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湖南星德山游记

湖南星德山游记

星德山,地处桃源县的北极,地形为张家界之犄角,山势为常德市之脊梁,作桃源之锦屏,当慈利之门户,北控澧水,南制沅江。远起战国,古为楚南驿道;近迄当代,今为常张公路,车马人流、稻菽玉帛皆从山脚下蜿蜒而过,而星德山就是这条古今交通大道的喉结,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马援南征的烽火,诸葛亮入川的烽烟,杨么起义的号角,朱元璋灭元的征尘,李自成起义的足迹,康熙平叛的铁马,肖朝贵造反的金戈,石达开西撤的残甲,红军长征的红旗,七十三军抗战的弹痕,在星德山留下了妇孺皆知的传说和铭心刻骨的记忆,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湖南星德山游记

乘车沿菖蒲路、星旗路驰聘,到星德山林场下车后即是徒步登山。在登山前喝一碗“龙泉水”,使人感到遍体清凉,疲劳顿逝;气力倍增的举步在“十八盘”的石板阶梯路上攀登,绕过峻峭的山峰,穿过茂密的森林,淌过清彻清彻的涧溪,钻过神奇的岩洞,登上了茶垭。在这一千平方米的芳草地稍事休息,使人们联想起来那“来到半山坐一坐,再过五里天上天”的名句,颇有飘飘欲仙之感。

过了号称“一天门”的茶垭,路边的菊花和漫山遍野的油茶花由呼啸的山风送来扑鼻的芳香,真是“天工造就金铺地,自然生成玉作山。”朝罢观音阁,跨过接龙桥,登上百步墩,参拜文昌阁,再谒祖师墓。百子堂求子,山神庙烧香。俯视“舍身岩”惊心动魄,仰望“企人岩”拍手叫绝。观赏迎客松,瞻仰紫霄洞,顶礼雷祖殿,漫步青云路,便见南天门牌楼巍矗立。那南天门的浮雕石刻按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猪活灵活现)图案排列,其非凡工艺令人称奇,而书法联语尤为佳作绝唱。联语是:“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世三千”。

湖南星德山游记

站在南天门内星子宫外的石板丹墀上启目四顾,但见奇峰破云,林梢穿天,清风徐来,山花烂漫;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如岛里的仙人,像母怀中的婴儿,无虑无忧,心旷神怡,陶醉在大自然里。星德山——楚南第一名山五雷山第二主峰,说她是湘西北的风景明珠、武陵源的洞天福地,决不是夸张之辞。且看她,东有白鹤飞雷崖,西有金鸡鸣长岭,南有明月照千里,北有银灯耀五盏;左有天马行空,右有旌旗飘扬,前有白象追鹿,后有青狮捕狼;还有那:莺扑莲花,燕舞云头,金凤啄桃,玉龙昂首;再看,玉带弯玉泉环腰,一线天天外见天,穿山洞洞中藏洞,观音龛龛中生龛。正因为她拥有一百零八座奇峰,座座神奇;一百零八条山谷,条条秀丽;所以唐朝的高僧活佛一代风水大师司马头陀在他的风水秘籍《楚地明珠》中写道:“百鸟朝凤,可恨白鹤向南去;五龙捧圣,且喜黄鹂往北来”。这两句风水断语构成一幅对联,上联讲的是五雷山,下联讲的是星德山。说她是洞天福地,半点不假,因为她是道教圣地,是神秘文化的宝库。且看,神龟岩神龟泣血,灵蛇洞灵蛇涕泪,古坟塌将军埋剑,安身坡太子降銮,晒谷岩牛郎晒谷,梳妆台织女藏妆,公输班石斧劈石,吕洞宾木剑穿山,玄天帝镇龟斩蛇,燃灯佛擎日换天,关帝公挥刀驱贼,观世音救苦踏莲,十步一景,百步一奇。由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所以这里有很多美妙动人的传奇和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

湖南星德山游记

看了她的外貌,再看她胴体。星德山,原名大围山,元朝末年,这里和五雷山以及湖北的太和山(又名北武当)是明教的根据地。明教侠义之士在张无忌的领导下帮助朱元璋推翻了元朝以后,朱元璋即展开了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支劲敌的战争。公元1366元(丙午岁),朱元璋派大将郭英率兵五万追剿汉王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在五雷山和星德山展开了一场血战,方圆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地方尸骨堆山、血水成河。陈理全军覆没,而郭英所部也伤亡大半。朱元璋为了表彰明教义士和阵亡将士,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庚戌岁)下诏令鼎州和澧州两府在五雷山和星德山修建道观,赐名“南武当”,供奉昊天金阙佑圣真君、真武大帝降妖荡魔祖师、张三丰、张无忌、周颠、徐达、常遇春的金身塑像,敕名紫霄宫祖师殿。住持是龙门派和武当派的张道会、刘道玄。

