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米格-29是否有些生不逢時?

BeYourGuy


其實米格29還是不錯的,狗鬥性能頁可以,米格-29的作戰表現為何如此之差呢?主要原因是由於蘇聯解體後,不管是俄軍自用型號還是外銷型號,米格-29的LAZUR數據鏈系統都被廢棄。失去了地面管制員的協助後,米格-29飛行員僅僅依靠自身的火控雷達和IRST無法獲得足夠的態勢感知。

該機的雷達操作模式不足,座艙人機工程學設計存在缺陷、平顯無法顯示關鍵目標和武器系統信息,這一切都讓飛行員在超視距空戰中手忙腳亂,無所適從。該機航電是圍繞著地面引導作戰模式設計的,在失去了數據鏈系統後,就暴露出米格-29飛行員自主作戰能力極差的缺陷,根本無法對周圍空情做出有效反應。

因此,米格公司把米格-29後續改進的重點放在了先進綜合航電和增大航程方面。米格-29SMT和米格-35最新改型已經徹底擺脫了“機場圍牆保衛者”的帽子,作戰半徑提高到1550公里。綜合化先進航空電子設備和主動中距彈的應用也大幅提高了米格-29在超視距空戰中的態勢感知能力和作戰能力。相信如果再有機會和西方戰機激戰長空的話,米格-29的戰績應該會改寫。


李三萬的三萬裡


首先需要知道的事情是米格-29是一個小號的蘇-27,米格29和蘇27的機翼翼身融化升力體氣動佈局很明顯能夠看出是中央空氣流體力學研究院的手筆,米格29的雷達,紅外探測系統都是蘇-27簡化版本,簡單來說米格-29是蘇-27的簡化版本。

米格29有著機場保衛者的稱呼,這是因為它的航程短小的緣故,所以它只能夠適合在前線給蘇聯航空兵使用,畢竟和航程遠大的蘇27比較米格29的航程實在太少,無法給國土防空軍充當服役對象。
米格29主要部署在蘇聯在歐洲的地區和駐紮在東歐地區的蘇聯紅軍,而且米格-29的出口的時間遠早於蘇27,是用來出口的暢銷貨物。

蘇聯的盟國在蘇聯存在的時候選擇了米格-29,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米格29競爭不過蘇27和蘇30,任何一個國家都明白這些道理。

和美國的用來高低搭配中低配一環但是性能卻屬於高檔的F-16戰鬥機比較而言,米格-29只能夠算是一款真正的低配戰鬥機,米格-29無論是機動能力還是航程都不如蘇-27戰鬥機,而且米格-29航電升級剩餘程度算得上是改造餘地十分低下的那種,如果米格-29的出現時間能夠提前20年就不會存在腿短的問題了,畢竟美國的F4鬼怪戰鬥機的航程也十分低下。

但是在八十年代誕生的米格29戰鬥機六百八十公里的航程遠不及美國F-16戰鬥機的航程,歐洲的狂風戰鬥機也遠超過米格-29,這使得米格-29戰鬥機即使能夠從蘇聯距離聯邦德國最近的前線機場起飛也無法抵達英國本土,F-16從聯邦德國起飛就能夠打擊莫斯科和伏爾加格勒,F-16的機動性能夠達到對抗蘇-27的能力,米格-29無法對抗F-16和F-15,即便是對抗F4也顯得十分吃力。

故此綜上所述,米格29是一款生不逢時的戰鬥機。


諸葛小徹


米格29確實生不逢時,這屬於它設計時的先天不足,它設計時,並不是以高性能為前提,而是定位為:前線殲擊機,說白了,它就是一個翻新的米格21,要求儘可能的價格便宜,容易製造,以便快速生產,主要用於空戰,專門用於掩護已方的地面部隊,不擔任什麼除了空戰以外的其它任務,在戰時則大量消耗,這本身就是一種大規模戰爭條件下,與對方比拼消耗的戰術思想。

如此設計出來的米格29,自然不可能有什麼高性能,操作系統竟然是機械的,航電也簡單到極點了,而且腿短,航程相當低,載彈少,根本沒有要載彈量,用途有限,除了空戰,對其它用途沒要求。曾有人評價其,飛過米格21的飛行員可以很適應這飛機,可見其設計要求之低。

