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2022年中国18-44岁人口将减少3000万,房价上涨还有希望吗?

a820697057


2022年中国18~44岁的人口将减少3000万,房价上涨还有希望吗?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先给出答案,房价上涨无望。

18~44岁的人,再说明白一点,主要就是指80、90、00后这三代人,80、90后也正是当前楼市中购房的主导力量,是真正的刚需一族。他们不接盘,开发商手中的房子恐怕就难卖出去,也不要说房价上涨的话了。再看当前的楼市情况,房价已经非常高了,依靠他们推动房价上涨,不可能了。

人们常说的推动楼市需求的因素,比如,结婚购房需求,因子女教育的购房需求,在80、90后这里就用完了,下一次再起作用要等到他们的孩子长大了,还需要等10~20年。那时他们的房贷还没有还完,或房贷刚还完,有没有能力再买房都难说。

从养老方面来说,60、70后应该有购房需求的,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应该层面上。为了孩子买房,60、70后的钱包早就掏空了,有需求也买不起了。

所以,不要说人口减少3000万,就是一个不少,房价也难以上涨。

如果考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因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相应的房价也会水涨船高,但扣除通胀因素后,房价其实也没有上涨的。


财经小韭


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在未来可能面临总数下降的趋势,中国今年经济发展速度快主要因素一个就是得益于人口红利,现在人口要减少,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房价是否下跌。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说人口减少国家在提倡多生多育,这是宏观政策,我辈80头的人没有勇气响应,但周围的85后,90后确实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备战二胎,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二胎们长大后,虽说不上再次出现人口红利,但也绝对少不了的。且由此产生一个问题,原来两房为刚需,三房为改善,那么二胎以后就是三房为刚需,四房为改善,目前已经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带动了大户型的热销,进而价格上涨。

再次,还要看高层政策,那就是国家城镇化政策,这是势在必行,因为耕地越来越少,要保证吃饭问题,国家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也应该势在必行,那么农村富余劳动力去哪里,去镇上,去县里!镇上县里的人去哪,去市里!市里的人去哪,去省会!省会的人去哪,去北上广!这种流动势必会造成供需,有供需就有市场,有气场自然就有买卖。换言之,生的人少了,来的人多了,我房子依然有市场。

综上,我认为优质的居住资源自然会价格坚挺,被淘汰的是劣质的教育资源。但国人消费越来越理性,这种跟风式上涨不会再有,毕竟选择资源更加丰富,价格趋于更加理性,房子回归居住属性。





细数杂陈五味


2022年属于中短期,所以人口对于房价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或者说中短期来看,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并不会对房价产生多大影响,房价依旧会有上涨的期望。理由如下:

一、中国经济仍旧处于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过程中

尽管2018年GDP增速回落到6.6%,但放眼全世界,比中国增速高的大国只有印度一个,剩下的都是东南亚的一些小国家。2018年中国的GDP增加值相当于多出了一个澳大利亚的GDP。2015年的时候国家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2025年将中国有低端制造业完成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换句话说,如果成功了,那中国的GDP增速很有可能继续维持在6.0%左右,不会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掉到5%。只要经济维持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房价上涨的预期就一直存在。

二、现阶段房地产行业趋冷,是“时间换空间”的典型代表

98年房改以来,房地产一直作为拉动我国经济的火车头之一,而且是最强力的车头。但现在车头和车身的链接出现了问题——过高的房价极大的抑制了消费,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强力的挤出效应。国家看到了这点,所以用史上最严厉的政策压制房地产,禁止暴涨暴跌,以求在这段时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民收入再上一个台阶。

三、一二线城市作为城市化的排头兵,房价上涨的预期依旧存在;甚至在未来,三四五线城市都有可能开始吸纳人口和产业

四大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和产业集中度都非常高,所以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是一直存在的。未来3-5年,各省都将执行强省会战略,这样在每个省都会出现1-2两个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对本省的人口和产业虹吸效果是非常强的,所以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预期普遍不低。但这些城市终有饱和的一天,三线城市则会作为一二线城市的后备力量,开始慢慢吸纳人口和产业。所以,我认为,虽然现在三线城市的房价有点离谱,但未来上涨的预期依旧是存在的。四五线城市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也会分一杯羹,但时间不确定。

四、房地产“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人口的问题,于15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我估计,全面取消计划生育其实也在高层的讨论范围之中,但这一项国策牵扯到的东西太多,近期不会出台。但未来一定会全面取消计划生育。房地产商,地方政府都知道,未来一定会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房价上涨的预期一定继续存在。


宗超的分析小站


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以2019-2022年的四年期间,还剩下多少需求,现在充满着不确定性,房价会从哪一年开始下跌,没人能准确预测,反正最迟到2022年之后,需求下降会非常明显


汇聚思想


曾有人说过,房价才是当今社会最好的避孕药。

如今社会压力倍增,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呼吸困难”,即使是国家在开放二胎政策上,也明显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提升,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净增长率明显滞缓,老龄化随之越来越严重。

在国内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均衡的形式下,很多内地城乡因人口年轻群体大量外溢至省会或其他的一二线城市就业谋生,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阻隔。

长期来看房价,无疑会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说房道房


以政府的角度,房地产可以拉动经济,而且我们的房子一般只有70年的产权或者50年的产权,所以只会盖了拆,拆了盖。房价不会涨太多,但是也不会掉。


30年从事建筑装修


有希望,但是有价无市,买不到也卖不出。


楚枫楠


估计四十五以上的大部份估计不会进城了


用户5817829947067


房价功不可没!


用户8947740196817


比如深圳这样的地方,1500万人口。但是有房有车的人只有80万人。也就是人口的15分之一弱。对吧?15个人中只有一人有房有车。这个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有的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几十套上百套房子。有的人没有。有的人开几千万的车子,有的人骑电单车。至于房子是不是会上涨,鬼知道。

另外,3000万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多的。可是事实上,只是吓唬人的。因为你得看这个减少的分布图,是死的人多了,还是生的人少了。3000万,一个亿就有3.3个3000万。十个亿就有33个了。再加四个亿,又是13个,加起来我国人口就一共有46个30000万,对吧?少掉一个,还有45个呢,慌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