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做媳婦和做閨女有什麼區別?

小幸福t



閨女和媳婦兩個詞彙同一個女人,但是管其中一個可以叫老媽,另外一個只能叫媽。

老媽從這個女人哇哇落地捧在手心看著長大,一個眼神,一個神態都能知道這個女人在想啥,一生惦記的也是她,媽也是這樣,只不過一生惦記的不是她。

閨女在老媽面前可以撒嬌,生氣,倒立拿大頂反之媳婦在媽面前要恭恭敬敬,委婉淑女,服服帖帖。


閨女在老媽家可以躺著沙發翹著二郎腿啃著蘋果哼著歌~,反之媳婦在媽家洗菜做飯切水果,似乎這世界上的家務活就沒有自己不會幹的。

閨女和老媽出門前,老媽穿的衣服就沒合適過,這件那件都不行,非讓穿自己給買的。媳婦和媽出門前,媽穿啥她得都說顯年輕。

閨女跟老媽鬧意見,第二天主動打電話的肯定是老媽。媳婦跟媽鬧意見,第二天你不打電話
估計過不去。


不過要明白,閨女愛老媽是母女情,媳婦愛媽是照顧你兒子的面子。

――區別不止這幾點,大家可留言――


訷小孬iOS


不僅有區別,區別可以說很大哦!


我婆婆是一個性格很好的人,可即使這樣,和自己的媽媽比較,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我的手機備註裡,公婆備註是爸媽,我的父母備註是老爸老媽!


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看看做媳婦和做閨女的區別都有哪些?


首先,我們從日常生活的最小事情開始,第一件事就是關於睡懶覺。



做閨女,你在自己爸媽跟前,想睡多久睡多久,就算不吃早飯,接著還可能錯過中午飯都沒有關係,頂多就是被媽媽唸叨幾句。


但是,如果是做媳婦,你可別想了,即使你很想睡一個大大的懶覺,可是你還要顧及到公婆。


很多結婚的人尤其是女性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老公可以睡懶覺睡到大中午吃飯,不起床被罵幾句然後就完事了。


但是作為一名媳婦,如果你想要家庭和睦,可別太任性,畢竟你不做早飯,婆婆準備了早飯,老公不吃老人心裡已經有氣了,但是有氣那也是自己親生的,媳婦要是有樣學樣,那就大發了!


接著說說吃飯這件事。


做閨女,媽媽做的飯不可口,你會直接吐槽,不好吃,我不要吃了,下次怎麼做巴拉巴拉一堆。


你媽可能會瞪你兩眼,然後罵一句:不吃就別吃,有本事以後也別吃!


但是在婆婆家,作為媳婦,婆婆做的飯菜,不好吃這句話一般都是由老公說出來,自己內心雖然也認同,但是嘴上絕對不能說,要說就說“我覺得很好吃啊”,還要統一戰線幫著婆婆罵挑嘴的老公!


其次就是溝通和交流問題。


做閨女,你和媽媽說話,想說就說,不想說可以繼續捯飭手機,不想理就不想理,媽媽頂多象徵性的拍你幾巴掌。


可是,如果是婆婆,你不可能那麼任性,不僅要認真的聽她說什麼,說話的同時你還要考慮這句話說出來對不對,會不會讓婆婆想多了,不開心!


做閨女,老媽和你念叨自己以前吃了多少苦,她的婆婆,也就是你的奶奶以前有些事做的很不對,很不好的時候,也許你聽的煩了,會回兩句“哎呀都那麼久的事情了,你能不能不要再說了,煩死了”。


可是,如果是作為媳婦,婆婆和你說的時候,你就要感同身受,還要義憤填膺,然後婆婆舒心了,後面的日子自己更爽快,即使和老公有爭執也有人幫忙啊!