這樣的設計在其前幾代也一樣,但是它所處的局面不一樣,剛剛大量列裝。蘇聯解體了,原構想了的大規模戰爭沒有了,米格29只能參與局部戰爭,如此一樣其設計反而最大的問題,米格29先後被出口到許多國家,並作為多數國家的主力戰機參與多次實戰,可惜使用條件都不理論,幾乎被壓著打。其實就是性能再好,也一樣是慘敗的結局,顯然生不逢時了,它不僅遇上了局部戰爭,而且面對美軍這樣的對手。

雖說米格29一直在改進,但是受先天條件的影響,實際上也難有機會了,90年代以後,各國對於重型機相當偏愛,它的設計顯然屬於異類,一直就不受歡迎,也就是高昂的成本,才讓部分國家不得不考慮引進它了。


南國軍情


二戰時期,蘇聯的T-34與雅克式、拉式戰機用龐大的數量和比較優異的性能逆轉了戰局,最終讓蘇聯打贏了戰爭。而這些易於大量生產的,實用的武器裝備就是成了蘇軍的一大法寶。但是戰後隨著各種高新技術的發展,高技術戰爭開始來臨。而這時米格-29出現了,它是在蘇聯的簡單便宜量大耐用這一法寶要開始失效的時候登場的。

在米格-29之前,蘇聯的米格-15\\17\\19\\21等一系列戰機都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也就是說在保證基礎性能的情況下,儘量要簡單要廉價。但是隨時軍事科技的進步,空戰的發展成全天候和整體對抗階段發展,逼得蘇聯也得搞一些技術複雜但機身設備相對完善的戰機來應對新的空戰要求。

但是依然沒有擋住美國人,F-15的出現讓蘇聯人的質量優勢喪失,F-16的出現讓蘇聯人的數量優勢也不復存在了。因此蘇聯人開始對照美國人的思路設計新型戰機,這時米格-29出現了,但是這款戰機並沒有完全脫離堅持打大規模戰爭的思維,只是在相對簡單,便宜,容易量產的機身上加裝相對完善的航電及武器而已,其成品依然是一款前線戰機。

與西方戰機動輒5000小時以上的壽命相比,米格-29由於材料和成本限制,使用壽命只有2500小時,差距比較明顯。由於大修間隔時間太短,使用成本非常不經濟。由於要求必須在簡易機場起飛降落,因此米格-29採用了特殊的進氣系統,這讓米格-29本來就不大的機身額外增加了結構重量,最終導致載油量與作戰半徑都不理想,也就比米格-21遠一點。

發動機的性能不足也是米格-29比較失敗的地方,RD33的壽命短,大修時間只有400小時左右,極端環境下只有200小時的壽命。性能的不足,讓米格-29的機動性受到影響,曾發生過米格-29被戰場上煙霧把發動機給嗆憋火的問題。

在航電系統上,米格-29也不具備多個目標攻擊能力。只能一次打一個。同時期的西方戰機一個打幾個都是小意思。另外米格-29還採用老舊的機械傳動系統,進一步削弱的它的作戰能力。

最重要米格-29的任務主要是在地面雷達的引導下進行近距作戰,作戰過程中都可以由地面人員來指揮。這導致一旦脫離這種有效指揮環境下,米格-29的戰力會成倍的降低。同時自動化程度太低,也讓戰鬥效能低得可憐。要發射一枚導彈需要切換11個按鈕,空戰中戰機瞬間轉換,你這11個扭都按完了,估計自己的座機已經被對打下了,需要飛行員必須進行大量的訓練才能做到不低頭就能把導彈順利發射出去。

但實際上米格-29本身是要在蘇聯的多兵種立體協同作戰中才能發揮其優勢,而沒有完整的體系支持下米格-29確實表現只能說一般。在90年的幾次局部作戰中,米格29的糟糕戰績讓米格飛機的聲譽遭到嚴重打擊。但實際上這鍋也不能讓米格-29自己全背~~設計思想決定它只能這樣而已


陶德中士


與其說是米格29生不逢時,倒不如說是設計更傾向於特定用戶下的特定環境,而脫離了這個大背景,米格29自然就顯的比較尷尬。

當時的蘇聯空軍,戰機的設計主要是分成兩種,一種是戰鬥機,而另一種就是截擊機了。而米格29,其實就是戰鬥機,但是蘇聯當時的戰鬥機設計思想比較特別,那就是這些戰鬥機主要用於部署在前線作戰,對航程等要求不高,而且需要製造成本低便於大批量生產。

