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屢次跳票的紅旗H5真的要來了,能否成功逆襲?

千呼萬喚的紅旗H5,終於真的來了。她將在4月25日北京車展上市,預售價格16-20萬元。

好飯不怕晚!紅旗H5這次能一改紅旗品牌的頹勢,成功逆襲嗎?

從一汽試圖復興紅旗品牌以來,歷代紅旗新車(面向大眾市場的產品)皆陷入"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怪圈。紅旗想憑藉H5雄起,必須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釐清與阿特茲的關係

1、同平臺不等於同一個車

媒體早就傳播了紅旗H5與阿特茲同平臺的消息。那麼紅旗H5是不是阿特茲換了一個殼子呢?

當然不是。哪怕用"腳後跟兒"想一下,如果套用阿特茲來"拉皮",怎會上市時間一再推遲?原因就是自主設計,需要完善再完善,謹慎再謹慎。哈弗H8的前車之鑑不得不防啊。

同平臺不等於同一款車。紅旗H5和阿特茲用的是EUCD平臺。該平臺是福特開發,福特、林肯、沃爾沃、馬自達都有車型使用這個平臺。顯然這些品牌的車不能混為一談。

2、二者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車

紅旗H5的長寬高是4935×1840×1470mm,軸距為2870mm

阿特茲的長寬高是4870×1840×1450mm,軸距2830mm

軸距差了4釐米。配置差別更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車。

3、內部結構完全不同

內部結構如何,其實從外觀上也能看出些端倪。下面簡單從側面對比一下。屢次跳票的紅旗H5真的要來了,能否成功逆襲?

上為阿特茲,下為紅旗H5

仔細觀察上圖,排氣管位置,油箱蓋位置,車門結構皆不同。就拿車門來說,它涉及到整個車身籠形骨架的受力結構,不是兒戲,哪能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我們切忌人云亦云,看著外形有相似之處就扣抄襲的帽子。

二、銷售終端數量嚴重不足

去年上海車展,紅旗曾經一次性簽約21家經銷商,上了新聞。但是從總量上來看,銷售終端數量遠遠不及BBA。以上海為例,紅旗在上海有2家店,奧迪18家店。目前在紅旗官網上能查到的全國4S店共計56家,全國有大片大片的空白市場。

屢次跳票的紅旗H5真的要來了,能否成功逆襲?

零售終端網絡的廣度和深度嚴重製約了銷量。以目前的終端數量計算,樂觀估計,若單店月銷量10-20臺,也就區區500-1000的月銷量。若每個店都"神勇"異常,每天銷售一臺,月銷量也難以突破2000輛大關。

能不能動用奔騰的終端網絡呢?一汽不是沒動過這方面的心思。短期銷量能有提升,長期看可能對品牌發展不利。

三、如何讓潛在購買者接受紅旗品牌。

一汽到底會不會賣車呢?

一汽手下有合資、自主的品牌若干,焉能說不會賣車!有些品牌銷量名列前茅。

那為何到了紅旗品牌這兒就卡殼兒,這麼多年不見起色呢?

一個根本原因未能解決,就是紅旗品牌內涵是什麼?紅旗到底在賣什麼?消費者買的又是什麼?

屢次跳票的紅旗H5真的要來了,能否成功逆襲?

長期以來,一汽把紅旗當做"領袖車",把紅旗品牌當做尊貴、權力、地位象徵。這種做法背離了紅旗品牌的歷史淵源,是對紅旗轎車誕生歷史的誤讀。

紅旗是新中國的勞動者們艱苦創業,逆境拼搏,自力更生精神的結晶"尊"不等於"貴","權力地位"不等於"奢侈豪華"。機械套用國外豪華品牌的模式,其結果必然背離了紅旗品牌的真正價值,成了無本之木,無水之源。

如果定位是"領袖車",那賣一輛就好。這個定位自然把其他所有潛在消費者拒之門外了。

品牌內涵問題不解決,任憑銷售團隊再神勇,結果也怕是事倍功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