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晁錯之死——正所謂無私者無畏!

晁錯是被殺死的,在死之前沒有受到任何司法審判,而且他是一個朝廷命官。處死他的奏摺是由皇帝漢景帝親自批准的,最主要的是漢景帝也不是很想讓他死。

晁錯沒有蹲過監獄,也沒有被嚴刑拷打。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使者來到晁錯家,告訴他皇上有事找他,便將他扶上馬車。馬車並沒有開往皇宮,而是到了另一個地方。

馬車停了,晁錯下了車,正在疑惑我們是要去哪?皇上怎麼會到這種地方來。使者宣讀詔書,將晁錯殺死了。

請求殺死晁錯的奏摺是大部分其他朝廷官員聯名上奏的。漢景帝看了奏摺後,即使千不捨萬不得,也沒辦法。

站在我們現在的民主角度看,晁錯並不能算冤死,並不是後來那種奸臣迫害忠良的事,而且,他是一個忠心耿耿的人,這點我相信漢景帝也是明確知曉的。

晁錯提出了《削藩令》,就是要砍掉諸侯王的左膀右臂,打壓諸侯國的勢力。削,就是削減,藩,就是各路藩王,也就是各種王爺。

晁錯之死——正所謂無私者無畏!

秦朝統一六國之後,廢分封立郡縣,實行的是“郡縣制”,將全國劃成36個縣,縣令由中央委任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世襲。也就是說,沒有諸侯王了。

結果秦朝二世而亡,漢朝接替秦朝後,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為什麼大秦會這麼快轟然倒塌,第一是由於其暴政,這點當然不用說。第二,就是沒有諸侯王,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天下雲集而響應,如果秦朝有諸侯王,這些諸侯王如果都是嬴政的子孫,那麼大秦就不會那麼快倒下,甚至還會起死回生。

漢高祖劉邦於是又從垃圾堆裡撿起了“分封”,並將其改良了一下,要封王,可以,必須得是姓劉的,我們劉家人才能當王。因此,漢朝建立之初的七個異姓王,紛紛被劉邦以各種藉口拿掉了。劉邦斬白馬起誓:非劉姓而王者,天下共逐之。

漢朝,實行的並不是“分封制”,也不是“郡縣制”,而是兩者的結合“郡國制”。劉邦一死,呂后專權,大量分封呂氏為王,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後來在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的努力下,又重新恢復了劉氏當家作主的天下。

可問題是,皇上沒了,現在是劉少帝在位,是呂后立的,他雖然姓劉但實際上不是劉,怎麼辦?從血緣關係中挑一個最近的人來繼承。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最終一致推舉了代王劉恆,也就是漢文帝。

這讓其他諸侯王心裡不爽了:為什麼不是我?論輩分當今皇上“劉恆”還得叫我一聲二叔。

不滿歸不滿,好在諸侯王還沒有起兵造反的心思。但是這種種子是種下了。漢朝初期的諸侯王在其領地上是有絕對勢力的,可以自行設立官吏,徵收稅收,以及鑄錢的權力。所以,當時的諸侯國勢力是很大的,尤其是吳越兩地,百姓富饒,而且又大量產銅,錢多,百姓稅收就收的少了,按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在“感動中國的官員”排行榜上是能進TOP10的。

晁錯是跟當時的“賈誼”齊名的,大思想家,有學識,學歷也高,最重要的是一心為國的。在漢文帝時期,文帝也欣賞晁錯,就讓晁錯擔任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劉啟的老師。兩人感情非常好。

諸侯國對於中央的隱性威脅是存在的,也是中央要設法去除的,削藩,站在歷史進步的角度看,是必要的,是正確的,也是聰明的。於是,晁錯提出了《削藩令》。晁錯給出的解釋是:削,他會反,不削,他也會反,削了,他立馬反,禍害小,不削,他以後反,做好準備以後,禍害就大了。

晁錯之死——正所謂無私者無畏!

