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国史短暂的郑国是怎样在西周灭亡之后崛起的?

獨家心探


郑国之所以能在西周灭亡后迅速崛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有利的外部原因;二、几代贤明君主的经营。

有利的外部原因

在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时,郑国帮助周王室渡过难关,获得了周王室的重用。

郑国的东面是鲁、宋,西北是成周、晋,东北是卫,西南就是陈、蔡、许和楚,周围还有许多姬姓、姜姓、偃姓、嬴姓及其他姓的小国。此时的晋国发生了内乱,翼和曲沃持续相互对抗,楚国的实力不足以北进中原,齐国也不够强大,其他的小国无法与受到周王室支撑的郑国相抗衡。因此,郑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获得了,获得了使其崛起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

内有贤主

  • 郑国在公元前806年建国,其第一代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郑国一开始是周王室的畿内诸侯,但郑桓公看到周室衰微,敏锐的认识到周王室的灭亡危机,很早就开始寻找脱离周王室的对策。他听从太史伯的建议,利用自己王朝大臣的身份,通过向虢、郐之君贿赂,取得了中原十邑之地作为新郑国的立足点。

  • 第二任国君郑武公,开启了诸侯兼并的先河。他先后兼并了虢、郐两国,是郑国成功由畿内诸侯成为畿外诸侯。
  • 第三任国君郑庄公,可以说是春秋第一个霸主,有“庄公小霸”之称。他对内用“养猪”的方式,除掉了受到母亲支持的共叔段,稳固了郑国政权,对外充分利用对于周王室的掌控,为郑国谋取私利。侵夺许国,干涉宋、卫、鲁等国,还助齐国赶走入侵的北狄。郑庄公之时的郑国,俨然是春秋初年第一大国。

总结:东周初期的郑国,处在中原地区,周边大国或有内乱,或还未发展强大,郑国初期的三代国君充分利用自己王室重臣的身份,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使得郑国在春秋初期迅速崛起。


伶官撰


要认识历史短暂的郑国为何能在西周灭亡后崛起,首先就必须要摆脱《史记》的误区。

近年来新出现的先秦史料《系年》,有这么一条记载:“昔我先君桓公后出自周,以车七乘,徒卅人,鼓其腹心,奋其股肱……,战于鱼罗,吾乃获函、訾,覆车袭介,克郐,庙食如容社之处,亦吾先君力。”

这条记载,说的就是郑国灭郐国之事。《史记·郑世家》记载,东虢国和郐国是郑桓公在西周覆灭前就已看中的猎物,也是郑国东迁的最初立足之所。灭郐国对于郑国后续在崤山以东的崛起,其意义极其大。

可这条记载中有两大异常之处。

其一,按《史记》说法,郑桓公在西周覆灭时就已经与周幽王共赴国难,战死在骊山下了,他怎么还能在西周覆灭后来灭郐国?其二,郑桓公吞并郐国,竟然只带了兵车七乘、徒兵三十人——郐国虽然不过是子男之国,会这么不堪一击吗?

对于前一个异常,今人在《系年》出现后,综合《韩非子》、《竹书纪年》的相关记载,倾向于《史记》中说郑桓公战死于骊山下是误读了《国语》的相关记载。《国语》中有这么一条记录:“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而毙。”这条记载中说周王室“十一年而毙”,而非郑桓公“十一年而毙”;太史公在看到这条记载时,极可能弄错了主语。因为郑桓公没有死在骊山下,他还主导了郑国灭郐之战!

《韩非子·内储说下》中,就记下了郑桓公灭郐时的权谋:“郑桓公将欲袭郐,先问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与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设坛场郭门之外而埋之,衅以鸡、猳(jiā,公猪),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

由此可见,为灭郐,郑桓公采用了反间计:伪造了一份与郐国良臣串通作乱的盟书,还故意让郐国国君发现;在郐国国君信以为真、将自家良臣都杀尽后,郑桓公就趁郐国国君人心尽失之际袭取了郐国。此外,为确保反间计能成功,郑桓公还在郐国发展了另一位得力的卧底——郐国夫人。《公羊传·桓公十一年》记载:“先郑伯有善于郐公者,通乎夫人以取其国,而迁郑焉。”可见,为了灭郐,郑桓公还引诱了郐国夫人!

