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這首《沁園春•雪》大家一定不陌生,然而很多人都沒想到這首詩就誕生在咱們榆林清澗縣。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沁園春·雪》

沒錯,這正是毛澤東主席1936年2月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到達清澗袁家溝,登上山茆觀陝北雪景後寫下的壯麗詩篇《沁園春·雪》。在這首經典作品中,毛主席不僅讚美了北國風光,還發出了“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感慨,並豪言“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正是這豪邁之氣,引領著中國革命走向最終的勝利。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這是《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的經典名句。

你可曾知道路遙就出生在這裡,正是幼年和青年時期在這裡的艱苦生活,磨礪了他的性格和意志,而黃土地豐彩的人文氛圍,也賦予他豐盈的創作靈感,從而寫出了鉅著《平凡的世界》,成就了他驕人的文學業績。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民間藝術

清澗是一個蘊涵著深厚文化底蘊、令人神馳遐想的地方。就在不久前,“陝西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命名結果揭曉,清澗縣被陝西省文化廳授予“陝西省民間文化之鄉”。

除了有這些文化名著blingbling亮閃閃之外,還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的——清澗道情,展示了本土優秀的民族音樂藝術,而清澗也被譽為“道情窩子”。

這種道情的唱法,聽起來就不同凡響,唱起來震撼力很強,最好的莫過於那首耳熟能詳的《翻身道情》。曾經唱紅了整個大江南北。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筆架山

如果你置身清澗,特別是在紅棗成熟的季節,那山山相連、溝溝相通,一望無際的棗林,結著又肥又壯、紅瑪瑙一樣的大紅棗兒,香氣四溢,漫山芬芳,使人垂涎三尺。你不僅會被這千溝萬壑、漫山遍野的紅棗所傾倒,更會被棗鄉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文化景觀所陶醉,令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太極聖境景區

太極聖境(又名太極灣)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母親河在這裡轉了一個360度的圓,就像中國古老的太極圖。陰極是彎曲的黃河,陽極是黃土山坡。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黃河靠著秦地的清澗,黃土山坡是晉省石樓縣的地盤,一陰一陽,結合緊密,訴說著古老的秦晉之好。

站在高處,天高地闊,雲淡風輕,黃土高原綿延起伏,黃河水流平靜悠緩,太極灣綠樹蔥蘢,氣勢恢宏又婉約清秀,一派寧靜祥和的原生態之美。

路遙書苑

路遙書苑位於著名作家路遙故里,與路遙故居毗鄰。2011年12月3日正式開館,著名作家馮驥才題寫館名。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館內展廳分為“困難的日子”、“山花時代”、“大學生活”、“輝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遠的懷念”六個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遙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視頻等珍貴實物及資料600餘件(張)。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館內全面真實詮釋了路遙的創作歷程,路遙各個時期不同版本的各類文學作品薈萃其間,使人直觀地領略到路遙一生的創作成就,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創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詩般的品格和藝術魅力,是弘揚路遙精神、激勵後人奮發進取的人文教育基地。

遊在清澗

高家窪塬北國風光景區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高家窪塬,一代偉人毛澤東構思《沁園春•雪》的地方,登臨塬上,放眼望去,黃土高原千溝萬壑,莽莽蒼蒼,滔滔黃河水不捨晝夜,奔流南下,氣勢磅礴,“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祖國山河雄奇壯美,於是便有了這首熱血沸騰、豪情萬丈、氣吞山河的千古佳作。

魚兒峁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無定河在河口注入黃河前,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清澗境內的石山峭壁間左衝右突,形成一條壯美的“大鯉魚”——魚兒峁。站在山巔,遠遠望去,覆蓋在“魚兒”脊背上的棗林遒勁挺拔,綠蔭如蓋,彷彿為這條肥胖的“大鯉魚”披了件厚重碧透的外衣。河流、山巒、棗林所形成的魚兒峁,是棗鄉一道奇特而亮麗的風景。

袁家溝毛澤東舊居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袁家溝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小村莊,這裡先後培養出了包括四位省委書記在內的眾多黨的高級幹部。長征結束後,為了鞏固和擴大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實際行動表示紅軍抗日決心,黨中央決定東渡黃河進行東征。1936年2月4日,毛澤東率領紅軍總部機關及先遣部隊進駐袁家溝村,在此發佈了《東征宣言》,下達了東征作戰命令,使這裡成為東征抗日的起點。

棗林則溝會議舊址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棗林則溝會議是在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後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根據形式的要求,確定了中央書記處的分工,既保障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繼續留在陝北,對全國各地解放區實施不間斷的指揮,又做好了應對各種突發事變的準備,在人民解放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1978年12月,棗林則溝會議舊址開放,2012年清澗縣對其進行了修復,全景再現了會議原貌,並免費對外開放。

