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果沒有西線的諾曼底登陸,東線蘇軍能攻入德國本土嗎?

生活360x


要是美英不開闢第二戰場,蘇聯就會獨佔德國了。

眼看形式不對的美英等國才急匆匆的開闢第二戰場,策劃諾曼底登陸,去和蘇聯搶奪勝利果實。

要明白這一點,就要了解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以及英法為何對德國一直縱容?下面以史為鑑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紅色蘇聯引起資本主義國家恐慌


一戰後,歐洲各國具體情況如下:

德國慘敗被瓜分,民間積累了對英法巨大的怒氣;

英法慘勝,損失了整整一代人,只能慢慢恢復;

蘇聯爆發革命,退出一戰,隨後沙皇殞命,建立紅色蘇維埃政權;

唯有大洋那邊的美國,大發戰爭財,成功成為世界第一。

隨著歐洲組織白軍干涉蘇聯的失敗,歐洲各國越來越恐懼社會主義思潮的擴展,蘇聯成為歐洲頭號敵人。

二,英法打算唆使蘇德互毆


於此同時,德國在希特勒的發展下,經濟大幅上升,德軍開始撕毀巴黎合約,進行戰爭準備。

而英法等國一方面沒有實力進行干涉,另一方面英法打算唆使德國進軍蘇聯。

英法的算盤是:在最後一場戰爭中,最後一個德國人殺死最後一個蘇聯人,然後最後一個德國人因為傷勢嚴重而死。這對英法來說可能算是最完美的結局了。

所以在這個目標下,英法才會不斷容忍希特勒兼併奧地利、蘇臺德,擴展軍備。可惜英法最後打錯了算盤,希特勒在進攻蘇聯前,先滅了法國。

三,二戰中蘇聯的反擊


剛開始,德軍一度勢如破竹,攻到莫斯科城下,美英一看蘇聯竟然如此不禁打,趕緊策劃了大西洋閒章,達成對蘇聯提供戰略資源支持。

於是美國的糧食、汽車、衣物、飛機、大炮源源不斷的提供給蘇聯,想讓蘇德在勢均力敵中互相搏殺。

可惜美蘇忽略了蘇聯人的堅韌,經歷了斯大林格勒的洗禮,蘇聯搬到後方的工廠重新煥發出恐怖的生產力,t34坦克源源不斷的提供給前線。

在斯大林格勒,蘇聯就消滅了150萬德軍精銳。斯大林格勒之後,戰爭戰略局勢逆轉,德軍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在斯大林格勒初期,美英看蘇聯支持不住,就打算開闢第二戰場的。但是隨著時間進展,美英看到蘇德在斯大林格勒陷入殘酷的巷戰,這不是這不是正符合西方國家讓蘇德同歸於盡的原本打算嘛!

於是美英把原計劃盟軍在德國登陸,改成在北非登陸,打跑了隆美爾。

斯大林雖然生氣,但是也暫時拿美英沒辦法。

直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

四,搶奪勝利果實


隨著1943年的來臨,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國家在各大戰場都開始了人們期盼已久的反攻,這就是教科書中常常提到的:斯大林格勒,阿拉曼戰役、中途島戰役。

於是在1943年底,美英蘇在伊朗德黑蘭召開會議,準備開闢第二戰場。

關於德黑蘭會議,歷史教科書上描寫到:

為商討加速戰爭進程和戰後世界的安排問題,美、英、蘇三國首腦於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蘭舉行會晤。

請注意:戰後世界的安排!這個時候主要戰勝國美英蘇已經開始搶奪勝利果實了。

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盟軍還故意磨磨蹭蹭不向前進攻,指望著蘇聯去啃柏林這塊德國最後的堡壘,最好是打一場德國的斯大林格勒,儘量多的流一點蘇聯人的血。

