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前两天去小姨家,发现她的宝贝女儿如今变得非常的不可理喻,完全说不进话,小孩子在家简直就是呼风唤雨。这才发现,小姨对孩子的溺爱,已经让他们做父母的对孩子没有办法再管教了。

因为小姨是晚婚,到了三十岁才有了个女儿,对待这个孩子真的是百般呵护,宠爱有加,有时候都让人无法理解的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

孩子今天说妈妈想去弹钢琴,明天说想学跳舞,后天想要画画。小姨就满足她各种突发的兴趣,每个班都来报一个,简直是有求必应了。

因为父母总是在满足她的需求,稍有一个不满足,或者她稍微感觉到不满意,就开始乱发脾气。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这样的溺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最应该先意识到这样溺爱带来的后果,才能够开始做出改变。

1.孩子的心理承压能力变差

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宠溺,让他们不在接受外来的困难和挫折,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残酷和险恶,各种暴风骤雨似乎到了父母这里就被屏蔽在外,根本就不曾见过。

但是一旦长大,步入社会,父母不再能够做保护伞时,才发现原来世界并非真善美,这种情况时,他们就无法抗住这样的压力,严重的情况心理会崩溃,一蹶不振。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2.导致孩子自私自利

因为从小父母就顺应她的各种需求,任何情况下都会把她放在第一位,就会让她觉得,自己的需求总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主动给父母夹菜,父母回应说乖,宝贝吃,妈妈不吃。这样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认为,反正你们也不吃,那这就都是我的。

如果家长不重视这样的问题,那孩子以后就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认为大家都不需要,自己就是那个最重要的,变得越来越自私。

3.导致孩子的智力得不到锻炼

其实孩子在跟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时,也是通过对自己的语言组织,动脑筋之后才提出的。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就是父母能够顺着孩子的思维,跟孩子沟通交流,让他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更好的办法就是去问问孩子提出这个需求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需求的想法,有时候孩子的需求也并非单纯的想要、想买,也能够挖掘出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但是如果孩子一提出要求,父母就急忙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时只能够给孩子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反馈,而没有接下来再让孩子进行思考的机会,孩子自然也就得不到智力锻炼。

给孩子简单的设置一些障碍,实际上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4.导致孩子产生偏执性格

宠溺、宠爱,父母一味的呵护,在精神上也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信息。家长最常表现的宠爱方式就是呵护,无条件呵护。

孩子走路碰了头,就说是石头的问题。跟小朋友玩耍,孩子一哭,就认为是小朋友欺负了他。总让他觉得别人都不对,这样也是最错误的溺爱。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步入社会以后,他的认知出现了偏差,总是认为自己就是对的那方,对他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这种情况会陷入“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说的是一种消费水平,但是同样适用于孩子的这种心理。也就是当我们给孩子总是在妥协的状态,那孩子的心理标尺就是父母一定会满足自己的需求,给的期望值也就非常的高,定的标准也就很高。

一旦低于这个标准,或者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就会非常愤怒。因为没有遇到过这种被拒绝的情况,所以孩子的本能就是靠发泄情绪来让家长知道自己被拒绝了,让他不愉快了。

也许家长会觉得没有那么严重,自己的孩子那么小,谁家不宠爱孩子呢?况且孩子也没有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要求,为什么不能满足她呢?

可是家长却不去想,一味的顺应她的需求和想法,等到她步入社会的时候,社会给予不了她所要的需求时,那将对她是非常致命的打击,这才是宠溺、溺爱带来的后果。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家长该怎样学会爱孩子而不是溺爱?

1. 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有的家长会认为只要一拒绝孩子,孩子就会伤心,会哭闹,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伤心,就只能够妥协。也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懒得应付孩子,孩子只要撒个娇,就赶紧按照孩子的意愿,尽快满足她的需求,好让她不再打扰自己。

这实际上就是父母懒得去开导孩子,懒得去教育孩子,认为只要你要什么,就赶紧满足了就好,不要哭闹,不要撒娇,不要打扰。

但是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懒惰,就是放弃了一次跟孩子好好沟通,好好教育他的机会。也表现为对孩子根本就没有用心,只是敷衍了事,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孩子的爷爷奶奶这里,父母一般不会完全顺从孩子的要求。

2. 拒绝孩子之后,就要开始跟他讲条件

当然不是孩子所提出的要求家长都不满足她,拒绝她就完事儿了。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跟她建立良好的沟通,讲条件。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所需求的那些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来换取的,而不是孩子张张嘴,就能够得到的。这样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进步的心理,也会让她更珍惜自己得到的东西。

同时,在讲条件的过程中,也要让她写一个申请,让她说明自己想要的物品是什么,为什么想要,得到这个物品对她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好处。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3. 要给孩子树立威信

现在很多家长都习惯了用平等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一起步就是跟孩子做朋友,但是很多家长都忽略掉了家长和孩子之间,首先要先建立起父母的威严,才能够跟孩子做朋友,而不是让孩子没大没小,认为只是朋友关系,平等关系,而忽略掉还是父子关系的存在。

如果孩子一味的标榜我们是朋友,那很有可能父母的意见他是不会听的,认为父母没有资格去指导他,会让孩子认为那是“指指点点”。

长大之后,如果闯祸了,那父母也只能给孩子擦屁股,怪只怪自己当初没有教育好了。

4. 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

不能因为自己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忽略掉了孩子的成长,认为只要满足了他的需求就好,不去跟孩子进行沟通。

往往这样下去,当你意识到需要用心关怀他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所以,不妨耐心点,沉下心来,跟着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其实孩子在幼年时期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关键要靠父母的引导,甚至以身作则的影响,所以,在幼年时期一定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行。

溺爱让孩子陷入“棘轮效应”,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爱孩子?

一味的惯着、溺爱着,并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也不是正常的爱,而是一种畸形的关爱。

正确的关爱,就是用心将孩子培养形成一个健康的人格,让他在遭遇挫折困难的时候,都不畏惧,明白社会的本质,但又不畏惧迎接面对社会的勇气,这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