筆架山生態文化園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筆架山靈秀峻峭,縱貫南北,是清澗縣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山南邊腳下,建有筆架山的石牌樓和仿古建築的寬州閣,這是登臨筆架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景觀。沿著筆直的石階穿過石牌樓拾級而上,路的兩邊及周圍青松蒼鬱,翠柏蔥蘢,鳥語花香,曲徑深幽。民主革命先驅惠又光陵園建在山腰上,臨近山巔處,矗立著一座人民烈士紀念碑,三座烈士墓。山的頂端及附近道教廟宇一座連著一座,還有供遊人休憩的亭臺石凳及文化景觀,尤其是一座仿古建築的紅塔屹立在山巔,格外引人注目。站在筆架山巔,清澗縣城一覽無餘,秀延河猶如一條玉帶從山腳下繞縣城緩緩流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映襯,美不勝收。正如前人《筆架山》詩云:“何年大筆寫寬州,拼得珊瑚作架留。澗水淋漓頻染翰,山川景物一齊收。”

王宿里民俗文化村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王宿里民俗文化村地處無定河、黃河交匯處盆地,距縣城45公里。相傳唐太宗李世民、闖王李自成曾先後在此居住過,故名王宿裡。該村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文化沉澱源遠流長,是自然田園風光與人文歷史傳說、民俗文化與生態旅遊奇妙組合為一體的千年棗村。村裡有千年以上樹齡、至今仍枝茂果盛的棗樹120多棵,是紅棗最佳優生區。目前已打造出“無蚊石”、“石人腿”、唐王古寨、黃龍島、四合院石窟等景點,並建成了民俗大院,建立了攝影與寫生基地。在王宿裡村,可深度體驗陝北民間民俗,品味農家地方風味。

吃在清澗

清澗煎餅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煎餅是當地有名的小吃,其做工精細、營養豐富、色澤如雪、薄似蟬翼,入口綿軟,暖胃耐飢,食後回味無窮。清澗街道兩邊的煎餅館比比皆是,是當之無愧的清澗最具代表的美食之一。

棗糕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棗糕是將軟米粉糕坯捲進煮熟的紅棗,不經油炸即食的糕,充滿紅棗的甜蜜和黃米的清香,柔軟勁道,特別耐飽。當地民間,孩子過生日,讓孩子在棗糕案板前跳三下,預示著孩子跳得高,長得快,早成人。

清澗烙餅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烙餅是清澗當地名小吃之一,說其有名是因為它原本只是農家常見飯食,如今卻廣為流傳,出現在本地和外地飯店餐館的食譜上。乍一看烙餅,並不是“餅”卻是一盤呈圈狀並層層疊起的焦黃色麵條卷,撕一條薄薄的餅條入口,只覺外脆裡嫩,薄脆的表皮散發著油的清香,軟嫩的裡瓤則蘊含著麥面的醇香和微甜,真是越吃越香、越嚼越有味。

美譽清澗

紅棗之鄉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出產的紅棗個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美,可溶糖及維生素含量高,為當地一絕。1970年,新華社播發《清澗大棗》一文,吸引了世界各國商賈名流,清澗大棗聲名大振。1990年,《棗鄉行》電視片先後在中央和13家地方電視臺播出,清澗紅棗聲望倍增。1995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首批百家中國名特產品之鄉命名大會上,被命名為唯一的“中國紅棗之鄉”。

道情之鄉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是陝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鄉"。相傳在唐宋時,道教在陝北一帶盛行,道人們以道學為意創音譜曲,作出了一種用於宣傳道家學說的演奏樂曲叫道曲,並製作了與之相應的漁鼓和簡板等伴奏樂器。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喜歡,又將歷史故事,神仙鬼話編成各種曲種,這一來果然被眾人廣為傳唱。人們將這道曲與酒麴、爬山調以及哭死人調進行融合,就逐漸形成了後來的“道情”。清澗道情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石板之鄉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自古以石板聞名於世,"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一句民謠,使得清澗石板名揚四海。一層層像書頁一樣的清澗石板呈現人們眼前,得天獨厚,為縣內一寶。因其表面平整,色澤青藍,薄厚均勻,機構細膩,質地堅硬,類型繁多,無放射,無汙染,倍受人們青睞。

粉條之鄉


民間文化之鄉——榆林清澗縣,名不虛傳!

陝西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名不虛傳


清澗縣自古就有加工粉條的記載,最早是以綠豆、紅薯、高粱為原料加工粉條,但一般只在冬季生產兩個月,產量不高基本以自食為主,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折家坪公社惠家岔生產大隊首先引進粉條加工技術人才,開始用馬鈴薯加工粉條,獲得成功,並於七十年代在全縣普遍推廣應用。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這個“民間文化之鄉”清澗定會更加熠熠閃光!

來自:@榆林旅遊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