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英美霸權的和平交接

有一個詞叫“修昔底德陷阱”,最近幾年很多人都在談,為啥呢?

這個詞,來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他當時觀察到: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迅速崛起,這種崛起的力量讓原來的霸主斯巴達感到恐懼,最終爆發了戰爭,結果是兩敗俱傷,這就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後來,大家就用“修昔底德陷阱”這個詞來描述一個現象——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要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就變得不可避免。

比如在歷史上,英國崛起,就要打原來的霸主西班牙;法國崛起,和英國就必有一戰;德國、日本崛起,就必然要挑戰英法美同盟;蘇聯崛起後,和美國搞冷戰,最後總是要分個死活勝負的。

這下你知道為什麼這個詞現在很熱了吧?中國在崛起,美國有點恐懼,它們之間會不會發生戰爭呢,歷史上那一幕幕的慘劇會不會重演呢?

不過,從歷史上看,也有一個相反的例子,那就是在英國和美國之間,他們就是和平接班,沒有爆發爭霸戰爭。大英帝國和平地退居二線,把世界霸權交給美國,國際政治上甚至為此發明了一個詞,叫“英美禪讓”。

過去,對這個現象的解釋通常是認為:英美兩國,同文同種,都講英語,都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政治制度很像,文化上也是一脈相承,所以才有這樣的和平交接,這個解釋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

但是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徐棄鬱老師寫的《帝國定型》,講的是1890年到1900年這十年的美國曆史,這裡面就對“英美禪讓”提出了一番新的解釋。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背景,就是英國國力的相對衰落,在19世紀末,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英國經濟不行了嘛。美國是1890年成了世界經濟的老大,替代了原來英國的位置,英國後面德國又在急起直追,所以一種焦慮情緒在英國社會和政府內部蔓延。

與此同時,英國的戰略環境也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英國對海洋的控制開始鬆動了。英國是以海洋立國的,但是當時法國、德國、意大利、俄國都在拼命造軍艦。英國沒辦法,提出了一個“兩強標準”,就是指英國海軍實力不應低於任何兩個海軍強國加起來的海軍力量,也就是說至少要相當於第二名和第三名海軍實力的總和。這個標準對英國國力的考驗,可想而知。

還是回到我們今天問題的核心。大英帝國就算是不行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畢竟還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它不會眼睜睜地把霸主地位交出去的。後來英國還和德國打了兩場世界大戰,那為什麼它偏偏不和美國死磕到底,而要和平交接呢?我們說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英國必須做出選擇。

要知道,19世紀英國的霸權,和後來20世紀美國的霸權,是不一樣的。美國作為霸權國的時候,世界上其他強國多數是他的盟友,比如英國、西歐、日本。但是當年的英國就不是了,英國人一直講“光榮孤立”,和誰都不親不近,獨自當老大。

這就意味著,任何崛起的國家都會挑戰英國,英國沒有實質上的盟友。所以,當美國和德國都在崛起,都在挑戰它的時候,英國就必須做出戰略方向的選擇,這個時候美國就佔便宜了。美國對英國的挑戰是在“邊緣”地區,主要集中在美洲,這個地區不是英國當時的戰略重點,對英國的刺激遠遠不如其他國家那種近在咫尺的威脅。

第二個原因,這個原因以前很少有人談,就是美國手裡有一個“人質”,誰啊?

加拿大,當時加拿大還是英國的一個自治領,理論上還是英國領土。但是加拿大的戰略地位比較脆弱,和美國有漫長的國境線,但是國力又不行。如果英國和美國鬧翻了,美國打不過英國,但是隨時可以征服加拿大。這筆賬,英國人是算得過來的,不划算嘛。

半個多世紀後,那個著名的冷戰設計師,政治學家喬治·凱南就總結說,“加拿大是保持美國和英帝國良好關係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人質’”。這是第二個原因。

但是最關鍵的是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的國力。

1890年美國工業超越英國以後,英國已經意識到了美國巨大的實力和潛力。英國海軍大臣賽爾邦就寫道:“如果有可能避免的話,我將永遠不會與美國爭吵。我們的國民還沒完全瞭解這一點,美國的財力是足夠的。如果他們選擇擴建海軍的話,他們將建起一支和我們一樣大的艦隊,然後超過我們。”

國力強大,還不是關鍵。關鍵是,英國和美國之間有一些歷史教訓。

英美之間有過兩場戰爭,第一場是1775年到1783的美國獨立戰爭,但是第二場戰爭,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那就是1812年到1815年的英美戰爭,在歷史上也被稱為“第二次美國獨立戰爭”。

第一次美國獨立戰爭,有法國人幫忙,美國贏了。但是第二次獨立戰爭,是1812年到1815年,正好是英國人打敗法國拿破崙的時候。所以法國不行了,美國只好獨自作戰。那個時候美國的國力還差得遠,所以這次戰爭,美國吃盡了苦頭。連首都華盛頓都被佔領,總統住的白宮都被英國人一把火燒了,當時的總統麥迪遜被迫逃亡到弗吉尼亞。

這場戰爭時間不長,但是英國人打著打著就意識到,贏了又能怎樣?美國幅員遼闊,而且戰鬥意志非常強,又隔著一個大西洋,英國不可能長期維持軍事佔領的狀態,財政也吃不消嘛。所以打到1815年的時候,雙方只好又簽訂了和平條約。

這場戰爭規模不大,雙方傷亡也不大,但是這場戰爭對後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英國由此看到,即使是一場勝利的戰爭也不能阻止美國的崛起,所以就逐步放棄了在北美與美國較量的想法。

重點來了,徐棄鬱老師在《帝國定型》這本書裡寫了一句話:一場勝利但是無用的戰爭,往往最容易催生“綏靖”政策。

什麼意思?

就是說,英國打美國,即使能打贏每一場具體的戰鬥,但還是沒有用。美國太大、太強、太遠,最終還是不能讓它屈服,與其如此,還不如服個軟算了。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農民和蝗蟲之間的戰鬥。你可以打死每一隻蝗蟲,但是面對太多太多的蝗蟲,最後還是得一聲長嘆,敗下陣來。也就是說,美國顯示國力的方式,不在於當時軍隊的數量和GDP的總量,而在於它就是敗了,你也拿它無可奈何。後來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但是又怎樣,半年之後,美國就在中途島打敗了日本,這才是大國國力的正確顯示方式。

因為以上三個原因,英國人後來才心甘情願地把世界霸權和平地交給美國,並且努力搞好和美國的關係,這在現在的國際政治上叫“英美特殊關係”。

回到今天,中國要想避免和美國的衝突,擺脫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其實也應該借鑑當年的這些經驗,也就是——

第一,不要成為美國的唯一敵人。要想方設法讓美國看到,在各種威脅中,中國不是最迫在眉睫的威脅,美國應該選擇其他戰略針對方向。

第二,所有能握在手裡的牌,都要握緊。

第三,最重要的不是要打仗,甚至不是要能打勝仗,而是要展現出一種可能:就算你打贏了我,你也不能阻止我的崛起。

這就是100多年前,美國崛起給我們今天中國帶來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