在郑桓公的精心设计之下,郐国国君自乱阵脚,大势杀戮忠臣良将,人心尽失。再加上郐国夫人这一内应,郑桓公才能率领那么少的兵力而吞并了郐国。


西周覆灭后,在众多诸侯国还懵懵懂懂之时,郑桓公却最早意识到了危机,率先对兄弟之国下狠手,这是他能够出其不意地灭掉郐国,成功东迁的关键因素。

郑桓公去世后,继位的郑武公丝毫不逊色于父亲。

西周覆灭后,崤山以东诸侯在东虢国主持下,拥立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王,是为携惠王。而崤山以西,西申国、曾国等国早就拥立周幽王之子姬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二王并立之时,天下诸侯国大多视平王为弑父篡位的叛逆,不承认其合法性。可当郑武公看出携惠王不得人心之后,便果断地投靠了平王政权。郑国投靠平王政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在公元前767年,突然发兵攻打东虢国,并在制邑(今河南荥阳)杀死了东虢公!东虢国是携王政权的支柱,东虢国被灭,携王政权的政治根基就产生了动摇。

随后,为了能让平王政权安全东迁,郑国又沿着洛阳盆地周边一路扩张,先后灭了祭国、鄢国(今河南鄢陵)、胡国(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西南)等等小国,将洛阳盆地通往中原的各个交通要道完全控制在手中。

公元前762年,郑国基本完成了在洛阳盆地周边扩张的任务;当年,晋文侯就远赴西申国,将周平王接到京师(个人认为应该是今陕西彬县的周人故都豳),拥立其为王;三年后,即公元前759年,周平王正式东迁洛邑,与携王政权开始直接对抗;(清华简《系年》)公元前750年,晋文侯悍然杀死了携王姬余臣,让平王成为天下唯一的王。

因为数年来的拥戴之功,在成功东迁后,周平王不但赏赐大量土地给郑国,还把郑武公任命为执政卿,独揽朝政。


从这段经历可知,郑武公能审时度势,早早地投靠了周平王政权,并借周平王之名党同伐异,才是郑国能在春秋早期崛起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郑武公的权谋之术也丝毫不逊色于父亲郑桓公。

在灭胡国之前,郑武公突然问大臣:“我想对外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关其思对郑国侵略扩张的态势早就了然于心,便自作聪明地答道:“当然是胡国了!”

可郑武公一听,却勃然大怒:“胡国可是兄弟之国,怎么敢如此胡说八道?”说完,马上就命人将关其思给杀了!郑武公之怒,并非毫无缘由。早先,他刚把女儿嫁给了胡国国君;关其思让郑武公去攻打自己女婿,这岂不荒唐?!

胡国国君听说了此事,大为感佩,从此对岳父放了心,不再设防。可没想到,看到胡国防备松懈,郑武公却突然出兵,把胡国给灭了!

郑桓公灭郐,为郑国成功东迁打下了根基;郑武公投靠周平王,征伐洛阳盆地周边,基本完成了郑国版图的扩张。郑庄公继位后,郑国国土已经大大扩张,又手握周王室执政卿重权,成为东周小霸,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所以,西周灭亡后,郑国为何能够崛起?

首先是郑桓公在西周灭亡前早早地意识到危局即将到来,找到太史伯阳为家族预先规划好了东迁发展蓝图;其次,郑桓公、郑武公两代国君严格遵照此蓝图,在实践中一一付诸实施。有了清晰目标,又能竭尽所能地付诸实践,所以立国不久的郑国才能在西周灭亡之后迅速崛起。


欲云谈史论今


郑国自公元前806年建国,周宣王封弟弟友于郑。后犬戎进犯,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郑武公继位,在郑庄公时郑国迅速崛起,成为了春秋小霸主,郑国能在西周灭亡之后崛起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这几点。


