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茆只數椽。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

喚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掃地亦隨緣。

——陸游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蘇州博物館 吳中風雅

閒人閒趣,是時間最好的消磨方式。千百年前,國人就已明白這個道理。

書房是個消磨時光的好地方,這小小一方空間,宛如人間一片淨土,足以撫慰我們疲憊的心。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若論書房品位,中國傳統文人書房絕對算得上大魁天下。茶香墨韻,書裡芳華。文人們為自己的書齋慶生、吟詩,每日呵護,以骨子裡的風雅,換一刻在世悠然。這些看似無用的閒情,卻讓生活變得更有見地。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藝尊軒制 四君子博古架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藝尊軒珍藏·絲翎檀雕《寒雀圖》筆筒

清輝靜靜透過窗臺,灑在博古架的舊藏上;

紫檀木雕成的筆筒,崔白的寒雀再度安棲;

黃花梨制的官皮箱,悄悄鍍上了一層柔光;

唯有這片靜謐本身,喑喑不語看歲月流轉。

這就是傳統的中式書房,它是劉禹錫口中的陋室,是蒲松齡心目中的聊齋,是黃宗羲默忖的惜字庵,是曾國藩謙己的求闕齋。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身在蕃昌鬧市,不如擇水而居。古人的書房未必需要建在家中,山谷幽林、臨水而憩才是所願。陸游將他的“老學庵”築於鏡湖之濱,開門臨水,啟窗見山,心遊神馳,好不自然,“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書房不在大,而在乎儉靜,在乎爽心神。市聲不入耳,俗軌不至門。無絲竹亂耳,無案牘勞形。青山當戶,流水在左,客至共坐,輒談世事。一隅陋室,足以修身養性。

文房清供,閒雲野鶴的生活標緻。案頭前的擺件,在書房主人眼裡均為青山秀水,是追慕前人的行止心緒,是於現世保全本性的意志性靈。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明代文人書房誕生於簡而不繁的文人審美,也被賦予了隨遇而安、閒適精雅的文人氣質。中心只需一屏一榻,書卷琴棋有序置於書案、繡墩之上,烹茶暖爐置於屋角、品茗託盞隱於紗罩,趁一壺清茶餘韻,會三兩知交故友。

明代藏書家胡應麟的“二酉山房”最簡。除藏書之外,只有一榻、一幾、一博山、一筆、一硯、一丹鉛之缶而已。

每當亭得深夜,坐榻隱几,焚香展卷,就筆於硯,取丹鉛而讎之,倦則鼓琴以抒其思,如此而已。

書房佈局體現得是他們對與世無爭、悠閒安逸的追求,一如杜彥之詩云:“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蘇州 網師園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蘇州 網師園

歸有光年少時,曾廝守於一間極窄小的書齋,名曰項脊軒,“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然卻“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如今,項脊軒已不復,庭中那株枇杷樹不知是否依然亭亭如蓋耶。

鄭燮中舉後也曾題聯:“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在文人手中,書房變成了一個兼及修身、怡情和養生的精神空間。一批傾心研玩的文人也憑藉相關著述在歷史中脫穎而出,其中如文啟美《長物志》、高瑞南《遵生八箋》、屠長卿《考槃餘事》、李仙侶《閒情偶寄》等,皆為傳世之作。

出身於蘇州風雅世家的文啟美在十二卷的《長物志》中詳細記載了二十餘件文人傢俱,並專設一卷論述其對於室內陳設的美化功用。其“隨方置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的家居美學,正是當時文人的共識。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來自網絡

對於書房的陳設,中國人的骨子裡一直都有很深的紅木情結。在古人看來,木頭既有複雜的紋路記錄時光的變化、歲月的記憶,又有溫和敦厚的品質天性,貼合國人心性。

一張平頭案,鋪開了文人的含蓄精深;一組圓角櫃,承下了文人的修身志向;一對博古架,包容了文人的空靈婉約;一把圈椅,道出了世間無盡意趣哲理。

古時文人們在書房中的閒情閒趣,如今依然具備借鑑意義。第宅佈局及室內陳設,體現的是主人的生活方式及情趣品位,是物質需求後更上一層的精神需求。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藝尊軒制 珠峰藏雪·圓包圓書房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圖片 | 藝尊軒制 珠峰藏雪·一根圈圈椅 中國工藝美術館藏

安坐於書房之內,烹一爐芳冽清茶,與知己晤面談笑、吟詩對弈,精神得以超脫,心性在此陶然。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閒人閒趣|大道至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