當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諸侯國有反心,但是,不能說晁錯就是錯的。除了漢朝,有“封建影子”的有晉朝,結果八王之亂,導致“永嘉之患”,還有明朝,燕王朱棣起兵反他侄子,朱棣當上皇帝后,就大力削藩。

黃仁宇教授在一本書中提到:根據當時的觀念(指皇權時代),造反不一定要有存心叛變的證據,只要有叛變的能力也可以算數。

諸侯國勢力大了,難免會尾大不掉,今天你劉邦當皇帝,我愛您,我崇拜您,我保證不會有二心,劉邦兒子當皇帝,我也愛屋及烏,不反,您的子孫劉XX,你是誰啊你?

另外,我不反,不代表我兒子不反,我兒子不反,不代表我子子孫孫不反,我子子孫孫不反,不代表其他諸侯不反。

看來,這樣子下去,中央必定會與地方形成割據,乃至決裂。因此在中央還有能力的時候,削藩,也是為了兒孫以後的幸福。

中央跟地方的矛盾從古至今一直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中央強了地方弱了,遇上外族入侵就沒有很好的抵抗力,比如之後的“宋朝”,反之,地方強了中央弱了,就會形成藩鎮割據,對於中央就是一個天大的威脅,比如之後的“唐朝”。

晁錯這人,人緣不太好,當時反對他的人中,也不見得人人都是壞人,基本上都是為國為民的心懷天下的大夫。

晁錯,可以說是個書呆子,而且非常固執,一條道走到黑,不見棺材不落淚的那種人。不能說他是一個完全無用的人,相反,他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這種能力,不見得是處理事情的能力。

他只知道這事“要不要幹”,而不知道這事“什麼時候幹”以及“怎麼幹”。幹,要一點一點幹,要循環漸進地幹,而不是說幹就幹!

因此,《削藩令》一出,果然,吳王劉濞反了,夥同其他幾個諸侯王一起反了,這就是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劉濞是劉邦哥哥的兒子。

漢文帝時期,劉濞的兒子跑去跟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下棋,結果發生了爭執,劉濞的兒子死了。按說朝廷應該好好厚葬劉濞的兒子,結果文帝直接將屍體送回了吳國,意思:諾,你兒子死了。

敢情您兒子是兒子,我兒子就不是兒子啦!劉濞當然非常生氣,後來“稱病不出”,文帝想想也覺得自己有錯,就默許他“稱病不朝”,逢年過節的,劉家人歡聚一堂,都跑來長安開Party唱卡拉OK,劉濞可以不用來。這在其他諸侯王眼中,難道是你正派皇上怕了劉濞不成?

《削藩令》一下來,劉濞帶頭造反,漢景帝慌了,畢竟反的也太快了。於是找來晁錯商量對策,問題是晁錯也慌了,不知如何是好。

愛卿就沒考慮過此令一出,會逼反諸侯嗎?

臣考慮了,只不過事情發生太快,臣還在考慮中。

這可如何是好,愛卿,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

我相信漢景帝當時心中一定是在罵:特麼的禍是你闖的,屁股你也不擦一下。

臣有一策,可破叛軍。

哦?說來聽聽。

皇上可御駕親征,相信天子所到之處,叛軍必定會嚇得尿褲子。

我親征?那你呢?我出去了皇宮怎麼辦?

皇上放心,朝中之事交給我就好,我一定辦妥。

可以說晁錯是出了一個下下策,要出去掃平叛軍那也是你率軍出征,哪有皇上出去打仗你在家安享清福的?自古以來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安全留給皇上的。你倒好,反過來了。

當然,晁錯不是不忠心,而是太笨,太蠢。結果,他又說,將袁盎殺了。

這袁盎是誰?他以前是吳國的官吏,當然是朝廷委派的,現在是一介草民,不是官員。晁錯給出的解釋是:吳王造反,你之前身在吳國,竟然不知道?知道也不打報告?必定是收受了吳王的賄賂。

當時就有人反對:吳王造反不是處心積慮的,袁盎當然可能不知道。再說,吳王難道不是被你的《削藩令》逼反的嗎?