有書課堂


看了這些回答,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我到覺得婆婆跟媽已經沒什麼區別了。

1. 不管是到孃家還是婆家,我都不會管,想睡就睡,想起就起。因為我也沒跟他們住一塊兒,誰管我呢。

2.生活中的苦與樂,我也不會跟兩個媽媽說。你的苦,告訴任何一方,好像都沒什麼作用。婆婆也不會真的同情你一把,告訴自己的媽媽,讓她跟著擔心嗎?豈不是不孝!

3.結婚的時間長了,慢慢的就發現,其實只有自己的小家才是港灣。媳婦也好,閨女也罷。都是你人生中的角色而已,你每天扮演好這個角色就好了。不用去仔細區分這裡面的區別。剛結婚的時候,這些區別當然大,但是10多年過去了,慢慢的變得不計較了。

人到中年,果然活得更佛系,更通透了。

每個結婚的女人都會經歷這些痛苦的過程,把心放寬,大大咧咧的,不要太在意這些細節,估計會舒服很多。


湘柏久久情感


婆婆不是媽。媳婦不是親閨女。


閨女是親人,媳婦是外來加入新家庭的人。

對待親閨女只有疼愛,可以不用考慮記仇,和媳婦交往是人際關係,有距離也有些要求。

承認這些是真實存在的,不對他人有過高的要求,反而可以和諧的相處。



閨女vs媳婦

大眼是一個很實在也很勤快的人,婆婆在家裡住,她每次都是搶著刷碗,打掃衛生,看到婆婆沒衣服穿了趕緊買件新衣服,襪子破了買新襪子,換季了買新鞋。雖然在生活中有一些習慣不太一樣,但是這些方面還是挺孝順了。現在婆婆會直接跟她開口要了,明示暗示的要什麼樣式的衣服等等。讓大眼心裡有些不舒服。


特別是婆婆的閨女來的時候,婆婆明顯對待是不一樣的。家裡啥好的都拿出來給閨女,包括一些是大眼買的自己家用的,甚至還有一些是媳婦的保健藥,都往閨女箱子裡塞,讓大眼非常難以接受。她經常問我說,“是我不對嗎?我怎麼覺得這樣的婆婆不可理喻呢!我給她買貴的衣服,我自己穿便宜的,她也挑三揀四的以為我敷衍她,她閨女買只烤鴨,她都能給左鄰右舍的吹噓半天!”



1、我主動給您買是自己願意,但是您直接張口給我明示暗示的要,卻讓人不舒服,重要的是現在生活並不是那麼富裕,自己都捨不得給自己買貴的,也已經很久沒有給自己爸爸媽媽買什麼東西了,這些都讓大眼覺得既反感又愧疚。

2、我掏心掏肺的對待你,卻也抵不過你閨女一星半點。心裡如何能平衡?


其實,正因為婆婆不是媽,媳婦不是親閨女。這樣現實的存在,再加上女性本身的敏感性,讓婆媳關係很難真的實現完全的融洽,只能是近似於母女,但是肯定成不了真母女。



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我們忘記了在婆媳相處中需要的重要方面“感恩”“知足”“距離感”。


1、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本身沒有血緣關係,法律並沒有規定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岳父母負有贍養義務。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1條規定:“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配偶只是“應當協助”,並非贍養人。

但是中國是講究傳統美德的,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重視的方面。但同時對於媳婦和女婿的盡孝和付出,老人需要給予一定肯定和認可,公婆和岳父母對於我們小家庭的幫助,我們也要懂得感謝和回饋。

感情的經營上離不開“感恩”和“知足”兩個方面。


2、兩代人的觀念千差萬別,有距離感是正常的事情。沒有必要一定要說服別人按照自己的思維習慣來做事情。承認“距離感”的存在,給予對方空間和自由。不限制不控制不強求。


歡迎關注我呦,一起探討情感疑惑!