可惜喀秋莎的火炮讓德國人的鬥志以及美英的打算土奔瓦解,眼看蘇聯就要全部佔領柏林了,盟軍才急匆匆的前往柏林去分一杯羹。

所以說不要忽略歷史書上隱藏的描述,要連起來看問題。所以以史為鑑認為要是美英沒有開闢第二戰場,德國戰敗也是遲早的事,只不過真要是這麼幹了,歐洲肯定是紅色蘇聯的天下,這是美英等國完全無法接受的。

以史為鑑的這個觀點,諸位看官可同意嗎?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這是個勿庸置疑的問題,而戰後歐洲格局及美蘇勢力疆域會如何劃分才是一個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沒有西線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東線蘇軍不僅僅會攻入德國本土,而且會一直向西,把大西洋壁壘的德軍一直推進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而西線盟軍將變成南線盟軍,從意大利向東、北、西三個方向擴大戰果。

即使不提盟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之前美國的心理動態,只是為了戰後的勢力劃分,開闢第二戰場也對美英來說也勢在必行,這是他們意識形態決定的,絕不會讓紅色蘇聯獨霸歐洲。這是從1943年初蘇軍開始戰略反攻後,美英觀望蘇德兩國相互殘殺,致雙方國力衰竭坐收魚人之力的希望破滅後,不得不搶收勝利果實所必須的行動。但英美軍隊面對德軍的戰力實在令人難恭維,在意大利北部戰役還有大量的意大利遊部隊的配合下,面對德軍的一支20餘萬缺乏裝甲戰力部隊的偏師,攻勢依然受阻,不得不停止進攻。



而蘇德戰場上的蘇軍面對的則是仍有5百多萬精銳,大量裝甲師、集團軍,空軍主力的德軍,而且這些還是向東死死住,具有極端頑強作戰意志的部隊。在實際作戰中當蘇軍已經攻入德國本土時,西線盟軍還在與由20多萬潰散部隊,在沒有空中掩護條件下發動的反擊糾纏清,而在近300萬蘇軍圍攻柏林的同時,在其南北兩線仍有400多萬蘇部隊向西警戒。
如果這支龐大的蘇軍部隊面對的不是盟軍而是隻有100多萬的德軍,攻勢自然不會停止,而會一直向西橫掃過去,一直把這些德軍直接趕進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將由蘇軍完全控制,即使是戴高樂將軍率領的法軍返回,也將是其與蘇聯協商來解決已經為其解放了祖國的蘇軍地位問題。估計此時的英美部隊還在南歐跟德軍殘餘部隊狗鬥呢,這種態勢下的歐洲就不會出現當今的東、西歐,而山以比利牛斯山、阿爾卑斯山為界的南北歐,美國操縱下的北約就不會存在,馬歇爾計劃還會有嗎?整體歐洲的格局與今天相比將面目全非,邱吉爾的鐵幕演說也得換換臺詞了。


鐵嶺鋒


蘇聯能否佔領德國,不取決於蘇聯,也不取決於德國,而是取決於蘇德以外的第三個國家。

是的,那就是美國。

通過租借法案,美國向蘇聯提供了一萬多輛坦克、數千架飛機、十萬輛卡車、以及大量的石油、食品、鋼鐵等物資。

如果盟軍認為德軍仍然過於強大,他們會延遲上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如果他們擔心蘇聯太強大,只需要不再向蘇聯提供物資,蘇聯人就後繼乏力了,最終可能會與德國迴歸到蘇德戰爭前的國境線。

但是這與盟軍的利益方向不同。

美國不會樂見一個被兩強統治的歐洲,英國更希望歐洲分裂。

於是,更好的選擇是在破缸上加一塊石頭,把它直接砸碎。

這才是美國為首的盟軍決定於44年開闢第二戰場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擔心蘇聯佔領全歐洲,而是擔心蘇聯與德國講和。那樣再要解放歐洲就要花上幾倍幾十倍的代價了。


真音速大貓貓


時間點再前移的話,如果1941年巴巴羅薩時和英媾和,穩住美國不插手支援蘇聯,那麼有希望速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