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小学一年级课文中,故事是这样描述的: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寥寥一百多字,司马光机智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受课本启蒙影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我们从不质疑他的真实性。马光砸缸的故事脱胎于蒙古学者蔑里乞·脱脱主编的《宋史》,原文如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通过这点史料,对比课本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砸缸的疑点。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首先,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我国文字向来以严谨精准著称,缸就是缸,瓮就是瓮,两者是严格区别的。一般认为,两者都是盛放物体的容器,但敞口为缸,收口为瓮。一方面,人掉进缸内,容易爬出来,而瓮则比较困难,我们说的“瓮中捉鳖” “瓮天之见”以及“瓮城”就是这个意思。如此看来,《宋史》用“瓮”是比较贴合实际的。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看,如收藏家马未都所言,宋代并没有锻造敞口深腹大缸的技术;相反,古人制作收口大陶瓮的技术比较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就曾用瓮一类的陶器埋葬幼儿和少年,是为瓮棺葬。可见,瓮的体积之大。笔者揣测,为了便于理解的原因,后人将瓮改成了缸,因为明代时深水大缸已出现了,说成缸也就符合常理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其次,司马光砸缸时只是一个稚童,他的事迹为何能流传千古呢?司马光砸缸时只有7岁。司马光出生1019年,砸缸时应是1025年。而《宋史》写于300多年后,时间跨度比较大。这就给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其一,普通小孩子砸缸,大家夸赞一番了事,司马光一砸则震动京洛,甚至人们还作画《小儿击瓮图》。这应该和司马光的家世有关。司马光的父亲是光山县令,据说司马光的名字也是由光山县而来的,后来又做了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他的祖父司马炫曾做过耀州富平县令,名气也很大。他的远祖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可见,司马家族是累世名家,虽算不上大家,但名气是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传播应该和其家世有关。

其二,司马光生前声望极高,不仅官居宰相,而且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也不排除他的支持者对砸缸故事的大肆炒作。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其三,司马光死后,北宋僧人惠洪写了本《冷斋夜话》的小说,里面记载了“司马温公故事”,就有砸瓮救人的详细描述。这说明同时代的后人也是认可司马光的

其四,从《宋史》对司马光的评价(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来看,脱脱对司马光也是推崇备至,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载于史料。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综合来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除了弘扬美德之外,应该少不了当时各种力量的推动。但这其中,也会让人质疑故事本身。历史没有真相,有时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足够了。“司马光砸缸”想必就是如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