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理性、客觀,深度

在這裡,讀懂中國茶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普洱茶產業的邊界擴大可能會有這麼幾個要點:

1、定義升級:傳統普洱茶升級為發酵食品。升級的好處是,可以真正開啟大健康、大消費時代。

2、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務主導未來

3、新服務需要做到三個極致:極致產品、極致性價比、極致消費場景體驗。其中,極致消費場景體驗需要做大“三化”:生活化、國際化、年輕化。

新服務,尤其是“三化”,跳出了傳統的普洱茶專業市場,開拓非專業市場,將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及老外變成真正的普洱茶消費者。

4、優質原料供給:古樹茶的存量市場,擴大為生態茶園建設的增量市場。

5、高端小眾圈子營銷,向現代主流渠道與大眾傳播延伸。

6、經驗主義、自然主義做茶理念,轉向借鑑雀巢等食品帝國之“現代食品工業系統集成+科技與產品研發驅動+全球採購+精深加工+大眾品牌+主流渠道”模式,以及小而美的後現代藝術智造將興起。

7、概念炒作收割韭菜,轉向一個概念玩十年以上,系統性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不斷升級迭代,建立共享協作生態圈。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圖為“喝得最多的茶品類”,綠茶一家獨大,普洱茶份額是個位數(8.19%)。如果在未來普洱茶的產業邊界擴大,普洱茶佔比有望進入兩位數時代。

精彩內容

洱茶行業進入“三新時代”

潤元昌做科技創新型茶企,做“熟茶2.0”的技術專家品牌。這喻示著在未來,要做好“新零售”,必須首先做好新制造,只有對舊有的製造體系進行重構,才能向終端的零售場景系統性輸出服務解決方案。

這就是馬雲說的,做服務就是做製造,世界上沒有單純的製造業與服務業。

“熟茶2.0”就是用現代發酵食品工業體系以及後現代藝術智造思維,打造熟茶界的“新制造”。有了新制造的基礎,才可以開啟熟茶2.0時代的新零售、新服務。

新制造、新零售、新服務,普洱茶行業進入“三新時代”,誰還在自然主義的舊時代睡大覺?

有些企業說,我搞了全產業鏈,要做全產業鏈服務茶企。我以為沒太大用處。首先不一定是新體系,第二你什麼都做,沒個取捨,說實話我不知道你這家企業在做什麼。在聚焦的核心環節不能做到極致,全有何用?

還有些人說,我要去整合大資源,你自己都沒有做好自已,怎麼去整合資源?這不是一個整合資源的黃金時代,而是不小心會被整合的時代。天天嘴上講整合,不如苦煉內功……

我對普洱茶行業的一點看法:為防止資本外流,引導產業由虛向實,國家會去金融槓桿,並對高價樓市進行有限度“冰封”。

在未來,流動性有限,需求不足,資本進入茶行業只能長期戰略佈局,短期難有作為。

普洱茶的第二個庫存堰塞湖正在形成,未來的勐海是庫存的海洋。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茶企茶商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出貨壓力,普洱茶的銷售通路將變得昂貴。

今後幾年,真正整合行業的不是純資本,而是掌握銷售通路的企業。有銷售通路話語權的企業,聯手資本,將對行業進行超級大超合……

不掌握銷售通路的廠商,慎言整合,說不定反而是被整合的對象。

與其天天談整合,不如聚焦細分市場,苦煉內功。

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在普洱茶快速升級的年代,唯有充滿危機感,清空過去,持續學習。普洱茶之變才剛開始,未來更精彩……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精彩內容

傳統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在2008年,普洱茶的冰河時代,我寫了一篇文章《千萬別拿普洱茶當普洱茶》。普洱茶過剩了,如果我們深度改變普洱茶的傳統屬性,賦予其全新的屬性,普洱茶還過剩嗎?2018年,我建議跳出傳統茶葉圈,將普洱茶當現代發酵食品賣。

可用食品帝國雀巢的模式經營普洱發酵食品。

在法國,普洱茶當藥賣。傳統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千萬別拿普洱茶當普洱茶》中寫道:

普洱茶現在跌倒了,要想短時間起來,就不要把普洱茶當普洱茶(如果想起來的時間長一點,可以去求助供求關係的自發調節,那樣很殘酷,雖然明天很美好,但很多企業是見不到明天的了),如果普洱茶都不是普洱茶了,還會存在普洱茶的積壓問題?