金格格小屋star


1、同樣的頂嘴

頂媽媽的嘴,媽媽一下子就忘了,頂婆婆的嘴,一輩子牢記在心

2、同樣的切水果

媽媽切水果給你吃,順其自然,你切水果給婆婆吃理所當然

3、同樣的煮飯、洗碗

肚子餓了,媽媽煮三餐給你吃很自然,婆婆三餐煮給你吃很不孝,吃完飯媽媽洗碗很自然,吃完飯婆婆洗碗很不孝

4、同樣的忘記

吃飯時間忘了,叫媽媽沒事,忘了叫婆婆吃飯沒禮貌

5、同樣的沒幫忙

媽媽在忙,你沒幫忙沒怎樣,婆婆在忙,你沒幫忙很不孝

6、同樣的出門辦事,不一樣的心境

在媽家,出門辦事,不必趕回家,會等你吃飯!在婆家,出門辦事趕回家煮飯

7、同樣的旅遊

出門旅遊沒帶媽媽,沒人說你不孝,但沒帶婆婆,可有人說你不孝

8、同樣是撒嬌

在媽媽面前頓腳,是撒嬌,在婆婆面前頓腳,是大逆不道!女兒總歸是女兒,媳婦畢竟是媳婦

媽媽只知道自己做人家媳婦是很難,在別人家做媳婦的女兒更難,但成為了婆婆的媽媽們卻沒有想過,在自己家做媳婦的女人同樣難

ps:媽媽說要嫁人不只是嫁老公,是嫁進另一個家,所以要找,倒不是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而是一個可以包容你的家庭,這些話,也只有結過婚的人才會體會得到,才會覺的當時要是聽媽媽的話就好了……


跪射俑


自己生的自己疼,好婆婆需要碰到好媳婦。好媳婦也需要碰到個好婆婆,有任何問題一定要互相溝通。敞開心扉交談才能做到沒有矛盾。

婆婆畢竟不是媽,媽可以無所忌忌什麼話都可以說,俗話說母女沒有隔夜仇。但是婆婆不同,一說錯,對方可能誤會意思放心裡記恨一輩子。

有節日時候給自己媽買禮物等,媽會心疼你浪費錢,叫你存著。給婆婆買有的婆婆表面高興,背地會嫌棄你質量不好等等。要是什麼都沒買,媽不會說什麼。婆婆會有意見,滿世界宣傳你什麼都沒買過。人都是相互的。不要指望一方付出。覺得一方理所當然。

關於孩子,媽會說讓你注意看,孩子最重要。真碰到什麼時候媽會先安慰你。而婆家,什麼都不管不顧,孩子發燒感冒還是啥的,第一個集體圍攻你。

關於早起,在家隨便睡,自由自在。在婆家一睡晚就是自家媳婦懶等等。

還有等等。。。元芳,你們怎麼看?



呆萌瑤寶


做媳婦:你做什麼都是應該的。閨女:啥都不做也沒啥毛病!

自己和弟弟都結婚好幾年了,有時候回孃家住一段時間。母親會給我說很多悄悄話,但是有些事情我真的不敢苟同,嚴肅的告訴,她不要差異化對待弟妹,雖然現在稍有好轉,可依舊~~

1.家務:兒媳一定要做,女兒不一定

弟妹生了孩子未斷奶,所以一直在老家待著。兩個孩子的衣服,弟妹她會單獨洗,因為小孩小,擔心大人有細菌啥的傳染小孩,其實這個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母親總給我吐槽說,弟妹嫌她髒,我明確給她說,有的兒媳,會讓婆婆會開水消毒幼兒衣服(我編的哈,不知道有沒有),沒讓你做都不錯了。

家裡有兩層樓,弟妹會每天把家裡託得乾乾淨淨,母親的衣服她也會給洗。只有一點她不會做飯,但是端碗、洗碗、擦桌子都是她做。但是母親依舊不滿意,其實她心裡是滿意,對外人都是誇讚兒媳,可就是面對面的時候,她好像拉不下面子還是咋地。