1、首先是郑桓公选了个好地方:听从太史伯的建议定国选址

太史伯这个人绝对是一个高人,郑恒公建国选址时就向他打听在哪里好,太史伯明确的告诉他要建在洛水东、黄河南。并且替他分析了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因为这个地区周围都是一些小国,而且君主都好占小便宜,所以百姓都不太顺从他们,但你是宣王的弟弟,又正当权,你去那里,百姓肯定愿意归心于你。然后又给他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去长流那带,因为那里是楚国地盘,周朝衰弱后楚国肯定会强大起来,你挨着一个强大的邻居可不是什么好事;西方也不能去,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百姓贪婪又好利,所以友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向周宣王请示迁到洛水东部


2、救驾及扶龙之功,让郑开启了崛起之路

犬戎进镐京之时,郑友为了保护周幽王也被犬戎所杀,这时世子掘突与卫国,秦国、晋国等联军打败了犬戎,并亲自去迎太子宜臼进京继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论功行赏,掘突承袭伯爵,又加封为卿士。


掘突回郑后继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趁着周平王刚上位根基不稳,就开始扩张地盘了,吞并了东虢及郐地,把都地设于荥阳。


由于卫武公年纪大了,周平王十三年就去世了,所以郑武公就一个把持朝政,郑国就这样开启了崛起之路。


3、郑与周互质,让周王室威信扫地

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寤生和段。因为寤生是嫡长子,所以庄公去世后寤生继承了王位,这就是郑庄公。虽然郑国经历了公子段的内乱,但由于郑庄公早有准备,所以对于郑国的冲击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郑国内乱的原因,郑庄公有一段时间没去朝歌处理政务,于是周平王就想分权于虢公,想用来牵制郑庄公。这事让郑庄公知道之后向周平王说要辞职不干了,要回郑国去好好处理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周平王为了平息郑庄公的怨气,居然说要与郑国互质,周朝些时威严已经扫地了,试想一个诸侯国怎么能与周朝天子互质,这只有诸侯国之间才会干的事。


4、郑庄公假命伐宋,春秋小霸主地产得到确立

周桓王上位后就夺了郑庄公的权柄,郑庄公三年没去朝拜天子。这天郑庄公去朝拜周桓王,周桓王把郑庄公羞辱了一番,走时送郑庄公十车黍米,但周公黑肩私人送了两车彩缯给郑庄公,用以拉拢郑庄公今后好支持桓王的二儿子夺嫡。


于是郑庄公就把彩缯披在十车黍米上,说是天子所赐。然后又以宋国不长久不来朝贡天子为由,号召诸侯一起前去伐宋。齐鲁等国纷纷响应并出兵,后又纠集这几国去攻打许国,于是郑国在齐鲁郑中确立了盟主地位。


综上,郑国能够在西周灭亡之后崛起,主要还是因为郑国在选址上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然后由于在犬戎之乱中郑桓公的拼死护架及郑庄公的扶龙之功,到后面势力做大后又矫诏伐宋,然后确立了郑国在齐国鲁国这样一个小集团中的领导地位。


史海讲经人


郑国是如何迅速崛起的?时也运也命也?实际上,既是时势造英雄,亦是英雄推动了历史。

仔细研究先秦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郑国崛起的发端可以从《左传·隐公六年》中记载的周桓公的一句话得到答案:“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简单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大周能顺利东迁,是依靠了晋国和郑国呀。周桓公说这句话,是有着历史渊源的。

郑国始立

西周初年,由周公施行了几次分封,当时最强大、也是地位最高的诸侯国是鲁国,鲁国之后是齐国,此外还有晋国、楚国、宋国等一系列或强或弱的诸侯国,要注意的是,这里面是没有郑国的。郑国的出现,还要等两百多年。

我们都知道,西周末年,厉王残暴专横,导致国人暴动,最后不得不出奔于彘,西周国运江河日下,后来宣王即位,虽美其名曰中兴,但也不过是回光返照,接下来的幽王更是昏庸无道,直接导致了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平王在诸侯的护卫之下即位,迁都洛阳,是为东周。

而郑国的第一任国君郑桓公,就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叔。西周成立于公元前1046年,郑桓公封与公元前806年,可以说,比起齐鲁晋宋这些诸侯国来,郑国就是一个暴发户,但偏偏就是这个暴发户,成了春秋第一个霸主。