如果把普洱茶當普洱茶,那麼去年有17萬噸的產量,要普洱茶的消費者來完全消費需要幾年的時間?

如果利用資源共享、渠道互用的概念,可能積壓產品的消耗會快一點。渠道創新、產品的創新,不在別處,而在資源整合中產生

附:產業的邊界問題:

農產品是普洱茶的根本屬性。

但根本屬性,和賦予屬性是兩碼事。

人性是先天的根本屬性,人格是後天文明社會賦予的屬性。

有時候人格往往比人性重要,很多人都是戴著面具生活,成為生活中的某種角色。

擴大而論,比如石油,可以被賦予石油美元。

比如農產品,可以被美國人當著綠色美元,以對抗中國所謂的世界工廠。

在這裡農產品變成美國繼續殖民世界的武器。

世界的秘密在與賦予與解釋,所謂的產業邊界問題,是賦予與解釋的邊界。

如果能在賦予與解釋上進行突破式的創新,那麼產業的邊界也就隨之擴大。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圖為雀巢在西雙版納的示範農場。雀巢在上游不親自建咖啡種植園與初加工基地,只搞不到一千畝的示範農場,輸出種植與初加工的行業標準,堪稱原料與初加工輕資產超級整合之典範。

發酵食品與雀巢啟示錄

普洱茶的本質是發酵食品。也不是說,定其他東西不可以,比如不發酵的綠茶,只是定發酵食品,容易使普洱茶在當今社會利益最大化 。

現在生活好了,大家喜歡溫良而不刺激的食品,發酵過的食品,符合溫良和諧之道,能補益世道人心。

總之,中國告別百年激進,在革命時代,我們要多吃辣椒鬧革命,在和平和諧的中國崛起時代,溫和就是當前的國民屬性,所以我們要喝溫養的茶——發酵茶,過一種溫和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發酵食品,對治時代富貴病,是油膩時代的最好解藥。大國之民不再激進了,變得溫良如春,但養得好,也容易營養過剩,人生包漿多了,容易中年油膩,普洱茶不但能溫養國民的人生,還能解油膩,誠如陳杰先生所言:普洱茶是發酵食品的另一座巔峰。

如此看來,普洱茶不做發酵食品之王,也太可惜了,主打益生菌的酸奶,強壯一個民族,能溫養解油膩的普洱茶,理應成為國民熟茶、國民生茶,總之,是中國人就要喝的茶,還要隨大國復興,讓老外喝的茶!要玩好發酵食品這一根本屬性,普洱茶必須重視食品科學、微生物發酵科學,新時期的普洱茶,不只是簡單符合自然之道,而是再造自然,最終深契自然之道……

發酵食品,精深加工,科技是普洱茶的第一生產力。這是普洱茶麵向未來的核心關鍵詞,您抓住了嗎?

精彩內容

發酵食品能開啟普洱茶的大健康、大消費時代:

1、普洱茶本質是發酵食品

普洱茶本質是發酵食品,做成發酵食品的巔峰之作,是普洱茶市場做大的關鍵。

2、定位為發酵食品,才能將普洱茶產業做大做強

發酵食品的核心價值,是健康,是生活日常消費品。唯有當成發酵食品賣,普洱茶才能放大健康價值,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進入開啟普洱茶大健康、大消費時代。

當土特產賣,太普通了;

當文化普洱賣,始終小眾;

當金融普洱賣,藏而不喝,存在系統性風險;

