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在我国5千年的岁月长河里,华夏大地上崛起了无数个强大、鼎盛的王朝,特 别是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时期,封建王朝更是有着绝对的统治力。而在封建 王朝之中,最有权势的无非就是皇帝了,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就是用来形容其至高无上的权力。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而在封建社会之中,皇帝要管理国家大事,每一个地方,每一天都会有问题出 现,而皇帝也不可能事必躬亲。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象征皇帝权力的事物,例 如玉玺、令牌、金牌、圣旨等等。其中,甚至无疑就是皇帝们最常用的一个了 ,正所谓“君无戏言”,圣旨就代表着皇权,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和威慑力。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在我们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往往能发现这么一个情况,皇帝在赏赐、责罚、册 封、调兵遣将的时候,都会使用到圣旨。而且,还有着很多人假传圣旨,为自 己谋取利益。然而,古代真的有人敢假传圣旨吗?

其实不然,在真正的历史上 ,是没有人敢假传圣旨的,不仅是因为假传圣旨的罪责极大,还因为仿造圣旨 的难度太大了。如果你去文古代人,为什么不仿制圣旨,他们一定会告诉你: 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首先,圣旨代表的是皇帝的意志,所以,在用料方面往往就会非常讲究。在我 们的印象里,圣旨就是一块黄色的布罢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圣旨并不是黄色 的,而是由多种颜色的线织成的布,上面会带有多种颜色和图案。一般,根据 事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圣旨的颜色,越是重要的事情,用到的圣旨规格就越高 。据悉,最高规格的圣旨,足足有着6种颜色,制作非常考究。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其次,就是圣旨的长度。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圣旨,也就和卷轴一样大小, 程度在20-30厘米左右。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在史料的记载中,真正的圣旨 最短都有2米,最长的能有5米多。在前些年,河北就曾出土过一份万历年间的 圣旨,足足有3.6米长。所以,往往去宣读圣旨的时候,都是有好几个人一同 前往。要不然,仅凭一人,是打不开这道圣旨的。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还有,在古代的时候,皇帝也下圣旨,也会根据官员的等级,来选择圣旨的长 度。因此,一些宰相、丞相等大官员,收到的圣旨都是四五米长。所以,在古 代要想仿造圣旨,就要先选择好传旨的对象,然后制作出符合规格的圣旨才行 。而这样的精巧的大“工程”,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的。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再次,在传递圣旨时,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在电视剧之中,皇帝写圣旨,无 非就是在黄布上写几个字,然后盖上玉玺,就可以拿去传旨了。而在真正的历 史上,却并不是如此,从制造圣旨,到书写内容,再到盖章、宣旨,都有着严 格的管理制度,并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负责人签字。这样做,可以保护圣旨, 也能追查到哪一个环节出了错误,好追究责任。

因此,接旨的人在收到圣旨的时候,上面都会有着许多官员的签名。要从想仿 造圣旨,还要弄到这些官员的签名才行。要不然,官员见了圣旨,也不会拿它 当真的。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最后,也是最困难的一点,那就是圣旨上的第一个字:奉。我们都知道,宣读 圣旨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这“奉”字就 极有讲究,往往都是由皇帝亲自书写,而后在由工匠用五彩线进行绣制。并且 ,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认得这个字迹。不过,也有人会说了,字迹不是可以 造假吗?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个“奉”字的确可以仿造。但是,你知道这个“奉”字 ,它在哪里吗?它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在圣旨的第一个字,而是会写到某一行 、某一列,或者是藏在某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就相当于皇帝和官员的“暗号” 一样。因此,古人才会说,你连这第一个字长什么样子,在哪里都不知道,你 怎么去造假?

圣旨作用多多,为何没人仿造?古人:第一个字都不认识,怎么造?

综合来看,仿造圣旨绝对是一项大“工程”,因为你没有皇帝身边,那些制造 圣旨的人员和体系在,所以要想假传圣旨,非常困难。再者,圣旨几乎都是有 时效性的,等你好不容易造出了假圣旨,或许就已经派不上用场了。所以,古 代人不敢,也不会去仿造圣旨,毕竟难度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