郑国始强

事情还要从周幽王说起,烽火戏诸侯大家都听说过,将的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导致亡国的故事。烽火戏诸侯这事真假存疑,但褒姒是真实存在的,周幽王确实也很宠幸她。宠幸到了什么地步呢?褒姒给幽王生了个儿子叫姬伯服,幽王竟然想废了太子姬宜臼改立姬伯服。

这下就捅了马蜂窝了,姬宜臼他妈申后是周幽王元妃,他外公是申国国君申侯,申侯一看外孙要被废了,顿时不干了,于是勾结犬戎作乱,最后的结果就是犬戎带兵攻破镐京,杀了周幽王和姬伯服,拥立姬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

平王即位,按理说纷争应该告一段落了,但事情没那么简单,一是犬戎攻破镐京之后烧杀抢掠,两百年经营毁于一旦,已经不能再作为首都了,幸好西周初年周公就开始营建雒邑,也就是洛阳,于是平王决定东迁。

但问题来了,因为幽王是被申侯勾结犬戎杀死的,周平王是申侯的外孙也脱不了干系,周平王也就背负上了弑父的罪名,于是诸侯国之首鲁国就不搭理周平王了。这时候,晋国和郑国站了出来,拥戴平王,并护送周王室一路到了东都洛阳。

(郑武公在影视剧中的形象)


正是凭借这份雪中送炭的从龙之功,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十分依仗郑国,郑桓公在镐京跟周幽王一起死了,其子郑武公即位,郑武公受到平王重用,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卿士在当时差不多相当于后世宰相的地位,郑国于是开始走向鼎盛。

庄公首霸

这时候,郑国已经位列诸侯,再加上周王室卿士的身份,崛起之路已经铺开了,但仍然需要一个能力足够强的人,带领郑国走完这条路,这个时候,郑庄公应运而生。

郑庄公名叫姬寤生,公元前744年即位,也继承了其父郑武公的卿士之位,郑庄公其人雄才大略,即位前二十年,修生养息,使郑国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到了公元前722年,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叛乱,被庄公打败,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了卫国躲起来。以这件事为契机,郑庄公在蛰伏二十年后,正式迈开了称霸的步伐。

很快,打着讨伐公孙滑的名义,郑国出兵攻打卫国,后来有分别和宋国、陈国、蔡国交战,郑国在这些战争中越打越强,打到后来实力超出了其他诸侯国一线。有一次,齐国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还向郑国求援,郑国派兵帮助齐国赶跑了敌军,后来又与诸侯国中地位最高的鲁国结盟,这时候,两大传统豪强齐鲁都与郑交好,郑国的威望日益隆重。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使郑国真正成为了春秋首霸王,那就是周郑繻葛之战。


前面说过,郑国凭借拥立平王之功,一直担任周王室的卿士,但后来平王死了,周桓王即位,把郑庄公的卿士给免了,郑庄公忍不了这口气,于是派兵攻打桓王,双方在繻葛这个地方交战,结果是周军大败。

虽然打败周军之后,郑庄公就决定退兵了,但经此一役,周天子的威望已经荡然无存,原本诸侯国对周天子还有的一丝敬畏之心也都所剩无几了,而郑国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毫不夸张的说,正是郑庄公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郑庄公虽不在春秋五霸之中,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春秋首霸。(注:春秋五霸本意是春秋五伯,意思是春秋时期的五个诸侯,而非霸主。但现在语义演变,很多人都将其默认为霸主。)


总的来说,郑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百年内迅速崛起,超越了齐鲁等传统豪强,登顶春秋首霸,有历史进程的外部因素,也是靠三任国君的选择。郑桓公凭借出色的才能受封诸侯,郑武公审时度势对平王雪中送炭立下从龙之功,郑庄公雄才大略带领郑国走向鼎盛。


