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蜀黍老囧曾
1944年6月7日的深夜,也就是75年前的今天,德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隆美爾趕回在法國的司令部,最高統帥部作戰局長約德爾上將的電話隨即追過來:“我認為,沒有必要擔心西線會有第二次進攻”。言外之意,隆美爾應該立即抽調防禦加萊地區的第15集團軍精銳部隊,加入反擊登陸盟軍的作戰,而隆美爾武斷的予以拒絕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個極度愚蠢的自作聰明。
(隆美爾元帥)
西線德軍野戰主力就是隆美爾指揮的B集團軍群,另外一個“G集團軍群”駐在盧瓦河以西的內陸地區,“B集團軍群”擁有第7和第15兩個集團軍共39個師的部隊,其中薩爾穆特上將的第15集團軍駐防加萊,編成內有23個步兵師和海防師,而駐防諾曼底的多爾曼上將第7集團軍只有14個師(另外2個師是司令部預備隊),直接用於海岸防線的更只有第84步兵軍,兵力部署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隆美爾駁回最高統帥部作戰指導的理由是:“我可以指出,迄今為止,敵人只投入了兩個集團軍群的一個,這正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從第15集團軍抽調部隊的原因所在”,約德爾氣得大叫著重複:“不會有第二次進攻了”!陸軍元帥乾脆扣了電話,反正他軍階更高。
(隆美爾和第84軍軍長)
同時,西線德軍裝甲集群共有七個裝甲師,其中的四個被置於內陸地區作為最高統帥部預備隊,必須有希特勒本人的命令才可以動用。其它三個裝甲師有兩個在加萊方向,諾曼底防線後方只有一個第21裝甲師(擁有127輛四號坦克和40輛突擊炮),這個番號是隆美爾非洲軍團的老部隊,也就是說,第一時間能進行反擊灘頭的裝甲部隊,只佔德軍坦克實力的不足七分之一。
問題清楚了吧?如果在“D日”之前德軍最高統帥部以及前線指揮官隆美爾,能準確判斷盟軍的登陸地點是在諾曼底,必將德軍精銳尤其是裝甲師的一半力量有針對性的進行部署,或者迅速命令加萊地區的部隊馳援,那麼諾曼底登陸必將是一次失敗的行動,盟軍只能登回艦船從海上跑路,舔舔傷口籌劃第二次入侵。
(美軍登陸艇)
因為盟軍雖坐擁300萬大軍,但陸軍地面部隊不過190餘萬人,用於第一波次登陸的只有17萬6千人,搶灘的部隊數量更是隻有幾個精銳師,戰役的關鍵是盟軍是否能夠佔領一塊足夠大的登陸場,掩護後續部隊上岸。同樣,對德軍來說,成敗的要點就是,能否在第一時間擊敗搶灘部隊,破壞盟軍登陸場的開闢。
德國步兵只能躲在“大西洋壁壘”的工事裡開槍開炮,真正能搗毀盟軍登陸場的只有裝甲部隊的坦克。事實上,第21裝甲師曾經一度反擊到海邊,終因力量薄弱和缺乏空中掩護而不得不後撤,另外,盟軍有五處搶灘地點,一個裝甲師哪裡夠用?裡面還有個插曲,由於第21裝甲師長不在司令部裡,參謀長起初只能動用24輛坦克出擊,這簡直是兒戲。
(大西洋壁壘裡的德軍)
希特勒睡醒後,將西線裝甲集群五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也決心使用這些裝甲部隊大舉反擊,但戰機已落後手,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可惜繞是如此,幾百輛坦克要從200公里以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艦炮火力的轟擊下損失慘重。
1944年6月7日夜裡,黨衛第12裝甲師趕到戰場,由於沿途遭到轟炸,他們不得不整理部隊無法立即進攻,直到次日上午勉強動手。6月9日,第130裝甲教導師氣喘吁吁抵達諾曼底,雖然馬上投入了反擊,然而此時盟軍已經站穩腳跟,並且德軍最先到場的三個裝甲師是陸續投入戰鬥,正是兵家大忌之“添油戰術”,形成不了有效的反擊拳頭。
(德軍虎式坦克)