我在家,很窩囊,自己的房間都很少收拾。出了端碗和洗碗,其他的家務我都不做。也不是我不想做,是我沒那麼勤快,拖地一天一拖我覺著太頻繁,哈哈。

弟妹也委屈,有時候告訴我,我就委婉的吵母親。不能讓她知道是弟妹高的狀,有時候說是弟弟告狀的,母親還能聽進去一點、收斂一點。

2.穿著:兒媳一定要規矩,女兒不一定

弟妹比我小五六歲,都是95後,夏天喜歡穿短褲,短裙等。

因為我個頭高接近170,所以穿衣服會中性、男友風一些,基本不穿短褲、短裙。

母親就很受不了,弟妹穿這些衣服,感覺一動就走光,都結婚了還這樣多不好~~

3.吃飯:兒媳一定要多吃,女兒也儘量多吃但不強求

因為弟妹二胎還在母乳,母親每次做飯都燉湯,每次都讓她很大一盆。這個其實電視劇裡也演過,一味只想到孫子不顧兒媳,兒媳堵奶什麼的。

弟妹沒有堵過奶,但是每天喝她也夠夠的了,不喝每次母親都說,還在還小,不喝奶水質量不行~~

我在家就會說不想喝就不喝,一頓不喝,奶水質量也不會下降多少呀。這時候母親就會瞪我,但是她管不住我。

我在家不規律吃飯、吃夜宵等,她從來不說啥。

4.花銷:兒媳花銷要有度,女兒花多了笑笑就過去了

特別是買衣服、化妝品,母親老師給我吐槽。但是弟妹才20多歲,正是清楚年華,打扮是因該的,不打扮才是不對的~~母親每次被我批評了,就會說她年輕時都沒用過護膚品~

我用的護膚品是嬌韻詩、香奈兒啥的,我給她說價格,她都笑著我敗家子兒,但也不會阻止。並且還說,年輕多打扮打扮沒錯。我就會反駁她“你這雙重標準呀,老同志”~~

雖然說母親無數次,但每次弟妹花一定錢後,她就會受不了跟我吐槽。

5.矛盾:兒媳一定要尊老,女兒無所謂,女兒錯了也可以不道歉

其實,我跟母親矛盾不少,有事我的錯、有時候她的錯。我意識到自己錯了,會主動道歉。她的錯,有事她會道歉。

可對於弟妹,她就容易拿著家長的身份,去施壓。即使母親錯了,她也不會認錯。

吐槽自己親媽很不孝順,但是對於弟妹我一直很感激,並且以後母親跟她相處時間會更多。

所以平時,我會送她不少東西,她受委屈了,我會向母親討伐打抱不平。一有機會,就會教育母親。可能在母親心裡,永遠都存在著兒媳和女兒的不一樣的觀念、兩個人地位也不一致。所以再怎麼勸說,母親可以改正一點點,但是讓她相對女兒一樣對兒媳,真的很難很難。作為家人、老公的親人,只能從中多調和、多勸說一下婆婆~~


感情貓Kate


女兒是孃的心頭肉。女兒在娘前可以撒嬌,出錯,甚至抱怨幾句,娘都不在乎。基本上是自己的複製品。對女兒,就是對自己。有血緣關係。

媳婦喊婆婆也為娘。她在婆婆前不能撒嬌,不能出錯。應表現出品行和能力。修養不行,易惹娘生氣。能力不行,易引起討厭。媳婦也是自己女兒,但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審美,評判標準,很難建立統一戰線。易生摩擦,且不易被諒解,包容。存在一種人性的弱點。總體上看,婆媳關係相對緊張。而母女關係相對融洽。

當然了,素質高,修養好的君子人等除外。


天涯明月186


沒啥區別,女人一旦結婚,你會慢慢的發現,婆家不是家,孃家不是家!你自己強大了,不光婆家,孃家都會把你當回事兒,反之,你會發現,婆家你沒有話語權,孃家也會輕看你~所以說,爹有媽有不如自己有這句話的道理之深,只有成年後才能感悟到


墨媽666


女兒就像返回式人造衛星,地球就像她的孃家,太空就像她的婆家,運載火箭就像她的轎子。她升入太空為地球人服務,就像她身在婆家,心向孃家。她返回地球后被送入博物館,就像她回到孃家,博物館就像孃家給她準備的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