卧闻海棠


我对历史中的郑国了解不多,有一次深入研究蔡、陈、宋、卫四个国的时候才被迫接受了郑国的深入学习。

我一开始只知道郑国是春秋第一霸。这个命题我曾经和很多朋友争论过,都不愿承认郑国是从春秋第一霸,但是事实上确实如此。

郑武公仰仗着对周王室的护驾有功,得到周王室的大力支持,这个是这个问题的核心。

郑国就是这样崛起,和秦国类似。

主要起因是周平王东迁,几个小国例如秦国。其中就有郑国保护周王室有功劳。于是,这几个小国速度的成为周王室的宠国,仗着周王室的信任、支持和撑腰,郑国迅速崛起。

本来这个问题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忍不住又要多说几句,就在这种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郑国也迅速的消亡,这和秦国形成极其相反的例子。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太重要了。郑国的西边是周王室控制的京都,再喜欢就是虎狼秦国。北面是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南面是另一个超级大国楚国,东边被蔡国,陈国、宋国和卫国环绕,再东边就是齐鲁大国。我们看出来什么?郑国被包围了,郑国处于当时世界的中心,无论哪一方要动刀兵,必伤郑国,这没办法,这就是地理位置的可悲之处。相反,秦国在最西边,就能修生养息发展国力,进行改革。我们玩过“红色警戒”游戏吧,一开局我方的主力工厂生在哪里很重要,如果生在屏幕角落,可以有时间发展,一旦生在地图中间,那可就最早被淘汰,因为你发展的再快,架不住三家两家同时或者轮流攻击。郑国就是这个道理。

二、世界形势。如果把周王朝的春秋战国看成一个世界的话,那么这个世界的格局是在不断变化的。有一种变化对郑国很致命。那就是中央王国的实力,受中央王国的庇护,如果中央王国实力很强,那当然是收到殷福很多,至少谁也不敢打你,谁都忌惮你,因为老大的棒子很可怕啊。这就跟一个单位一样,单位一把手和你关系好,其他中层干部和职工都捧着你,谁都不愿得罪你,一旦这领导调离了,你失宠了,你再看看周围同事的嘴脸,道理是一样。很可悲的是:周王室作为中央王国越来越失控,那么处于世界中心的郑国迅速沦为末流小国也是理所当然。

三、郑国当时的国土面积、人口都是比较小的。大概处于倒数三到四名的地位。古代冷兵器时代,人口就是国力,没人口、没面积就没地位。周边国家相互打架,郑国跟着消耗,就这种消耗都耗不起。

四,郑国没有优秀的人才。人口少,相比例人才极少,面积小,别人看不到你的未来,人才就不愿意来。相反秦国偏西面积巨大,这就是吸引人才的优势。面积小、人口少、人才少、国力弱,又不能吸引人才,再加上中央王国不给力,郑国那也就昙花一现!

五,郑国不争气。上述四点弱势,郑国没有清醒地看到,也没有改革创新,却内斗不断。郑庄公之后就开始国君不断被取代更替。使得郑国政局不稳,人心不齐。郑庄公之后继位的是郑昭公,没几个月就被郑厉公取代。4年之后,郑厉公被祭仲赶走。郑昭公在位2年,被郑子亹取代。1年后,被齐襄公所杀,又进入郑子婴时期。郑子婴在位14年,被齐国杀了,郑厉公复位。就我所说的不超过20年的时间8位国君。这20年郑国不断的换了8任国君,周边的国家早就崛起了,有的已然成为超级大国,哪里再给郑国崛起的时机?

最终,被韩国灭国。这个韩国是三家分晋里的韩赵魏中的韩国哦!









一曲新词一壶酒


郑国是利用周平王东迂之时,从郑桓公到郑武公及庄公时,挟天子令诸侯,从开始接受东虢郐两国贡献十邑建国,建立从陕西华县搬到河南郑州之国。

郑桓公是周幽王叔叔为司徒,管理国家土地户籍,他曾经打败猃狁,被他哥周宣王封到郑邑,陕西华县一块土地。

周幽王即位后,不理国政,沉缅酒色。诸侯离心,使犬戎不断攻破镐京。郑桓公建议周幽王迁都到河南。并派儿子掘突去河南为天子找地方。他暗中更叫儿子为郑国要地方,叫儿子向虢郐两借地。儿子以天子名义。到虢郐两国送去贵重礼物,说是借地,使得两国看礼物很重都说了,司徒来了,不用借,各自献出五邑给郑桓公,成为建立新郑国开始基础。