隆美爾的反登陸戰術指導思想是正確的:“反擊的關鍵是登陸的24小時之內”,然而正因為德軍無法準確判斷盟軍登陸地點(甚至是錯誤的),不得不平分守備兵力,使隆美爾在入侵的24小時之內,無法集中足夠的力量將第一波次盟軍趕下海去,畢竟,加萊是英吉利海峽最窄的方向,任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如果對登陸的主攻方向判斷正確,德軍至少會將三個以上的裝甲師和全部的三個裝備虎式坦克的重型坦克營,預置在諾曼底戰線後方,保證足以在12小時之內衝上海灘。當500輛以上的坦克碾壓盟軍登陸場時,即便盟軍擁有空中優勢,上岸的美軍和英軍步兵也將遭受滅頂之災,因為他們根本不具備反裝甲作戰的能力。
(諾曼底登陸)
還有重要的一點,主攻方向的錯判也使諾曼底地區的“大西洋壁壘”形同虛設,諾曼底的工事和障礙構築遠不如加萊。直到1944年元旦隆美爾到任後,才特別要求諾曼底前沿防禦要前推至海中,佈設水雷和設置障礙物,比如那些斜插入海的木樁被盟軍稱為“隆美爾蘆筍”。海灘上則需要構建反坦克錐和坦克陷阱,防線後方的開闊地區,也要佈設了大量防機降和空降的木樁。
但是如此浩大的工程,上帝已經沒給德國人留下足夠的時間了,截止到盟軍發起登陸作戰時,隆美爾的計劃僅僅完成了一部分,即使這樣也給盟軍登陸造成了不小損失。如果判斷正確呢?諾曼底海灘恐怕早就是殺機四伏了,再加上數量足夠的坦克肆虐,美國大兵勢難在海灘上立足,而希特勒隨後緊急從東線調來的援兵,一定會把十幾萬盟軍趕下海餵魚的。
度度狼gg
德軍即便判斷正確了,也沒有翻盤的機會,因為德軍在當時的條件已經不行了,由於東線的牽制,德國在西線部署的兵力非常有限,且德軍已經失去了制空權,在當時情況下,英美軍隊的空中已經維持了先相當大的空中優勢,而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條件下,德軍的任何行動會被阻止住了,即便德國在諾曼底附近部署更多的軍隊,也很難過加運用,只是盟軍在登陸中損失多少的問題,而不是能不能登陸的問題,德國沒有足夠的本錢來維持這場戰役,最終還會拼光了。
諾曼底戰役本身就是一場國力的較量,德國不是輸在判斷事物,而是整體實力的下降。德軍想要調整自己的部署,花費了相當時間,盟軍突擊的力量太強了,無論怎麼樣都不可能阻止盟軍上岸,關鍵在於能不能把盟軍推下海,德國會在反擊當中消耗盡力量,最終無法將盟軍推下海啊。
浴火
其實您可以這樣理解!
預測主攻方向只是一時的,它並不能作為一個戰役的萬能鑰匙,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本!
德軍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麼樣?把所有的力量全都拉到登陸的若曼底嗎?作為德軍指揮官或許會這樣做,但是作為統帥絕對不會這樣排兵佈陣的!
我們有句老話說的好:東邊不亮,西邊亮嘛!盟軍已經認為這邊登陸很難了,那還會去嗎?肯定會選擇另一邊登陸的!
那時候已經有各種偵查手段,還有航拍技術!掌握敵我雙方的情報已經見怪不怪啦,假如大量德軍佈防在若曼底一帶,那就是盟軍軍艦炮火的活靶子!
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盟軍是有大量的軍艦火力支援的,才敢登陸若曼底!而且在炮火攻擊之前,大量兵力還是很安全的!
吶喊前沿
德國為啥不在西線直接放棄抵抗呢?太好面子了。
司大勇
不可能翻盤的,制空權制海權都在盟軍手裡,失敗是早晚的事,只是盟軍要付出更大的傷亡
擬獅
東邊蘇聯紅軍,西邊英美聯軍,制空權,制海權。劃時代武器原子彈,3億工業化人口全球資源任意使用。
除非德軍有高達
無齒刁民
不可能,只會打得更辛苦,雙方損失更大,而且又可能讓核武器提前用在歐洲戰場,而不是亞洲戰場。
sam明陽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意思
但我的看法是,雖然會在登陸階段道成盟軍更大的損失,但是最終是無法阻止登陸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