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清代薄胎玉器“痕都斯坦”

薄胎器皿:玉器器皿把胎體做得很薄,是清代引進的高水平技術,清代名為“痕”玉,“痕”即“痕都斯坦”,也稱“溫都斯坦”。“痕都斯坦”是地名,大約在今克什米爾地區。此地區製作玉器盤、碗、盒,多將胎體磨得很薄,乾隆見到後,對這種工藝發生了興趣,乾隆16--24年間引入,乾隆有贊“痕玉”詩三十餘首,稱此玉器“瑩薄如紙”。從此變為中國玉器器皿的一種常見風格。其實在清以前也有薄胎作品,但在清代最多,工藝技術吸收了“痕玉”的特點,才形成專稱。

清代薄胎玉器“痕都斯坦”

清代薄胎玉器“痕都斯坦”

首都博物館收藏的“痕器”中,白玉蕃蓮佛像紋碗、白玉蕃蓮紋碗,均是造辦處仿製的“痕器”。白玉蕃蓮佛像紋碗,外壁琢兩組紋飾,一組為曲瓣蕃蓮紋,一組為蕃蓮紋圍繞的坐佛,碗足飾舒展的圓瓣形蕃蓮紋,玉色潤嫩,質地細膩,器薄胎透,花葉佈局疏密有致。白玉蕃蓮紋碗,一對,取自同一塊玉料,採用掏料法,將玉料掏成兩個很薄的碗坯,再兩面對琢,碗壁薄僅1公釐,仿銀器的錘鏨效果,花紋內凹外凸。

“痕器”主體圖案多為西蕃蓮、菊瓣紋,少乏創意和變格。其繁縟、細膩,迎合了乾隆盛世百工去樸尚華的風氣。這一點,也是玉雕創新之作的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