幽王被申候和犬戎杀死了。郑桓公也同时遭害,掘突当上郑国君,是郑武公。他和秦,晋卫国护卫周平王东迂到河南新国都,郑武公又得到天子赏给大片土地,领郑人也到河南建国。

利用是周天子卿土,却离间天子同郐国感情,破裂自己出兵把郐国君王杀了,占领整郐国。以后,又同天子视察边防时,领兵趁机天子到虢国时占领虢国夺取虢全国地方。使两国土地都成自己地盘。鸠占鹊巢,占领东虢,郐两国,继续扩张,扩张侵占周边八邑小国诸侯,还用给女儿为胡国君小老婆婚礼之时放松警惕灭掉胡国,成强大强盛的小霸主。大国郑国。

形成东到汴梁兰考,南到许昌,荥阳。西到虎牢,北为黄河之国,到郑庄公统治之时更加强大,挟天子令诸侯,积极向外扩张,使郑国的势力达到最为鼎盛。多次伐宋,争得。两国之间地方,召集诸侯,以天子之命伐许。取地使许国为其控制之国。

联合齐国伐鲁,还讨伐不听话邻国卫国,一直在不断扩张,更有|使周桓王大怒统军讨伐郑国的繻葛之战,郑军箭射周天子桓王,使周天子威信扫地 ,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陈宿敌国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

前七O一年,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结盟,俨然象是诸候霸主。但国在四战之地,大国林立,齐楚在先,晋秦在后,都把它当作争夺对象。不断分割。以后作为中原小国,离开励精图强开拓扩士,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时代,发展受限。必无出路,在战国时初期就被韩国兼并所灭。国人以郑为姓氏,也是郑氏由来。


ww3721王建文


先说一下郑国是怎么来的。

郑国的第一任国君姬友也就是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兄弟。周历王的儿子。周历王时期发生民变,厉王逃亡,宣王即位。宣王在位期间,姬友平时表现机智良好,深受宣王喜爱,于是在现在陕西华县给他封了一块地,就有了现在的郑国。

周幽王时期,犬戎经常来侵扰,郑桓公怕自己的势力受到损失,带着金银珠宝在今天三门峡一带从虢国和郐国手里买了一块地,成立了新郑。

郑桓公在抵御犬戎的过程中战死,郑武公即位。后来的郑武公在平王东迁过程中护驾有功,成为王室重臣,辅佐周天子。周平公为了感谢郑武公做出的贡献,就任命他为周王室的卿士。卿士对于当时诸侯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荣誉。等到郑武公死后,郑庄公成为郑国国君。

郑庄公对周天子的态度来了一个大拐弯,不就不像他父辈那样尊敬周天子,还经常欺负周王室的人。而他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周郑交质事件。在此后的多年里面,郑国不断欺辱周王室。经常会在4月收割周王室的小麦,在9月又去收割周王室的稻谷。周王室对于郑庄公干的这些恶劣事情非常生气,但是以内周王室已经不如之前,手中军队都没多少,所以周平王只能隐忍。

此时各个诸侯国之中,仅仅只有郑国一国一家独霸。号称春秋小霸主。






黄河大侠


春秋初期,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十分密切。东周的建立和周平王的东迁就是在郑国和晋国的支持下完成的。因护驾有功被封为卿士,参与周王室的政务决断,并获得很多的土地封赏。由于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郑国很快发展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

春秋初期,郑国的风头最盛。郑庄公先是平定国内内乱,接着依仗高明的外交手段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压过周边各国。而郑国势力的快速发展,使郑庄公不再满足做一名普通诸侯,他要成为霸主,向周王室的权威发起挑战。

周平王想以虢国牵制郑国,并将郑庄公在周王室担任的一部分职责和权利分给虢国国君。郑庄公前去质问周平王,而周王室得罪不起郑国,只好安慰。并且和郑庄公互派儿子为质,史称“周郑互质”。而这一事件使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周桓王继位,郑庄公本应第一时间去觐见,却拖了三年才去拜见新天子。周桓王以其长期不朝见天子为由免去郑庄公在周王室的职位,并召集大军联合数国讨伐郑国,史称“繻葛之战”,郑庄公大胜。击败王师和各国联军的郑国已经没人敢惹,终于成为春秋初期的第一个霸主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