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從“靠山吃山砍山”到放下斧頭當導遊 揭祕神奇阿爾山的前世今生


中國最早最美的秋天在哪裡? 答案是阿爾山。 秋天的阿爾山,金黃火紅的秋葉交錯在青山綠水間,萬山紅透,層林盡染,五彩繽紛,清溪魚躍,鹿肥狍壯,是繪畫大師和攝影家的最愛。

其實,阿爾山的全名應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大興安嶺西南麓,內蒙古興安盟西北部的阿爾山市境內,總面積1031平方公里,被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蒙古草原和科爾沁草原環抱其中。公園內群山綿延起伏、原始森林鬱鬱蔥蔥、河流縱橫交錯、火山地熱溫泉湖泊溼地星羅棋佈。

或許,你不知道,這宛若童話般的阿爾山在1996年以前,是資源豐富的百年老林區,是我國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當地逾80%的民眾為林業工人及家屬。 一直以來,阿爾山的居民憑藉大山森林的滋養繁衍生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曾是這兒的真實寫照。 一株株參天大樹在林業工人的號子聲中被伐倒,一列列滿載木材的火車順著森林鐵路駛向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油鋸、車輛、人聲在山谷間迴盪著,收入滾滾而來。


然而,經歷半個多世紀的採伐,阿爾山可採林木資源接近枯竭。 1996年阿爾山被確立為縣級市。 1998年,阿爾山市全面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採伐量逐年減少,直至全面停伐。 2012年,阿爾山市在內蒙古率先實現國有林場全面停伐。 與此同時,林業工人幾近失業。 “靠山吃山”的伐木工人放下斧頭,又能去幹啥呢?

在全面禁伐後,阿爾山市加快林業轉產轉型,發展旅遊業與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建設卜留克、山野菜、冷水魚等優勢作物基地。樹不砍了,林子開始恢復,林下資源越來越豐富,木耳、蘑菇、山野菜…都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深受遊客的喜愛。截至目前,阿爾山境內有6.8萬人口,從事旅遊業的逾5.4萬人。2017年,阿爾山市全年接待旅遊人數359.65萬人,同比增長19.8%;旅遊收入45.43億元,同比增長19.8%。

白狼鎮,曾是阿爾山市嶺南地區的中心,上世紀60年代的白狼成立為阿爾山林業基地,為國家貢獻了大量木材資源。 1998年,阿爾山全面啟動“天然林保護工程”,白狼林業局每年3萬多立方米採伐任務銳減到6000立方米,之後,採伐量逐年減少直至全面停伐。


白狼鎮因地制宜,依託阿爾山自然資源和林俗文化,開始旅遊的探索與實踐,將旅遊與攝影、書畫、餐飲、體育、商貿等多種形式相融合,著力打造以休閒、度假、養生和戶外體驗為一體的旅遊度假村。 目前,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培育,白狼鎮“林俗村”旅遊品牌日漸成型,同時利用林木開拓旅遊產品,製作樺樹皮畫、樹根雕等奪人眼球。

如今,在白狼鎮“林俗村”大門兩邊,懸掛著一幅格外醒目的對聯:放下斧頭當導遊,小康生活不用愁。 全村95戶,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產業,開餐廳、建旅館,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每逢旅遊旺季還得從村外僱人。 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2.1萬元,比過去伐木時翻了五六番。 在2017年夏天,白狼洮源度假新村創造了連續45天爆滿的記錄,從5月到9月,度假村接待遊客8000多人次。

每年九月十月,是阿爾山最美最燦爛的的季節。 阿爾山的闊葉林開始變黃,針葉林仍然青翠,黃綠相間很有層次。 尤為難得的是,其他景區一般只有一兩個招牌景點,而阿爾山景區內的阿爾山天池、駝峰嶺天池、地池、雙溝山天池、大峽谷、三潭峽、烏蘇浪子湖、石塘林、杜鵑湖、不凍河、白狼鎮、阿爾山火車站等景點,個個有特色,一個比一個漂亮。 


阿爾山堪稱火山地質博物館,火山遺蹟達3653.21平方公里,擁有五十餘座火山錐,十九個高位火山口,九大天池,九大熔岩堰塞湖,數百個火山丘。 其中,火山熔岩遺蹟最為奇妙。 這些火山,在低緩的草原上形成明顯的火山錐,遠遠望去,傲立的火山身姿挺拔、優美俊俏。 不僅如此,火山噴發的岩漿,在大地上形成了熔岩雕塑,和許多形態各異的地貌景觀。

在阿爾山,因火山活動形成的冷泉、溫泉、熱泉、高熱泉等,遍佈阿爾山周邊,使得這裡成為著名的溫泉療養聖地。 在國家AAAA級景區阿爾山海神聖泉旅遊度假區內,僅在寬70米,長500米的芳草地上就有對人體有很大一處的礦泉48眼,能夠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關節炎等八大系統多種疾病。著名的五里泉礦泉更被專家贊為“天下第一奇特大泉”。

阿爾山,這顆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上的五彩明珠,將在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走出更加鮮豔的色彩。 近幾年,美麗的阿爾山更是吸引了美國、英國、日本、瑞典等國及港、澳、臺地區的遊客、科考專家。 2017年5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1次會議上,決定正式批准阿爾山國家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為中國第34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