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董元奔‖從幾首唐詩分析關盼盼的死因

董元奔‖從幾首唐詩分析關盼盼的死因

《雜文報》有篇文章記述了白居易和關盼盼的故事,認為白居易的人格前後反差很大,早年心繫民生,晚年則腐朽虛偽。所記故事大抵如下:白居易的摯友張建封在徐州築燕子樓,蓄養名妓關盼盼,關盼盼對張建封也是充滿情意。可惜,張建封已是暮年,關盼盼尚值妙齡。張建封死後,關盼盼獨居燕子樓,為張建封守節達十年。白居易知道了,他不僅沒有對關盼盼的做法予以同情和讚美,卻寫詩給關盼盼,譏諷她未能殉葬以報張建封知遇之情。關盼盼羞愧難當,絕食而死。

我對於這個故事存疑。首先,人殉制度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基本絕跡,唐代不可能還存在人殉陋習。其次,封建禮教的所謂夫為妻綱,其本性也是宋朝時才走向徹底反動。再者,唐代的婚姻制度非常開明,性的禁錮還沒有真正形成,關盼盼不隨張建封而死,不會引起社會非議,白居易也沒有必要譏諷關盼盼。

那麼,關盼盼之死,罪魁禍首究竟是誰呢?我們不妨從關盼盼和白居易的一些詩歌作品中來揣測一下。

一、“惹禍”的那首詩

說白居易寫詩逼死關盼盼,他那首詩是這樣寫的:“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瘁,一朝身去不相隨。”

首先,這首詩的詩題為《感故張僕射諸妓》,這個張僕射是不是張建封,或者詩題是不是錯了呢?僕射全稱尚書僕射,這個官職是隋代設置的,是尚書省的主管,相當於宰相;唐初沿襲下來,但是到唐玄宗以後,僕射意義已經泛化,許多部門都設置了僕射,而且真正的尚書僕射也不再位居宰相之列。張建封生活在唐中期,公元788-797年鎮守徐州,而796年被加封為檢校右僕射。那個時候,張姓已經是中國除了李姓之外的第二大姓,張建封生前死後,在朝廷做某個部門的右僕射的或左僕射的姓張的官員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還有白居易的朋友。

其次,從詩的內容來看,調侃的意味更重一些。官員不惜重金買來幾個漂亮的女孩兒做妾,等教會她們歌舞之後,自己倒心力交瘁一命嗚呼了,而妾卻不能到陰間去伺候自己。詩的意思是嘲諷瞎花錢的官員,根本就沒有嘲諷妾們。而且,這個張僕射一次就買了三四個妾,三四個妾全放在燕子樓嗎?而這樣花心的男人怎麼會與關盼盼心心相印呢?

因此,《感故張僕射諸妓》可能不是寫張建封的,詩中的“妓”也未必指關盼盼。

二、白居易寫關盼盼的幾首詩

白居易在張建封活著的時候見過關盼盼,聽說關盼盼為張建封守節十年,非常感動,寫了《和燕子樓》三首:

其一

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

其二

鈿暈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著即潸然。自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陽回,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不成灰。

這三首詩充滿了對關盼盼的敬意,認為關盼盼懷念舊愛拒不改嫁是難能可貴的,字裡行間根本就沒有一點諷刺意味,他怎麼會再用詩逼死關盼盼呢?如果說,是關盼盼自己多心,從白居易的這三首詩中看到點什麼,也不可信,因為在中唐,正妻改嫁都合情合理合法的,別說她只是張建封的一個妾了。

三、張仲素描寫關盼盼的詩

張仲素是張建封的兒子,比白居易大三歲,與白居易友善。張建封死於800年,這一年白居易進士及第,《雜文報》說張建封是白居易的摯友,是不確的,白居易應該是通過張仲素才瞭解了關盼盼的故事的。

《全唐詩》載有張仲素寫於810年的關於關盼盼的三首《燕子樓》:

其一

樓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長。

其二

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中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消已十年。

其三

適看鴻雁岳陽回,又睹玄禽逼社來。瑤瑟玉簫無意緒,任從蛛網任從灰。

張仲素在詩中描繪了關盼盼對張建封的追思之情,第一首坦言盼盼的相思,第二首寫盼盼難以釋解,第三首則寫盼盼已經心如止水。從這三首詩中可以看出,十年相思,關盼盼已經重病纏身,已生出香消玉殞追隨舊愛的念頭,其“地角天涯不是長”、“自埋劍履歌塵散”、“任從蛛網任從灰”等句子皆有死的念頭。也許張仲素寫這三首詩時關盼盼已經死了,或者至少已經處於彌留之際。

看來,白居易的《和燕子樓》三首就是和張仲素的這三首詩的,應該寫於811年,因為他倆的詩中分別有“十年”、“十一年”字樣。這時候,關盼盼或許已經死了,或許病入膏肓。因此,說關盼盼死於相思還能說過去,不是白居易逼死了她。


【作者小傳】董元奔,1971年生,江蘇宿遷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江蘇省知名輔導工作者。學業主攻古典文學,兼涉泛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