同時,蘇聯的戰鬥機並不是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其需要己方強大的作戰網絡的支撐,包括髮現敵機、預警探測等,主要是由地面雷達或者其它戰機完成的,因此米格29的性能放在蘇聯為首的華約作戰體系中是很強的,但是一旦脫離這個體系,其性能就會大打折扣。

比如伊拉克空軍就裝備有米格29戰機,但是由於其作戰體系遠不如蘇聯,因此其米格29戰機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很差,沒有像樣的戰績。此外,很多人詬病米格29的行程短的問題,但是這對於當時蘇軍的作戰思想而言並不是問題,還反而由於載油量少而減輕了很多重量提升了機動性。

正是由於這些設計上的先天因素,與實際出口遇到的種種現實要求的衝突(比如中國空軍選擇蘇27而不是米格29,就是由於包括其航程短等問題),導致其較為尷尬。不過俄羅斯人也沒有放棄,一直在對米格29進行改進,比如最新的米格29SMT,新版米格29K艦載機,一貫的“短腿”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而且航電設備等也有升級,性能已經達到了較為優秀的水平。


用戶5770541302


圖為俄羅斯的米格-29戰鬥機

相比用途低配性能卻高檔的F-16戰鬥機而言,米格-29真的只是一款“低配”機型。米格-29無論是機動能力還是作戰半徑都不如蘇-27戰鬥機,而且米格29的航電升級冗度和武器匹配度也繼承了前型米格-27一樣的升級潛力低的特點。假如米格-29戰鬥機出現在1960時代,米格-29的優異的機動性能和任務模式的需求完全可以掩蓋米格-29腿短的問題,當時的F-4戰鬥機作戰半徑也才680公里,所以米格29在當時腿短的這一問題就不明顯了。

圖為美國的F-16戰鬥機

然而,在80年代誕生時米格29戰機680公里的作戰半徑不僅遠遠不及美國的F-16戰鬥機,連歐洲當時的狂風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要遠遠超過米格-29戰鬥機。這使得米格-29即使從當時蘇聯距離前線最近的機場起飛,也並不具備對英國本土機場打擊的能力。相反的,F-16從西德境內的機場起飛時就完全具備對莫斯科以及伏爾加格勒的能力。而且F-16的全餘度操縱能力提供的靈敏性。使得F-16甚至具備了對抗蘇聯蘇-27的能力,而米格-29別說是對抗美國的F-15,就是面對美國當時的F-4E戰鬥機,米格-29戰機在性能上也只能說略微超過。

圖為美國的F-4E戰鬥機

而且米格-29能掛載的武器彈藥也十分少,在超視距空戰模式下米格-29頂多能過載2枚R27遠程空空導彈,而且米格-29自主探測目標的能力非常差,即使是在天氣良好和未乾擾的情況下最大探測距離也只有70公里,米格29甚至仍然需要地面防空雷達來提供目標信息。而且米格-29作為一款三代機,至今還沒有安裝尾部雷達告警系統,面對近距空空導彈的攻擊時對抗措施非常少,以致於米格29的戰績一直都是相當“慘淡”。(歡迎關注軍情解析)


區域拒止


米格29確實生不逢時。作者從3方面思考得出結論,


第一,它直接面對更強大的對手。

相比以往的蘇聯戰機而言,米格29幾乎參與對抗了美國所有的信息化戰爭,從空襲南聯盟到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甚至是以色列空軍突襲伊拉克核設施的作戰中,米格29都是上述國家的主力機型,他要面對的是美國的三代機F15、F16不僅對手強大使用他們的飛行員也是素質極高的美國飛行員,這一點上阿拉伯國家的劣質飛行員嚴重限制了米格29的戰力發揮。

它的前任們都是很幸運的,有的如米格23戰鬥機,到在上世紀的60年代,它和米格25一樣都是面對以色列和這種國家的衝突,並沒有美國飛行員的直接接觸,在武器水上還算可以和西方國家持平,只是使用的飛行員素質有限,阿拉伯國家使用米格戰機對抗以色列空軍的表現可圈可點,一旦出現美國人這樣的對手就開始不堪一擊了,

