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杭州多家P2P平臺連續“爆雷”!警方已介入,投資請擦亮眼

小徐是生活在杭州的溫州人,他和朋友、同事們或多或少都買了P2P產品賺取高收益。

“這在杭州太普遍了,在我老家溫州更誇張,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有放貸吃利息的經歷,這已經成了我們收入的重要部分了”。

但是,在即將過去的這一週,小徐頭頂炸了一聲雷,他購買了50萬元P2P理財產品的平臺——牛板金“爆雷”了!

7月以來,P2P平臺崩盤的新聞頻頻刷爆朋友圈。而在中國民間資本甚為活躍的浙江杭州,P2P平臺連續“爆雷”的消息更是引人關注。

這個週末,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深入杭州瞭解本次P2P“爆雷”風波。

牛板金“爆雷”

7月3日夜裡,佐助金服旗下的平臺牛板金發佈公告,因有9852萬元的借款項目出現逾期,準備清盤。

牛板金官網顯示,自上線以來,平臺累計交易額達到390億元,累計交易筆數為246.5萬筆,累計用戶規模82.5萬人。

杭州多家P2P平臺連續“爆雷”!警方已介入,投資請擦亮眼

7月5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對佐助金服涉嫌非法吸取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公司創始人兼CEO王旭航被採取強制措施。

公司創始人兼CEO王旭航被採取強制措施

7

月8日上午,一位不願具名的牛板金工作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王旭航曾透露,由於牛板金的前董事孫啟良、沈旭卿夥同陳鄂、胡文周,四人聯手虛構標的項目,通過平臺“牛錢袋”產品捲走了投資人總計31.5億資金,用於房地產開發,因此造成平臺資金鍊斷裂。

7月4日上午王旭航(持擴音器者)出現在公司總部

王旭航還曾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起訴借方單位,通過財產保全方法控制對方資產,他預估對方資產足夠抵償目前平臺的逾期款項。

“至於實際情況如何,我個人也無法做出判斷,真實情況只有公司核心成員才掌握,現在公司被查封,大家都散了。”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牛板金APP顯示,平臺上已經沒有可以投資的項目,只有三個註明“已搶光”的項目,比如期限180天的項目,預期年化收益在10.5%;期限90天的項目,預期年化收益在9.5%。

記者多方瞭解,牛板金的投資者多的投了幾百萬,少的幾千塊,有人曾在“爆雷”的前一天幸運地將錢贖回,但更多的投資者沒有這樣的好運。

有投資者把老家的房子賣了以後投資牛板金300多萬元,本打算這個月在杭州搖號買房,沒想到出了事情。也有投資者得知平臺出事後連夜趕到公司位於錢江新城的總部,在現場痛哭不止。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王旭航曾在2017年8月舉行的浙江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榮獲“浙江金融創新人物”稱號。

多家平臺連環“爆雷”

牛板金清盤或許只是杭州P2P平臺“爆雷”的一個縮影。

7月6日,杭州孔明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旗下百億級P2P平臺人人愛家金融官網發佈公告顯示,自2018年6月起開始出現借款企業大規模逾期,平臺代償出現重大困難,自2018年7月5日起開始清盤。平臺累計投資總額232億元,累計註冊用戶超過173.6萬人。

當日,杭州市公安局下城分局對孔明金融涉嫌非法吸取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對杭州祺天優貸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平臺累計成交金額68億元。公司負責人已向警方投案自首。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佈微博:對杭州優楊投資非法吸取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平臺累計交易額34.6億元,用戶98萬人。

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發佈微博:因涉嫌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王文俊、王文瀾等42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7月7日,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分局對杭州雲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雲端金融累積成交金額達45億元,號稱16%的收益率,累計用戶13.3萬人。

記者致電公安部門,均答覆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不便接受採訪,以相關通告為準。

警惕高收益陷阱

7月8日下午,一位浙江公安人士告訴記者,由於此次P2P平臺連續“爆雷”影響較大,公安等部門已召開協調會聯合處置。

該人士告訴記者,此次杭州出問題的P2P平臺中不少是遭到擠兌後崩盤的。6月份,國內著名網貸平臺唐小僧“跑路”,不久,與唐小僧齊名的聯璧金融也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公安部門立案偵查。至此,國內民間四大高返平臺——錢寶網、雅堂金融、唐小僧、聯璧金融“全軍覆沒”。“幾家全國性高返P2P平臺的在杭分支機構首先發生兌付危機,進而傳導到杭州本土P2P公司,問題在近段時間內集中爆發,但是杭州大部分經營穩健的P2P公司並未被涉及”。

一家杭州知名P2P機構的王姓風控負責人告訴記者,P2P的金融模式沒有問題,問題出在風控缺失和承諾高收益。

這位負責人介紹,唐小僧平臺通過高額返現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很多產品年化收益都在10%以上,事發前甚至推送了一波高返利的廣告,收益率高達40-60%。“能實現這樣的高收益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龐氏騙局,拆東牆補西牆,再一個就是投資高收益項目,比如股市、期貨、房產,不管哪一種情況都是難以長期維持的,遲早出問題”。

“另外,多數高返利平臺合規度相對較低,信息披露水平較差,風控缺失,產品線上化,部分平臺沒有明確資金投向,監管難度很大。”

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孫國峰在第五屆金融科技外灘峰會上表示,近年來金融科技逐漸成為地方非傳統金融業態組織創新的重要載體,出現了P2P網貸、股權眾籌和區域性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多種互聯網金融組織形式,對民間資金形成了巨大吸引,也造成了一些金融亂象,線上非法集資屢禁不止、股權眾籌跑路頻發、區域性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亂批亂設。

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地方金融風險逐漸凸顯。

據網貸之家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網貸機構已從3000多家,銳減到1800家左右,2018年底可能只會剩餘不到1000家,行業洗牌在所難免。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網貸行業“爆雷”136家,其中提現困難111家、“跑路”18家,經偵介入7家。浙江有34家觸雷,其中旺融財富上線僅一個月就“跑路”。

7月8日下午,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文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民間資本活躍,小微企業數量眾多,一些優質的P2P平臺確實服務了一大批小微企業和個人,對傳統金融形成了有益補充。但也不可否認,近幾年P2P行業發展快,一些平臺存在違規違法現象,行業經營亟待規範化和標準化。

“浙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存在,P2P行業為小微企業提供了很好的融資渠道,客觀上幫助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給P2P行業一個公允的評價。”黃文禮表示,“一些好的P2P平臺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等方法去甄別信用風險、選擇優質的小微企業去服務,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其實是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優質資產的投資機會”。

黃文禮指出,當務之急是穿透P2P資金投資標的的底層資產,實現對資金去向合理性、合規性的監管,同時整頓某些P2P平臺虛假宣傳、承諾收益等問題,特別要著重整頓承諾高收益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