处于极度困难的情况,有关各方已无力控制事态。为保护伊拉克人民的权益,避免国家再度滑向暴力、混乱与破坏的漩涡,他决定辞去总理一职,希望伊拉克政府能够重新回到正轨。

据悉,伊拉克多地10月1日至9日爆发示威抗议活动,抗议政府腐败、服务不力及高失业率。自10月25日起,伊拉克多个城市又出现新一轮示威抗议活动,示威者继续抗议政府腐败、缺少公共服务及高失业率,呼吁政府推进改革等。直至目前,抗议浪潮仍未停止。示威活动越来越激烈,以至于事态无法得到控制。

而现在,阿迪勒·阿卜杜勒·迈赫迪的辞职消息,让一些市场投资者相信,伊拉克的抗议活动未来或将趋于平息,也正因此,原油市场的风险溢价消退从而带动油价暴跌。资料显示,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日产量接近500万桶。而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伊拉克继续进行反政府抗议活动,它们最终可能会影响石油出口。如今,伊拉克总理表示要辞职,新一届政府要上台,意味着这场抗议活动将走向终结,伊拉克将石油生产能力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再者,俄罗斯近日表示在冬季减产有很大难度,因为俄罗斯经济主要靠能源出口,如果冬季减产,会影响至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当然,俄罗斯之前表达的减产“口头大于实际”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但沙特方面也表示,将不再通过自身的超额减产去弥补伊拉克和俄罗斯超产的份额。这意味着,沙特不会为这些国家减产执行不达标而买单。毕竟沙特也不愿意失去冬季石油出口的大好机会。显然,OPEC+俄罗斯的石油减产协议已经名存实亡或者説效率大减。于是,国际油价就出现了大幅下调。

最后,美国页岩油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美发现大量页岩油储量,这意味着美国将来石油出口能力将大幅上升,由之前的进品大国,变为出口大国。根据美国能源署(EIA)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原油及石油出口量超过进口量8.9万桶/日。这是自1949年有政府记录以来,美国首次成为单月原油及石油产品净出口国。很明显,美国在增加石油的出口能力。如果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和俄罗斯持续减产协议,那美国很可能会乘虚而入,抢占他们原来的市场份额。

国际油价在11月30日出现了大跌近5%的行情,这主要是伊拉克总理辞职,伊境内的抗议示威将结束,伊拉克将恢复石油的生产。与此同,俄罗斯表面上执行减产协议,但暗中为了自己不愿意削减自己的配额,沙特看到俄罗斯不愿意减产保价,沙特也不愿意替俄罗斯、伊拉克去承担原本他们的那块减产份额。美国加大了石油开采和出口的力度。市场对于国际油价的反弹已经心灰意冷,所以近期国内油价大跌就不难理解了。未来国际油价将一直会在低位徘徊,继续大涨的概率基本为零。


不执著财经


此次国际油价下跌5%的直接因素是,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的辞职。由于前一阶段伊拉克对现政府腐败不堪、改革不力的不满,全国范围内发起游行示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和供应。然而随着阿卜杜勒递交辞呈,新总理人选产出并上任后,有较大可能会平息局势,伊拉克有可能会在短期内恢复石油生产和供应,增大全球市场的原油供应量。伊拉克总理辞职,导致市场对原油供应量看多的预期,是引发近期石油下跌5%的直接导火索。

然而,俄罗斯对于在冬季减产所表现出的消极态度,也是推动油价下行的重要因素。俄罗斯对于减产协议的执行“口惠而实不至”,并且俄罗斯在2020年4月前不希望与OPEC达成进一步的减产协议。实际上,俄罗斯的消极态度,使得市场对12月5日会议达成减产协议延长的前景持更加悲观态度,这也在较大程度上拉低了国际油价。

此外,沙特为维系现有的市场份额,也不会为平衡全球产量和油价,而自身超额减产以抵消俄罗斯和伊拉克的增产份额。现在的油价,仍然远远高于沙特的开采和生产成本,沙特有能力在油价进一步大幅下滑的逆境中生存和获利。因此,实际上,OPEC的减产协议已经名存实亡。

美国页岩油的进一步增产,及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和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未来美国的页岩油气产量还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这一市场预期也在中长期层面压制了油价上涨的空间和动力。

综合上面三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油价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但下跌幅度有限。油价将在可预见的未来保持低位徘徊。


默然时经观察


国际油价暴跌近5%,这背后有深刻的逻辑。这不只是页岩油革命带来的结果。


每年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能源消费和气候变化都是热点话题。

回顾人类文明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柴火是能源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当时,能源利用率很低,因此空气污染排放也很低。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革命导致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消费。19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62%,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65年,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消耗最多的能源,世界进入“石油时代”。1979年,石油占世界能源消费的54%,标志着第二次从煤炭到石油的能源革命。到目前为止,化石燃料一直是我们的主要能源。

随着每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能源的使用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不幸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我们未来的能源系统必须是清洁和低碳的,以确保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正在开启一个能源革命的新时代。未来能源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低碳能源生产。化石燃料必须燃烧来释放能量,这导致了排放和环境污染。现有的矿物燃料的密集工业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与此同时,对于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来说,清洁能源的成本太高,难以承受。

然而,太阳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之一。太阳能不仅是清洁能源,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不断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它可能很快就会成为一种更便宜的能源。

如前所述,2015年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已经降低到2005年的六分之一。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发电将比世界范围内的火电发电在经济上更便宜。可再生清洁能源取代化石燃料是当前能源革命的趋势。

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没有用上电,其中5亿人在亚洲。在未来,我们可以建设一个以太阳能为特色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通过分布式和微电网,让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在2030年用上电。该计划完全可以满足联合国《21世纪议程》对能源获取的要求。这种能源革命将带来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工业革命也是能源革命。主导能源的每一次变化都是一场革命。每一次变化都导致了工业和社会的发展。在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下,下一次能源革命正在加速进行。

未来,石油作为能源霸主地位将会被动摇,100美元,可能是遥远的梦了。


旁解生活与投资


原油上涨我上涨,原油对我有影响。原油下跌我上涨,我和原油不一样[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