普洱茶未來最大的出口,還是當發酵食品賣,拉昇高端價值的同時,適時把大眾消費市場做大。

3、普洱茶的升級密碼: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發酵食品

抓好原料基地建設,按照食品工業標準化生產,符合食品安全,加大科技攻關與產品研發,生產保健與養生效果良好,普通消費者口碑好的產品,進行大眾傳播與現代主流渠道開發,讓普洱茶真正走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把普洱茶當文化產品、類金融產品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在拼高端小眾圈子,都在做古樹茶文章。如果將普洱茶當現代主流食品賣,就可以做現代主流渠道與大眾傳播,也可跳出全省茶產業被古樹茶綁架之尷尬局面,用生態茶園與現代食品精深加工來撬動巨大的增量市場。

未來好產品供給的第一車間不在古樹,而在於生態茶園。古樹是好茶的存量市場,有遠見的茶企要佈局好茶的增量市場——生態茶園建設。臺地茶園改造的紅利在於,大眾市場的放量,尤其是質優平價的放量。

臺地茶園的生態化改造,可借鑑1988年雀巢在雲南推廣的基地建設模式。雀巢只做品牌、渠道建設、全球採購與精深加工,而在咖啡種植與初加工方面,輸出技術與管理模式,以及咖啡幹豆收購標準,大力扶持咖農與咖啡種植初加工企業,也就是自己不親自建基地與初加工廠,而是輸出高效整合模式。

由此,普洱茶也將真正進入“新制造”時代:

由傳統的作坊式生產(適合自然主義生產)、粗放的工業化生產,進入高標準、系統集成的食品工業化生產(科學干預的標準化生產),以及進入後現代藝術智造(精細化、文創、個性化、定製化、智能化)。

有了“新制造”基礎,就可以發力“新零售”與“新服務”,從而開啟普洱茶的大健康、大消費時代。

精彩內容

“割韭菜”的營銷總監

有雜誌向我約稿,談茶企服務體系建設問題。我覺得不能單就服務談服務,而要放在一個更宏大的時代背景中去談。而且在當前的大變局時代,我們一定要正視舊瓶很難裝新酒的問題。每個時代都自有其使命,被命運選中的先進茶企,都在屬於自已的時代留下經典的服務體系。如果其服務不到位,客戶不滿意,也就很難快速做大。由此可見客戶滿意度才是衡量服務價值之準繩。

普洱茶行業長期給人的感覺是,炒炒才健康,能讓經銷商快速賺錢才是王道,建一個能讓跟隨者迅速賺錢的服務體系,才是真正為客戶著想,不炒作就無法做市場,這是許多營銷總監的心聲。為什麼許多茶企頻繁換將?因為老闆的算盤是,炒作是短期收割市場韭菜,炒成功了,你的使命也結束了,炒不成功,要你繼續做營銷總監何用?

茶界的成功營銷總監,從來不是單槍匹馬的趙子龍,而是後面站著一幫人,也就是,他是代表利益集團的,他站在營銷總監這個位置是要服務利益集團的,老闆想要的業績,只要讓利益集團賺到錢,銷量就會飆得老高,茶葉賣不出去,我至少能聯合幾十個兄弟幫你囤起來,你廠家完成了數千萬元銷量,我跟兄弟們若干年後可以大玩一把某某品牌中期茶。

為什麼成功的營銷總監往往只能幹一兩年?因為他幫老闆割了市場的韭菜,老闆榨盡了他的資源,不過他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那就一拍兩散,換個東家再玩。這就是最經典的割韭菜服務體系,不服不行!

接下來將談面向未來市場的服務體系。我沒有韭菜割,只好談未來。

普洱茶產業的新邊界(真正佈局好未來,茶商必看)

圖為“藍鐵”是三個極致的一次先鋒嘗試

精彩內容

“三個極致”開啟茶界“新服務”

按照傳統的經驗,我們很難服務好正在迅速升級的消費者。從提升與改善消費者體驗出發,面向未來的茶企需要在“三個極致”上下工夫:

極致的產品、極致的性價比、極致的消費場景體驗。

所謂極致,不是茶企、茶商認為極致,而是能真正擊中消費者的內心,讓他覺得這個東西是他真正想要的,有體驗與購買的慾望。

如今許多茶企,按照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所謂的專業經驗在生產極致產品,消費者還沒有買單,就先把自己感動得一塌糊塗,等到市場表現差強人意,就怪消費者不懂茶,白白辜負了自己做好茶的初心……

由此可見,傳統的專業經驗,無法讓大家在消費升級的今天走得更遠,那我們是不是要告別傳統的經驗主義,從一個全新的市場原點出發,重新來思考與構建面向未來的服務體系?