湖南星德山游记

近七百年以来,祖师殿几经沧桑,明初的祖师殿原在此山东麓之青狮岭主峰,明末清初由于战乱而使该殿付之一炬。祖师爷的金身塑像凌空飞越玉带谷,落在企人岩旁,当地百姓就在企人岩旁修建了一座简陋的祖师殿。人们根据“天上的陨星坠落而成主峰”的古老传说,把大围山改名为星子宫。到了大清雍正五年(公元17827年,丁未岁),由桃源、武陵、安福、慈利、石门、澧县等六县的老百姓捐资把企人岩旁的祖师殿迁到主峰“金顶”之星子宫。

湖南星德山游记

到了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甲午岁),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在宰相纪晓岚和翰林学士周昌国以及鼎州知府、澧州知府的陪同下驾幸登临星子山,赏奇景,听奇闻,龙心大悦,金口将星子山改名为星德山,将星子宫改名为紫霄宫,指使周昌国撰写了南天门的对联,并且御笔题写“南天门”匾额和“毫无色相”的横批;即兴为紫霄宫撰写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对联,横批是“惟道独尊”。又指令纪晓岚为“武圣殿”撰写二联,其一“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凛冽千秋”。其二“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临危处,毋忘赤帝;青灯观青史,提青龙偃月,显圣时,不愧青天”,横批“丹心贯日”。纪晓岚还巧用星德山周围的青牛峪、白羊湖、尖刀山、观国山、天子村、报恩寺、观国寺、宝莲台八个地名,仅加骑、踏、持、杀四字,随口即成了一幅妙趣横生生机盎然的二十字短联:骑青牛,踏宝莲,太平观国;持尖刀、杀白羊,天子报恩。乾隆巡视后,鼎州知府不敢违旨,号召所属六县(慈利、桃源、石门、武陵、汉寿、安福)老百姓出钱出力,历时十年,修成了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庄严壮丽的星德山紫霄宫。紫霄宫这个石柱、石梁、石墙、生铁瓦的特殊建筑群体,前三殿供奉关圣、武侯、昭烈帝;后三殿供奉玄帝、药王、文昌君;左偏殿供奉阿傩、伽叶、燃灯佛;右偏殿供奉文殊、普贤、观世音。这紫霄洞前王爷殿供奉雷祖、雷公、电母、邓、辛、张、陶、庞、刘、苟、毕众雷神赫赫威灵;那三生石上百子堂供奉文王和三霄娘娘(云霄送子娘娘、碧霄催生娘娘、琼霄保产娘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朴清雅,别具风情。遗憾的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毁于十年浩劫初期“湘江风雷——全无敌兵团”的“英雄好汉”之手。日寇的轰炸机没有办到的事,这些造反派们办到了,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我们在一堆碎石瓦砾中找到了幸存的三块功德记事碑,其一,是开山祖师张道会撰写的二修星子宫的记事,可惜字迹模糊,只有对联尚可辩认,联云:“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根据这一幅对联的联语可以推断这是二修星子宫中的老君殿的记事碑,因为联语是歌颂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李耳的。其二,是三修星子宫三清殿的记事碑,碑文亦无法辨认,其对联是“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其三是乾隆敕建紫霄宫的记事碑。碑文本来可堪玩味的,可是不知是那一位造反英雄用八磅锤将它砸烂了。幸存的对联砸成数段,尚未粉碎,我们花了几个钟头把断块碎片拼凑起来辨认,联语是“四百峰峦朝紫府,福地几生修到?五千道德启玄门,洞天九转炼成。”看罢这些残存文物,目睹自然景观,令人感慨万千,我们一行十余人站在“奇观崖”上,靠近“听涛壁”旁。我信马由缰,欣然命笔,歌曰:“烟霞焕彩,石壁闪光。千株虬松,万杆修篁。千株虬松,迎风招展青染染;万杆修篁,含烟摇摆色苍苍。路旁金菊布锦,满山银茶生香。岭上杜鹃红烂漫,涧下藤萝翠丝长。时闻锦鸡唳,每见云雀翔。锦鸡唳时,声震九皋霄汉远;云雀翔处,毛辉五色彩云光。飞瀑流泉三千尺,银河来自九天上。青狮白象时隐现,明月神灯任行藏。峰回路转眼花乱,日落霞升精气扬。白云潮涌脚轻快,金风扇摇心欢爽。菖蒲星旗路,人间通天堂。”

湖南星德山游记

据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湖北武当山掌门大师汤明德曾对前星德山主持留下“木牛踏土蛇,星光忍隐没;金马冲天起,紫霄复凛冽”几句偈言。七十多年过去,偈言的真谛玄机催人顿悟。1925年是乙丑年,1989年为己巳年,乙属木,丑属牛,己属土,巳属蛇。1990年为庚午年,庚属金,午属马。1990年星德山修复工程获准开工,至1995年,紫霄宫的修复已初具规模,这不是“紫霄复凛冽”之所指吗?登山归来,今夜星光灿烂,明天阳光灿烂。那是星落人间,德流福田,山接蓝天,文成大道,人归自然。美哉自然!因作《星德山游记》。(李小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