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上了年紀、腎偏虛的老年男性適當補腎無可厚非,而35歲左右的男性可不必去湊這個熱鬧,最需要去做的就是養肝。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肝有5怕,一不小心就“受傷”

熬夜: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肝排毒的時間,需要在熟睡中進行。經常熬夜不用說肯定對肝的損害很大。

喝酒:過量飲酒會耗傷肝血,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比如很常見的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生氣:中醫認為,容易生悶氣的人常肝氣鬱結,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肝陽上亢。

久視:長期使用電腦、看電視、看手機,或者長時間看書,都是久視,會造成用眼過度。“久視傷血”,很容易使肝血不足。

食物:黃麴黴素是肝癌的主要誘發因素之一。黴變的大米、花生和瓜子都含有較多黃麴黴素,不要吃發黴的這些食物。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肝主疏洩,喜條達,惡抑鬱,以通降為順。肝功能正常與否,和人的消化、血液循環及精神情志等密切相關。如果肝的功能失其常度,人體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引發消化不良、高血壓等諸多疾病。

熬夜最傷肝!3大穴位一碰就補肝!

1

三陰交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三陰交穴是脾經的穴,但是肝經也從這兒通過。為什麼叫“三陰交”呢?因為“肝脾腎”3條陰經都從這兒通過。所以三陰交穴雖然是脾經的穴位,它也治如慢性肝炎、肝功能弱等肝病。

按揉方法: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5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50次;如果按壓後再艾灸10分鐘效果最好。

2

大敦穴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大敦穴是肝經的井穴;中醫講肝藏血,所以肝經上的大敦穴能治療出血症,且主要是下焦出血,像崩漏、月經過多等。處理大敦穴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艾灸。

按揉方法: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點按30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大敦穴,手法同前。

3

太沖穴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太沖穴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穴;如果是肝氣鬱結上火,按揉太沖穴是非常必要的!

按揉方法:仔細找一找最痛的點,揉的時候要從太沖穴揉到行間,也就是從上往下揉30下。或者直接點按50下。

“肝”果烏梅,每天泡一杯,養肝又補腎!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烏梅中含多種有機酸,有改善肝臟功能的作用,故肝病患者宜食之。梅子中的梅酸可軟化血管,推遲血管硬化,具有防老抗衰作用。

由於烏梅具有味酸的特點,而酸在中醫看來是收斂的,所以其固澀養陰的作用就非常顯著了。

  • 醫師評論: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黃帝內經》中就記載: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酸入肝”是指吃烏梅這樣的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養肝。

烏梅的食用方法:

白天可以抓一小把(5-8粒)當零食吃,生津開胃、還能促進消化,特別適合久坐在辦公室的人,一般7-10天左右肝臟會有明顯變化。

晚上睡前用40攝氏度泡15-20粒烏梅,有條件的可以加入蜂蜜水,夏天喝效果翻倍,最快3-5天徹底激活肝臟,效果驚人!

養生先養肝,保溫杯裡放幾粒,給肝“洗洗澡”,排排毒!

食用禁忌:

感冒發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

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

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後忌食之。

藥補補一時,食補補一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