做好消費者服務,需要三個極致。極致的茶品,是建立在消費者的有效需求之上的,如果消費者沒這個需求,或者需求不夠旺盛,那麼茶企開發的所謂極致產品就是雞同鴨講。

潤元昌深入研究消費者的“精品熟茶”需求,有的放矢,將消費者劃分為高端專業茶客與大眾消費人群,一個是對品質刁鑽挑剔的市場,另一個是普適性的基數市場,分別供應建立在不同模型基礎上的產品。

前者在“春茶發酵的熟茶”基礎上,獨創“潤活發酵技術”,採用“輕發酵+慢養倉”的模型,來開發經得起挑剔的專業消費者檢驗之極致茶品。

後者在“春茶發酵的熟茶”基礎上,研發“陳香發酵技術”,生產適口性好,性價比極高的茶品滿足大眾消費者。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好熟茶,以“國民熟茶”的名義,讓天下人喝好茶!

在第一個模型中,高端與專業消費者偏重於極致茶品體驗,有極致茶品再來談極致性價比。而在第二個模型中,大眾消費者先看極致性價比,再來看極致產品體驗。

第三個極致,是極致的消費場景體驗。

許多茶企誤解了極致的消費場景,以為把茶莊、茶樓裝修得高大上,就是極致場景。極致消費場景,首先的購買的便利化,然後是體驗的人性化。

你裝修再好,市場上賣你產品的人太少,你沒有知名度,我對沒有認知,即便知道了你,也很難找到購買的途徑。故首先要打造品牌,解決精品熟茶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消費者有了認知,還能很方便地購買茶品。

潤元昌,高舉“精品熟茶”技術專家品牌大旗,進行現代主流的品牌與渠道建設運作,讓潤元昌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品牌、口碑品牌,在發展品牌專營店的基礎上,針對全國數十萬家零售茶莊推“精品熟茶”專櫃,讓潤元昌精品熟茶的小紅旗插遍大江南北,祖國的每一片土地,從而解決品牌的認知度和購買便利化之問題。

其次終端消費場景要人性化。場景不能從企業的主觀出發,而要從人性之深層次需求出發,針對不同的目標人群,設置不同的消費場景。這就是潤元昌理解的極致消費場景體驗。今後潤元昌將在這方面下大工夫。

場景的人性化要做到“三化”:一是生活化,走進辦公室與家庭;二是國際化,隨一帶一路輸出中國元素的健康文化;最後是年輕化,用時尚青春語法打造消費場景,引導年輕人喝茶。

如果能做到“三化”,就是“國民熟茶”,就能開啟熟茶的大眾化。否則,還是在傳統的小眾圈子體驗打轉。

下面重點談一下場景的生活化:

如果北方人有廣東喝早茶的時候泡熟茶這種生活場景,估計熟茶銷量會增加五倍。這種生活場景很質樸普通常見,也就是居家過日子的場景,而不是強調逼格的場景。

生活處處是風景,沒必要刻意景外造景,如果用力造的話反而著相了。熟茶的場景生活化,可用“融”字訣,以你喜歡的方式,習慣的方式,融進你本來就很美的生活。而不是另外搞個東西,板著臉教訓消費者,你不喝熟茶就沒品格,沒追求,沒文化。為何要對立造景,而不是用好“文化”的大而化之呢?

許多茶企推廣,喜歡製造對立面,不就賣個茶,至於嗎?

體驗要人性化,人都喜歡找認同感、歸屬感,不喜歡被異物植入,厭惡對立面的東西,順應人性就ok!

潤元昌將圍繞“熟茶與健康”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推廣活動,讓熟茶的大健康文化走進大眾社區,讓喝精品熟茶有益身心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

一切從熟茶消費升級這個市場原點出發,來重構熟茶體系,做熟茶2.0時代的倡導者,將精品熟茶做到三個極致,就可以開啟茶界“新服務”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