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房价上涨,中介背锅?

房价上涨,中介背锅?

最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房租上涨,引起了舆论关注。尤其是北京有一个流行的段子,说是某人在天通苑120平方的房子,经过两家中介的PK,本来打算7500元出租的房子,最后到了1万多元。这引起了舆论的公愤,高房价消灭了中产,如今高房租又要消灭穷人了。

为此,北京房地产中介协会召开了座谈会,自如、相寓、蛋壳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参加。在会上,共同承诺落实"三不得"要求,并承诺不涨租金且拿出手中共计超过12万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场。

这"三不得"主要是指什么呢?一、不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不以高于市场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抢占房源;二、不通过提高租金诱导房东提前解除租赁合同等方式抢占房源。三、各企业还明确承诺全面加强对业务人员的管理,决不允许哄抬租金抢占房源,对于触碰这条"红线"的业务人员,一经查实从重处理直至开除。

这些可都是实锤。以共同承诺的形式,对住房租赁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也通过住房租赁企业制定了业务人员工作的“红线”。特别重要的是,这10家住房租赁企业共拿出了125725套存量房源,以增加市场的供应。如此以来,不敢说北京房租很快会趋于稳定吧,但是这些有效的措施肯定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说实话,我以为很难说。的确,从目前各种流行的段子,和网络上文章的举例来判断,这住房租赁企业在房租的上涨中,不敢说是主要推手吧,但是,“推波助澜”的作用肯定是有的。

凭借着资本的优势,从市场上零散的房东手中收集房源,然后进行“包装改造”,并提供“管家服务”,从而就有了要价的资本。比如说,有很多北京的租客吐槽的,几乎目标都是租赁中介。租赁管家打电话要涨房租了,或者500或者1000的直接增加,以至于有些租客抱怨宁愿租住“老破小”,也不想承担着不断上涨的房租。

其实,中介真那么重要吗?我以我熟悉的发生在西安例子来说说吧。第一个例子,租赁中介,也就是俗称的“二房东”,看上了某处我朋友的房子,说服朋友用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租给他,说要租3年,且要求免45天房租。二房东将这套房子简单改造后,三室两厅的房子改成4小间,开始分别租赁。朋友很高兴,省事很多,房租虽少可很准时。谁知不到一年,二房东失联了。后来,朋友与租住的客户沟通,才明白4间房子经常有空的。要知道,一旦有空的,就意味着二房东就是亏本的。

第二个例子,此后朋友将房子收回,又交给了一家东北人负责的租赁中介公司,本以为这下会很正规的。谁知道,依然不到半年又出问题了。同样是总有房间不能及时租赁出去。当然了,这家租赁公司明确说资金链断了,无法支付房租。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住房租赁公司的风险也是蛮大的。毕竟,住房租赁公司只是“二房东”,不过是时间长些,能够对房子的“包装”高档些,对租客服务更好些。然而,所有的收益有且只是建立在房子租金的差价上。一旦租金无法提高,或者有空房间,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甚至也许还会倒贴的。毕竟,这租客可是完全来自市场的,没有租赁中介能够达到“垄断”房源的程度,而市场上“谋食”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

至于按照潘石屹先生的说辞,这些长租公寓并不挣钱。因为资金成本高,而且房租收益有限,基本都是亏本赚吆喝而已。也许,这些长租公寓企业在乎的是未来的收益,就如共享单车一样先抢占市场,站立在风口之上再说。

北京的房子之所以能够涨价还能租赁出去,关键的是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假如如西安市场一样,我朋友的房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租赁中介没有挣到钱不说,反而用失联来逃避亏损。这样的行为,明显的就是一锤子买卖,根本不可能长久的。北京与西安的差异,就在于租客的供需差额不同。

因此,我以为北京房租上涨,或者用有的媒体的话来说,是暴涨,其前提就在于租赁房屋的供给减少,而需求庞大。因为有了供需之间的庞大差额,才导致了租赁中介房租虽然上涨,可是总能找到有当“接盘侠”的新租客。

对北京市场的供需差额已经有很多分析了。旧城改造,拆除城中村,中低端房屋有限,房价高,使得北京的可租赁的中低端房屋减少;而与此同时,拥有强大的政策资源文化资源金融资源与医疗资源的北京,对新人口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此以来,这租赁房屋市场不断减少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形成了矛盾,而这个矛盾就是房租暴涨的最主要因素。

尽管这情况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是要想增加供给,这不是朝夕之间短期能够解决的事情,于是乎,就有了能够令行禁止的“三不得”或强令租赁企业增加房源的举措。这“三不得”能否实施,不好说,而这12万多套新增房源,却值得怀疑。

总之,租赁行业是完全市场化的领域,房租上涨或者下降主要取决于供需矛盾。要想解决当下房租暴涨的问题,关键在于增加供给。只要有形的管制少点,新增租赁房屋根本不是问题。当然了,最能立竿见影且显示工作成绩的,则是“管制”租赁中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