第二,趕上了多次大規模戰爭,

1983年後米格29開始裝備部隊,這之後也開始用於大規模的出口到華約和第三世界國家,很不幸的是不久之後蘇聯就解體了,米格29作為多數國家的主力機型開始參與到美國肆無忌憚的戰爭當中,尤其是伊拉克戰爭中伊軍素質低下的飛行員駕駛的米格戰機,就是給美國空軍準備的靶子,只有速度超快的米格31還有一戰的勇氣。也因為參與戰爭太多才讓米格29的問題不斷暴露,從而聲名狼藉。

相比之下米格21就幸運多了,米格21被冠以世紀戰鬥機的頭銜,它適當的戰鬥力加上低廉的價格成為生產最多的噴氣戰鬥機之一,而且一生至今都沒有參與過大規模戰爭,它的實力究竟如何我們已經無法在實戰中得知,因此它是比較幸運的,而米格29就顯得生不逢時了,它趕上了所有的信息化戰爭。

第三,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以前從未有過

在米格29之前的米格戰機面前,競爭對手只有美歐國家的產品,而米格29自己還要面對自己人的競爭壓力,這就是蘇27系列。蘇霍伊公司憑藉更加優異的設計性能一直都被蘇聯當作機密保護著,可是在蘇聯垂死掙扎的末期蘇霍伊也獲准出口戰鬥機,這就讓米格29一下子失去很多生意,也包括中國。
眾所周知,蘇27的早期型號性能也很一般,只是仰仗著不斷的資金投入不斷的改進升級才達到今天的水平。但是被搶走用戶訂單的米格29就沒那麼幸運了,由於缺乏資金米格29的艦載機型你米格29K至今剛剛完成,其他的型號幾乎沒有一個成熟的,在改進型號上米格29不是任何一款3代機的對手。


兵器世界


實在要講的話,還算有那麼一點點吧。就一點點。

米格29屬於雙發中型機,而蘇27屬於雙發重型機,二者的設計,生產,服役年份都差不多。

米格29雖然講航程短,被稱為“機場保衛者”,但是其定位就是給蘇聯的前線防空軍使用,隨野戰機場前進的一線高機動戰術飛機,蘇27就多少有點“支撐點”的作用,即作為主力,支持米格29作戰,並且依靠自身大於米格29的航程來奪取制空權。所以兩種機型之所以會存在,還是蘇聯的制空戰略思想所致。當然了,二者都不失為優秀的戰鬥機,米格29精於格鬥和超機動,蘇27則長於遠程作戰,同時由於機體更大,可以搭載更好的電子設備(也因為蘇聯航電設備普遍比北約產品體積大),擁有更遠的探測距離和更大的載彈量。其實和美國F16搭配F14/15差不多道理(當然美國的作戰思路不一樣)。

冷戰後的情況多少有一點改變,重型制空戰鬥機成為主流(雖然此時戰鬥機“黑手黨”派還是存在的),米格29由於其航電的落後,口碑遠不如蘇27(即使兩種機型技術水平差不多),而蘇27通過蘇聯時期的各種對西方的攔截行動(如著名的“巴倫支手術刀”)而大受關注。倒是米格29由於其維護不足導致的事故頻發和由於航程短和航電缺陷導致的戰場表現差,給人的印象不好。當然,米格設計局也得背鍋。

你看,真不是人家米格29底子差,人家確實是“點背”啊。。。

至於生不逢時,說實在的。。。有一點,就是太晚,出來還沒幾年呢,蘇聯就沒了,搞得自己因為各種其他因素口碑不好。其他的。。。倒沒有,就是這個航程。。。真是短啊。。。改也沒轍啊。。。


背後就是祖國


還記得1989年的《航空知識》月刊對米格29介紹《集新舊技能之大成之米格機》,全球都在狂捧米格29,說其是瞄準F15研發的前線戰鬥機。視為航展明星。現在給說得一無是處,好像一出來就被嫌棄一樣,89年的時候,米格29在天上傲翔,免子這邊軍隊軍迷流口水的份。評論的都一幫馬後炮


商業認知升級


當然不是!米格29的氣動佈局還是很不錯的,搭配先進的電傳操作系統及武器系統電子設備等,也是一款優秀的中型戰鬥機,只不過機體容積的限制,燃油量比不上大型蘇27,導致航程有些近,以前有個外號叫做機場圍牆!但是中型機和重型機是可以搭配使用的,類似殲10和殲11系列的搭配!而且這種機型適合國土縱深不大的國家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