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個體診所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個體診所如何才能活得更好?

近些年個體診所發展迅如神速,規模更巨。

據國家衛健委之前的數據顯示,2018年1-5月全國診所數量由2017年年底的21.1萬個,增加至2018年5月底的21.8萬個,僅僅五個月,竟增加了7000家診所之多,不可謂不快。

龐大的診所規模,對於普通居民而言,確實是幸事,就醫更加便捷了。然而對於廣大診所而言,欣喜的是診所行業欣欣向榮,焦慮的是診所之間競爭愈烈。

那麼個體診所,如何在診所間短兵相接中存活下來,如何活得更好呢?

今天鑫泉健康小編就來為各位個體診所大咖們支支招。

以人為本

暖心暖患者


對於各大個體診所,精湛的技術是立身之本,沒有好技術的診所都是花拳繡腿,久了自然就會現出“小山丘的真面目”,而且還會被那些技術過硬的診所打得無招架之力,經營無以為繼的診所就得準備退隱江湖了。

不過單有過硬的技術,在紅海一般的診所行業,也不見得就能獨善其身,患者就能多得踏破門庭,生意火熱。

患者除了看重診療技術,而且還很看重診所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態度。

試想一下,你是患者,一踏進診所,護士一副愛理不理、清高得不食人間煙火、臉上嚴肅得像如喪考妣的模樣,你還有再來的慾望嗎?

診所醫生,對你滔滔不絕呈述病情,露出不耐煩的表情,略作沉吟就直接開藥,你都懷疑這藥究竟對症嗎?

所以說診所的服務水平和態度很重要。畢竟對於患者而言,可選擇的就醫場所很多,難道你的診所是瑤池靈霄,我非登不可嗎?

因而,對於廣大個體診所,除了修煉診療技術,還得在“以人為本”上多下功夫。時刻為患者多著想,患者在生了病的時候才能想到你,否則他可能就見異思遷了。

其實“以人為本”沒那麼難,態度和藹一些,時不時淺笑一下,另外診所雖然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但是不能墮入了“錢罐子”,一門心思琢磨如何在患者身上多薅羊毛,而是要想著如何為患者多省錢。

這樣患者才能投桃報李,為你多宣傳。對於診所而言,什麼引流、宣傳都是徒勞,只有患者的口口相傳,才是診所的“無冕金盃”。

不做千店一面

有特色才有未來


對於個體診所,差異化經營很重要,不能千店一面,否則將失去競爭力,唯有有特色的診所才能生存得更好,才更有未來。

對於廣大個體診所,可以在診療技術、醫療價格、服務等方面尋求差異化經營。

比如,當你的診療技術與附近有競爭關係的診所基本旗鼓相當,而且短期內技術也無法有突出的優勢,那麼你可以尋求在效果更快、價格更低、技術更安全等方面有所突破,這樣你的診所就更具優勢了。

再如,診所技術略遜一籌,就宣告要一敗塗地嗎?其實不然,只要技術不是遜得不忍直視,在服務方面做得更周全、更細緻、更暖心,也是可以贏得更多患者的青睞的。

另外,就是在特色診療技術與項目上,也要和周邊診所做一個差異化的配置。比如周邊數家診所都以婦科、不孕等治療作為核心特色,那麼你就不要跟風,因為跟著跟著就掉進坑裡面了。

這個時候,你就要另闢蹊徑,開設三高康復保健等特色診療項目,不同他們同場直接角鬥,避開鋒芒才能贏得更多生機和機遇。

不貪大而全

專注小而美


做個體診所切忌過度追求大而全,因為診所本身的定位就是做鄉村或城市、城鎮社區的片區基本醫療服務,診所再大能大得過醫院嗎?不說難以企及醫院,就是小型醫療機構,很多診所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既然如此,建議診所不要過度地擴大規模。因為規模過大,面臨的資金壓力更大,運營壓力更大,而且很多民眾在有大病或者診所設備、技術有限的情況下,並不會優先考慮診所,而是選擇去更高級別的醫療機構。所以診所做大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當然,診所適度擴大一些規模,適度採購一些臨床常用檢查設備等器械,還是有其意義的。這樣能為基層醫療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能更好地吸引周邊患者前來就診。

個體診所,對於吸納周邊患者的就診量是有一個上限的,你唯有專注在某些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預防與治療上,真正做出效果,做出口碑,才是正道,才能在存量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其實這樣的案例也是很多的。某些人氣爆棚的個體診所就是因為在某些病種方面做出了口碑,良好的口碑牢牢吸引了周邊的患者紛紛前來就診,而且還帶動其他病種的患者也來就診。這就是小編認為診所專注小而美的意義之所在。

總之,個體診所不要貪大求全,你再全全不過醫院,唯有專注小而美,才能以口碑迅速籠聚周邊的就診流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