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和戰略決定格局成敗

大家都知道,三國時候的諸葛亮是一個人才,他最著名的就是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勸說劉備立足荊州,取益州,從而得天下。諸葛亮的這一理論,還是建立在漢高祖起家的模板。漢高祖劉邦當年就是為漢中王,再個在四川天府之國休養生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從而奪取天下。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但是,400多年後,當時的親王李世民卻怒懟諸葛亮,還讓他的父親歎服,其實這也就是李世民和李淵唱的一出雙簧罷了。

話說隋末年間,也是天下大亂,天下反王輩出,李淵的家族本身也是隋煬帝的親戚,但是也反了。到了他們坐江山的時候,大唐武德七年五月,當時的慶州都督楊文乾造反。這個人反就反吧,但是此事不為一般,因為他的口號居然是,皇帝無道昏庸,要東宮太子上位,這就是逼宮了。

於是李淵就找來了軍功卓著,地位顯赫的李世民,李淵也是梟雄一個,不然怎麼能當皇帝,但是面對太子李建成的逼宮,也是有點慌亂,但是他很快就鎮定下來,問了李世民一個問題,你覺得益州怎麼樣?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李世民的回答是這樣的,益州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言過其實,諸葛亮的隆中對,只是書呆子,看史記、漢書,想當然而已。益州的所謂經濟繁榮,所謂的發達昌盛那都是秦末漢初的事兒了。漢代以來都不待見益州,東漢時候,益州已經是民不聊生,經濟衰退了。晉朝、南北朝這地方的老百姓也就老實巴交,經濟實力、綜合實力一般。群眾也就是種種田,混口飯吃湊合,要說打仗,那簡直不堪一擊,不堪使用。

李世民說出這樣一番話,李淵作為開國帝王不由得佩服,他話裡有話告訴李世民,他準備封太子李建成為蜀王,在成都混。意思就是這地方經濟、軍事都不行,成不了啥氣候。以後你就是當家的,你說了算,甚至於未來太子、皇帝都是你的。這也是拉攏了,畢竟帝王家事,大兒子逼宮,要小弟造反,只能拉攏能幹的老三了。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後來,李世民什麼人物?一代明君,一代雄主,他的秦王名號一出現,作為大唐軍神,慶州城的兵馬就投降了一半,畢竟大唐天下,基本是秦王打下來的。而楊文幹,則被手下幾個將領逼迫自殺完事。這事,很快就平息了。

但是李世民和李淵說的,關於西川、四川那段,真是振聾發聵。李淵是開國皇帝,也是刀尖上舔血,有謀略城府韜晦的人,把李建成弄到四川,就是他的主意。而李世民更是目光如炬,看出了四川幾百年的問題,作為中國最著名,最成功的皇帝,他的眼光自然不凡。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只可惜了,諸葛亮、劉備,一輩子在四川、益州打轉。雖然諸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蜀國越大越弱,越來越疲態,這點,李世民的一針見血,真是厲害非凡。而李淵索性,要把不安分的太子李建成丟在四川當土皇帝,覺得在那裡,他怎麼特也翻不起浪,只會被李世民牽制、控制、擺佈。玄武門之變,或許這個時候,就已經決定了成敗,因為眼光和格局決定成敗,思維和戰略是王道,是決勝不敗的根本。

諸葛亮隆中對以益州為根本 結果被李世民怒懟 思維戰略決定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