袁盎聽到消息後,馬上跑來見景帝:只要殺了晁錯,反叛就解決了。給出的理由是:吳王劉濞造反,打的旗幟是,諸晁錯,清君側。說明皇上身邊有小人,這個小人就是晁錯。我起兵就是為了清君側,清除皇上身邊的小人。

結果很多人上書表示同意袁盎的看法,無奈,景帝想想也是,既然你們起兵是為了殺晁錯,現在我替你們殺了,你們該退兵了吧。

於是就發生了一開始的那一幕場景。

袁盎充當使臣跑去覲見吳王:晁錯已死,你們可以退兵了。結果吳王不退,於此,“清君側”的謊言被識破了,說白了,劉濞就是自己想當皇帝。吳王軟禁了袁盎,後來也是袁盎逃出來了,回報了景帝。

吳王劉濞的“七王之亂”後來是被周勃的兒子周亞夫平定的。這裡不多說,我們來說說袁盎這人。

既然晁錯是站在政治正確的立場上的,那麼你說殺晁錯,你是不是小人?不,袁盎也不是小人,相反,他也是一個君子。

曾經某一天,袁盎對皇上說,周勃只能說是功臣,不能說是社稷臣。意思就說,大家別把周勃看的多麼偉大,平定呂氏他是有功勞,但沒那麼大。周勃聽到消息後氣得破口大罵:老子是跟著高祖一起打天下的人,你個黃毛小子有什麼資格說我?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以及猜測,有人說周勃要謀反,有謀反的跡象。在皇權時代,對於這種事情都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之前的韓信就是這個道理。

於是周勃鋃鐺入獄,袁盎這時候跳出來為周勃辯解,他不可能謀反,噹噹噹一二三理由說出來。後來周勃出獄了,只不過降職了,沒有掉腦袋。

晁錯之死——正所謂無私者無畏!

有一天晁錯的父親勸誡晁錯:皇上剛登基沒多久,你就削藩削藩,離間他們的感情,你這何苦呢?晁錯說:為了劉家能夠坐穩江山。

父親不驚歎了一口氣:劉家是安穩安寧了,我們晁家可就完蛋咯。說完,服毒自盡了。

所以說晁錯是知道後果的,或者說沒有將這種結果放在心上。

漢朝一開始奉行的是黃老之學,主張清靜無為,治大國若烹小鮮。因此對於晁錯的這種《削藩令》,力求大刀闊斧,一攬子解決,是不提倡的,因此才有那麼多官員聯名上奏。

當然,關於處死晁錯,也是有人反對的,畢竟晁錯也是為了國家好,他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連家人,甚至自己的性命都無所謂,完全是無私嘛!但正所謂“無私者無畏”。說的正是如此。

人還是要有點敬畏之心的,有所畏懼,謀劃才周全,行事才周到,計慮才周密。晁錯之錯,在於沒有認清自己,自己並不是一個政客,可以說是個非常出色的政治家。

他不會妥協,而治理國家,頒發政令,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妥協,這點,他做不到。

人,還是不要認死理比較好,晁錯就是前車之鑑。

然而當今社會,這樣的“晁錯”難道還不夠多嗎?就包括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在生活中,經常在犯“晁錯”這樣的錯誤。

要學會及時調頭,但是調頭又是多麼的不容易。思想有慣性,每個人都是一條道走到黑的。否則,我們就會說他朝三暮四,牆頭草,而這種“道德的制約”,又會讓其更加堅持下去。

人,還是要有一點敬畏之心,至少,在行事前,不要抱定自己一定是正確的,就算自己正確,那也並不代表就可以為所欲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